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腓骨肌萎缩症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Drseraph 2022-11-1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腓骨肌萎缩症在我国已确定为罕见病。1978 年以来我国陆续使用“腓肌萎缩症”“腓骨肌萎缩”“遗传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等命名该病。2018 5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国卫医发【2018】10号), 公布的 121 种罕见病中包括该病, 使用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这就要求在正式医疗文书资料(如病历、 医疗证明与统计资料)及政府要求的文书资料中使用这一名称。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肌电图检查(electromyography, EMG)及基因检测;诊断困难时需行周围神经病理学检查。详见:

Charcot-Marie-Tooth病 (腓骨肌萎缩症)

1. 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
潜隐发病, 常有家族史。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双侧进行性远端肢体肌肉萎缩无力, 最初累及双下肢远端、 典型者呈 “鹤腿样” 表现, 部分患者可累及手与前臂。体格检查可发现, 大多数患者伴有足部畸形
(77%~90%为高弓内翻、 足下垂与爪形趾畸形), 部分患者有感觉减退和/或腱反射减弱甚或消失。

2. EMG
广义的 EMG包括常规 EMG、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等。对CMT分型提供帮助的同时,还可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髓鞘受累为主
(如 CMT1、CMT4)时表现为广泛对称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轴索受累为主(如 CMT2)时表现为运动神经传导波幅(又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降低,针极 EMG 呈神经源性损害。CMTX中有时可有不对称的传导速度减慢,以及明显的波形离散甚至传导阻滞。在实际临床应用中, 因为CMT患者下肢肌肉萎缩比例高,且感觉系统容易受营养状态(或伴有糖尿病)等因素影响,建议阅读电生理结果时,主要参考上肢运动神经。

3. 基因检测
可帮助明确诊断CMT,并进行亚型划分。但就全国开展基因检测的现状来看,难以强制要求术前进行该检查。

4. 周围神经病理学检查
不作为常规检查,当临床考虑CMT而基因检测阴性时,神经病理检查可明确脱髓鞘和轴突病变的病理变化,提供相关诊断和鉴别诊断信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仅为分享,如有疑问请联系微信spinejizhu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