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

 新用户15472188 2022-11-12 发布于广东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
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
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简称STM,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的核心。短时记忆的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短时记忆的提取指的是把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回忆出来,或当该刺激再现时能够再认。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记忆广度,指彼此无关事物短暂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数量。短时记忆广度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和个体对识记材料的加工程度存在内在联系。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短时记忆
别名
工作记忆
外文名
short-term memory
术语类别
心理学术语
简称
STM
释义
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以及信息的编码、储存和加工的方式的不同,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人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短时记忆是从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其功能是暂时地存储信息,以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个成分。直接记忆是指输入的刺激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编码,尽在脑中短暂存储,但信息容量非常有限。工作记忆是指对输入的刺激信息再一次进行加工与编码,使其信息容量扩大的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只有那些被加工、处理和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被转入长时记忆中作进一步的存储,否则就会被遗忘。
存储
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复述。它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 
复述又分为两种:机械复述或保持性复述;精细复述。其中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遗忘
遗忘进程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存储的时间也很短暂。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可以将信息保持15~20s。 
遗忘原因
沃和诺尔曼(Waugh & Norman)通过实验表明了,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干扰引起的。即遗忘是由于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
编码
短时记忆的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听觉编码
康拉德(Conrad)1964年实验结果发现了,被试回忆由视觉呈现的刺激字母时,所发生的错误绝大多数是同音混淆。因此得出结论:短时记忆中存在听觉编码。即在短时记忆中,对刺激信息主要以听觉形式进行编码和储存,即使刺激信息以视觉方式呈现,个体对视觉刺激进行加工处理时也会把它们转换成听觉代码。 
视觉编码
波斯纳(Posner)1969年 用Aa实验发现,被试对同形关系(AA)比同音关系(Aa)的字母的反应时要快,但这种同形关系的刺激信息具有的优势,只有在依靠视觉编码进行的信息加工中才会出现。因此得出推断: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编码过程,然后才向听觉编码过渡。
语义编码
维肯斯(Wickens)采用前摄抑制设计实验表明,短时记忆存在某种语义编码。
影响因素
  1. 觉醒状态。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记忆编码的效果。比如,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被试在上午11~12点的学习效率最高,下午6~8点之间的效率最低。这可能与不同时间的不同觉醒状态有关。 
  2. 加工深度。加工深度越大,短时记忆编码的效果也越好。 
  3. 组块。对记忆的内容组块化或者扩大每一个组块包含的信息量可以提高记忆的编码效果。
提取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提取指的是把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回忆出来,或当该刺激再现时能够再认。
Sternberg 采用加法反应时,进行了短时记忆提取的实验研究
假设短时记忆中被试对记忆项目的检索和提取分为三种方式
(1)平行扫描
(2)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3)完全系列扫描
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以完全系列扫描方式进行的。
特征
容量有限
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记忆广度,指彼此无关事物短暂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数量。
美国心理学家 Miller 有关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保持在短时记忆的刺激项目大约为7个,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广度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和个体对识记材料的加工程度存在内在联系。组块能够有效的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组块是短时记忆容量的信息单位,指将若干单个刺激联合成有意义、较大信息单位的加工过程,即对刺激信息的再编码。
例如,要记住2824714932这样一个电话号码,若把它分成28(局号)、2471(总机号)和4932(分机号)3组,就能减轻记忆的负担,扩大记忆的容量。
组块的作用
组块能够有效的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人在加工和处理信息时,运用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把若干单个刺激联合成较大信息单位的能力(即组块化),可以有效地扩大和增加短时记忆广度,提高记忆效率。
时间短暂
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复述的作用
复述是指通过语言重复刚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在有复述的情况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学习材料会向长时记忆转移。
实验表明,学习任何材料以后,若使用分心技术干扰复述的进行,短时记忆的遗忘就会迅速发生。1959年,L.R.彼得森和M.J.彼得森夫妇让被试识记三辅音连串后立即对某3位数进行“倒减3”的出声运算,如309-3=306,要求每秒钟减出1个数,以干扰被试的复述。结果发现,间隔6秒,有68%的被试不能回忆,间隔18秒,则有将近90%的被试不能回忆起三辅音连串。B.B.默多克不仅用三辅音连串,还用三词组合作为实验材料,用上述方法做过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复述分为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前者又称简单复述和机械复述。后者又称整合性复述,它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得到进一步加工和组织,使之与个体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中。
有关概念
工作记忆,是认知活动的工作平台,它包含从瓦解接受信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工作记忆模型在某些方面比短时记忆更近一步,它与人类复杂的认知技能有关,尤其与言语理解、词汇学习、阅读理解、写作、逻辑推理、复杂学习等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Baddeley 和 Hitch 提出工作记忆模型,其中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视觉空间初步加工系统和语音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