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课笔记 | 善恶是否有根?心是天然向恶,还是天然向善……跟着苏大朱光磊教授来捋一捋

 花间一酒壶 2022-11-11 发布于浙江

- 灯火可亲简卷舒

图片

最是秋凉好读书 -


名家好课吸引2.18万人次观看

11月6日,苏州大学朱光磊教授做客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以《性善论的理性证明》为题做线上讲座,点击收看量达到了2.18万人次。

朱教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幽默风趣的讲学方式,将较为深奥的孟子性善论,用理性证明的方式将其中的义理剖析出来,既通俗易懂,又发人深省,尤其是治学功夫之绵密、理论剖析之入木三分,深深折服了广大国学爱好者。

图片
现对讲座提挈概述如下,如果您看了文字版仍意犹未尽,可以长按下面二维码观看完整回放。

引子
为何荀子被排斥在儒家道统之外

宋代大儒朱熹在《四书集注·孟子序说》里引用韩愈的话:“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子在道学传统中是被排斥在外的,而不是像一般理解的样,孔子下面有两个大儒,一个是孟子,一个荀子,一个性善,一个性恶。

为什么荀子的“性恶论”不属于儒家的传统?

荀子学说整体也谈礼乐教化。在“外王”方面,在社会教化方面,他跟儒家其他学者是一样的,但是“内圣”方面与孟子的设定不同。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但孔子没有讲相近的性是什么样的性,但他谈仁,仁者爱人,孔子之“仁”与孟子之“性善”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时代不同,表达不同而已

图片

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主张“性恶”。荀子所说的“性恶论”,其实改成“自然人性论”(或性朴论)更合适

什么叫自然人性论呢?就是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就它本身而言,无所谓善和恶。孔子和孟子并不忽视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但孟子认为人除了有自然人性之外,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外,还有一个更高的、超越的“性善”,这个“性善”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的地方,是人的可贵之处,也是人生来就有的“道德属性”。但是荀子不承认有这个东西。就在这一点上,荀子接不上孔子的道,而孟子可以接上孔子的“仁”之道。



何为“性善论”

性是人的本质,是天生就有的,如果是后天才加上来的,就不是人的本质,因为后天加上来的都可以减掉。那么哪些是人天生就有的本质呢?

一是自然人性,就是人的自保能力,生物本身能够活下来的本性。先秦持自然人性论的,我举两家,第一个是前面讲的荀子,第二个是告子。

告子说“生之谓性”。天生就有的性有什么呢?就是自然人性,自然人性主要表现在食、色、性方面。

图片

告子讲“仁内义外”。告子的所谓“仁内”,是指人有天生的血缘关系,在同一个家庭里的人更会互相关爱,这里面是有功利心的。但是从这个意思上说,动物的本能也有这种“仁”,所以说告子把动物血缘关系的爱和人的血缘关系的爱看成是同样的水平。告子的所谓“义外”,超越于家庭之外,人们还会秉持一个公平正义的原则,这个就是“义外”,所以告子认为人天生没有道德感,是通过外在的教化,让人学会判断对错,并且遵守规则,这是自然人性的一种表现。

荀子所持的自然人性论,比告子多一个功能,就是心具有思虑的功能,能够自律、思维、推断。为什么呢?人和人都要满足自保,当资源不足的时候,就会抢夺资源,产生对抗和矛盾。那么,人有没有先天的仁爱之心来解决这个矛盾呢?在荀子的理论设计中没有。

他的推论是,如果不建立人人平等的这么一种关系,资源分配方面,可能会导致强者多占,弱者少得,人不能照动物的样子活着。那么不如我们来建个群体,建一个法则。所以,人群中推理能力最强的,把这个问题想出来的人就是“圣王”,圣王就带着大家说,不要吵了,不要争了啊,我们这样分一分,暂时饿点肚子是对大家好的,不要去把人家赶尽杀绝,不然你也倒霉了。这就是荀子的“明分使群”说。这样来建立一个群体之后呢,人就要“化性起伪”,人为造一套系统出来,在系统里面人们要讲尊亲,要讲礼乐,把孔子那一套理论收进来,改造本性中的动物本能,所以荀子看起来好像是儒家。但是他的理论建立在自然人性观上。

同样是自然人性论,为什么告子转不出来呢?在告子的系统里,人的自律这一块功能不发达,而荀子是把人的推断能力、理性能力,把它当成新的一个最大的功能阐发出来了。人要“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虚壹而静就是要把人器质上的东西沉下来,这样大家能理性,能够看到长期利益。

另外讲一下法家。法家的理论基础也是自然人性论。因为照刚才荀子的讲法,大家会说自然人性论也不错,也能讲出一套礼乐之制,因为自然的人性,大家从经验上都认可。但是荀子的那套太理想化,现实中很容易走向法家的道路。所谓“法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讲的依法治国,我们现在的法律是为人民服务的法律,是公平正义的法,法家那个时代的法律是为君王服务的。

