分享

西汉彩绘陶乐舞杂技俑 中的齐国贵族是印欧人

 张戈1963 2022-11-11 发布于四川

济南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西汉彩绘陶乐舞杂技俑 ,长67厘米、宽47.5厘米。1969年出土于济南市无影山西汉墓葬。这个长方形的陶盘上成功地塑造了21个各具特点的陶俑,展现了贵族观赏乐舞杂技表演的完整场面。这种年代久远,内容丰富,场面完整的乐舞杂技艺术立体形象,是迄今我国汉墓出土文物中所仅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这件国宝级文物于197110月在北京故宫首次公开展示,被称为稀世之珍。

      站在陶盘两侧的观者,宽衣深服,冠履整齐,可以看出地位不一般,显然属于社会上层人物。特别是右侧三人面前还放着两个陶樽,按照古代礼仪,凡是贵族宴饮必定要放置酒樽,用来贮酒,象征着宴饮。陶盘后侧一排是乐工,使我们看到了汉代乐队组合及其演奏的情景。他们使用的乐器有打击乐、弹弦乐和吹奏乐。右首树立的大鼓叫建鼓,是汉代百戏演出的主导乐器。击大鼓者左侧一人在击磬。击磬者左边有一个乐架,乐架上悬挂的乐器是钟,乐工双手各拿一捶,正准备敲打。钟架旁边一人在击小鼓。击小鼓者左侧的乐工,面前置有一瑟。弹瑟者旁边还有两个乐工,都是女子,她们身穿绕襟花衣,长跪吹笙。
      “
上世纪六十年代,济南北郊的无影山周边是一片沙土地。当时生产队施工搞建筑,都从那里挖沙土,有时能挖出一些陶盆、陶罐等。那时北园公社堤口大队有一个叫崔昌礼的社员,是个有心人。1964年,崔昌礼曾把他挖沙时发现的一件汉代陶壶送到济南市博物馆,馆里给了他奖励,并对他讲了保护祖国文物的重要意义。奖励虽然不多,只够他来回的路费,但崔昌礼因此就记着这个事儿了。
      1969
4月,崔昌礼在挖沙时发现了一个有底盘的陶俑,上面一些玩杂技、跳舞的小人很有意思。当时崔昌礼正忙着挖沙,腾不出时间来,于是委托前去拉沙的历下区运输公司的韩家山,请他帮忙把自己发现的杂技俑和一对载人、载鼎的陶鸟以及一套陶车马送到博物馆。韩家山拉着'地排车一路小心翼翼,将它们送到了博物馆。我们觉得这些东西很有价值,就留了下来。后来根据文物鉴定专家的鉴定,杂技俑和那对载人、载鼎的陶鸟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个陶盘最为奇特之处是:站在两旁的齐国贵族是高鼻子的印欧人。昨天看到2500年前的临淄人是印欧人的报道后,勾起了我对这个陶盘的回忆。今天把它从故纸堆中找出来佐证印欧人的存在。《中华文明史 第四卷》光明日报出版社 18页:

      下面是从百度中搜索出来的图片:

  

  

站在两旁的宽衣深服者虽然是贵族、地位不低,但他们双手作揖表明他们不是观看者而是参拜者。真正的主角和中心是那个脸朝上、双手向下斜伸、整个造型如甲骨文、金文之者。显然这个作为天神的化身正在接受贵族的礼拜。甲骨文、金文之可能并不是泥塑天神像,而是由人扮作天神像。三个倒立者头戴小圆锥尖帽,他们可能就是甲骨文、金文中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