为什么?荀子考虑,我们为什么要讲人人平等?是为了我们都怕年老体衰之后会被欺负,所以从长远上讲,我们要人人平等,这是最划算的。但是,如果某个人认为自己永远强大,我凭什么要认可人人平等,为什么要利益均沾?我就要把你的资源全部抢掉。如果每个人都是丛林状态,都是动物状态,人到了生命力弱下去会就被欺负。但是,人并不是如此,人是可以建立一个小团体的。他建立了一个小团体之后,有一帮的人拥护他,那个团体的老大虽然年老体弱,但是他有一帮小弟帮着他,所以他年老体弱了没事。在战国时代,这个团队就是君王。法家的学说不是为每个人服务,是为君王服务的。

我们说儒释道,儒家佛家说人人皆能成圣成佛,道家、荀子也都讲仁的问题。但是法家不是对全体人民,对老百姓没用,他是对特定服务群体,帮你巩固“势”,就是强势的势,叫“法术势”。这样做,你永远占有强势,在分配资源的时候,你永远占大头。法家也是在自然人性论这一路上讲出来的,但是他不承认人人平等,为什么呢?他只要把这个势造出来,怎么造这个势呢?外面用法来造你,内心用术来供你,再用赏罚二柄来控制住,所以呢,年轻的青壮力都会进入到他的这个君王的团队里面,然后不断地巩固他的势。那么不能进去的小老百姓呢,就是散沙,散沙当然没有办法跟他对抗。他以耕战为治国的方式,什么叫耕战?耕就是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战就夺取其他国家的财富。

因此,在荀子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未必能够产生他所理想的社会,而完全可能产生法家式的社会状态。所以你看历代的儒者,对秦都是没有好感,对秦都是骂,对法家也基本上是负面的态度。对于荀子,因为他的学生韩非子,所以荀子不在正统上,也有这个原因。

图片

那么为什么人性善能够保证礼法,人性恶不一定能保证礼法?我们不能从后果上来讲。后果上来讲,那不是一种好的证明方式,人要先天就善良,那就不是靠后果来证明。

前面说人有自然人性的本质,孔子、孟子都承认,只有后来那些假的儒家,以道德杀人、以礼杀人,那些伪儒家不承认人的自然人性需求,一点点的人性的自然需求都要把它去掉,那不是真正的儒学

孟子的性善,是说在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有一个超越性的本质善性。自然人性,似乎人人可以经验;善性,似乎不可经验,如何证明?



善行、善心、善性啥区别

我们先分析三个概念,一个叫善行,一个叫善心,一个叫善性。

善行,人人皆可感知别人的善行,就是你能帮助别人,不管舍己不舍己;善心,别人的善心你感受不到,但是我能感知我的善心,只要不欺自己;善性,不容易直接感知,孟子的文献里面没有讲直接去感知善性的方法,到了宋明儒学,“未发之中”直接感知善性,但是一般人来没有做修行功夫不容易感知

我们最容易感知的是善行和善心,不取的证明路径:一是通过统计善行、恶行来进行归纳;二是感知别人的善心。凭什么别人向你敞开他的心?别人也可以表演。可取的路径只有自己感知自己的善心,以善心见善性

善性本身不可及,按照孟子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四端之心来经验。而要感知四端之心,要把欲望、杂念这个干扰它去掉。如果把欲望、杂念,基于自然人性的这些东西去掉之后,一无所感,那孟子就是错的;如果把欲望、转念这些东西去掉之后,我们能够感受到四端的话,那孟子就对了

怎样把欲望杂念去除掉?在宋明理学里面,就是静坐。但是这对常人而言是无效,他不修行,他不做静坐功夫,你说你静坐之后就能够把欲望去掉,他也不相信。这时候我们就看孟子的高明的地方,孟子举的,叫“乍见孺子入井”的事件,这个事件是对于不修行的常人也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人都是有效的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

第一,我们不能够把这段话看成只是举这么一个善行的例子。而是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思想实验,得出结果它应该具有普遍有效性

第二,“乍见”之下,之前念念相续的念头突然一下子断掉了。就是说,你在猛然看见的那一刹那,前面的所有的思绪都断了,刹那之后的第二念、第三念才接上来,这是一个最关键的时刻,前面的积累都无效。(讲座中朱教授特别说了三遍“乍见”,这是理解这个实验的关键字眼。编者注)

第三,“孺子入井”,意味着和没关系。孺子入井不入井,对我没有伤害,对我没好处,也没坏处。这又是个很关键的东西,这不是比如一辆车子猛然飙过来,我的自保本能会让那我啪一下跳开,但是乍见孺子入井的时候,对我没有产生任何威胁,也没有任何好处。危险情况下那种动物性的自保本能也就没有被激发出来。也就是说,基于自然人性而养成的后天习性没有来得及发生作用

第四,有怵惕恻隐之心。“乍见”场景下的第一念(并不保证第二念、第三念),在看这个儒子入井的时候,这个事件,跟我也没有利益关系。你可以去设身处地去想象,你在这样的场景里面,你在那一刹那,有没有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咯噔一下,就是“怵惕恻隐之心”。至于下面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后面怎么做完全是你自由的决择。你之所以做什么样的选择,是因为你前面念念相续的东西,在第一个刹那之后又回复回过来了。

图片

再用池塘来打个比方。池塘的泉眼在往上冒水,除了泉眼在冒泡之外,外面还有风吹来在狂风暴雨的这个时候,你会认为水面的波浪100%都是被风刮起来,其实里边暗藏的一点点,是被下面的泉水带上来的。你可能没办法察觉,那什么时候能察觉到呢?没有刮风下雨,风平浪静的时候,竟然那个地方还是有水嘟嘟往上冒,因为下面是有个泉眼。如果池塘是我们的心,这个狂风暴雨吹起的波浪就是我们的欲望杂念。泉眼是看不见的,深藏在底下,泉眼是我们的善性,泉眼冒出来的一点点的那个波浪涟漪是“怵惕恻隐”,是“四端”。

图片

因此,在此思想实验中,怵惕恻隐之心是必然的;如同在风平浪静的前提下,池塘某处永远有自下往上翻动的涟漪,由泉水之涟漪,推测水底必有泉眼。即可由“我”的善心见“我”的善性。

“我”有善性,但如何保证其他人也有善性?如何证明人人皆有善性?

“我”=普遍性+个体性;别人=普遍性+个体性

在“乍见”的条件下,个体的差异性没有发生作用,发生作用的是“我”的普遍性,所以,“我”有善性,意味着人人皆有善性。


“性本善”≠“性向善”

讲到孟子性善,就会有“性本善”和“性向善”的争论。孟子的文本里面只讲性善,没有讲本善和向善。

“性本善”和“性向善”是两个不同的结构。“性本善”是性本身是善,善性内在于人。“性向善”是指性本身没有善,没有善的性去向善,这个善性是外在于人的,那么这个善是从哪里来呢?那就是至高的神了。在儒家的传统里,人性本身就是善良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这不是“性向善”,这是“心向善”。注意,性本善跟心向善是一套的。

为什么心向善?孟子说:“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把心中产生的那些欲望杂念的影响先清除掉,就会呈现出心的本能状态。我们看到的很多来论证“性本善”的话,其实都是“心向善”的理解。


恶是如何产生的

如果性是善的,那么恶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善是有根源的,恶没有根源。如果用佛教的话,就恶是缘起,“缘起性空”,但是有他的本性。没有本,没有缘起,性空怎么讲?恶的产生有三个原因

壹 是自由的心灵

孟子说:“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乡”就是“向”,“向”的背后就是心灵。你需要靠功夫去操存,以不被物欲所牵引。中国传统文献里没有“自由”这个词,而是叫做“自作主宰”。为什么心灵是自由的?通过自己的直觉,你的心是可以自由的。如果心灵不自由,道德就无意义。只有一个自由的心灵,才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孟子》里边举了个例子,说一个人拿着刀子去戳人。那到底是应该把账算到谁的头上?毫无疑问,这个账应该算到持刀子的那个人身上,不应该算到刀子身上,因为刀子是物件的,他本身不能做主的,人能做主

有了自由就会有善的可能和恶的可能然后你要行善,那么这个善才有意义。如果只有善的可能,没有恶的可能,只能做善,那就不稀奇了。要成就真正的善,必须有自由。只有自由,人的道德才有意义。

贰 是自然人性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

人有自由性的选择,同味,同声,同色的时候,我牺牲我全给你吃是一种选择,牺牲你给我吃也是一种选择;给人家分享是一种可能,那不给人家分享也是一种可能。这是可以选择的。选择,是心灵的自由举动,所以自然人性的本身有善恶。

叁 是外力的驱使

孟子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孟子·告子上》)这个外在的力量就是“其势则然也”的“势”。水在外力的作用下,会改变它“就下”的方向,比如钱塘江大潮往上冲上去的时候,跟向下的方向完全相反,这就是外力导致的。人也是一样,可能会在外力的驱使下为恶但这个外力只是一个外在的因素,这个因素本身无善恶可言。你说,哎呀,我家里实在太穷了,所以我偷东西。那颜回呢,家里很穷啊,人家就“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心灵自由、自然人性论、外力的驱使,都无所谓善恶。所以说,恶是无根的,心不天然向恶;善是有根的,心天然地向善。

图片

《名家好课推荐》视频回看

NO.4:朱光磊教授主讲《孟子性善论的理性证明》(11月06日14: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