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文化丨你的名字里,藏着大秘密

 昵称503199 2022-11-12 发布于山东

今天小编不说话,而是带大家看几段你我都很熟悉的话:
图片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求,尔何如?”“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冉有名“求”,字“有”;曾晳名“点”,字“晳”。
孔子作为师长直接叫学生的名而不是字,这是十分正常的。
(2)司马迁《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
这是刘邦与项羽在鸿门见面时,项羽对刘邦说的话。项羽名“籍”,字“羽”,当着刘邦的面以“名”自称,乃是项羽谦逊的表现。
(3)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的作品,作者自称其“名”,以示虚心(庐陵是文天祥的籍贯)。
(4)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赞其贤。”
“君则”是马生的字,作者出于礼貌和尊敬,故称其“字”。



仔细琢磨这些句子,你可能会问:
称呼他人时,为什么有的叫别人的“名”,有的又称别人的“字”?
自称时,为什么只能称“名”而不能称“字”?
“名”与“字”有什么不同?
它们和姓氏又有怎样的关系?
称谓背后,体现了怎样的传统文化?
我们今天就来盘一盘名字那些事儿——

图片


现在人的“姓名”,由“姓+名”两部分构成,意思很好懂。而古人在姓、名之外还有,一些人还有,如白居易号“乐天”,苏轼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
姓、氏、名、字、号产生的方式、彼此的关系、古今语义的转换等,十分繁杂多样,以至于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中感叹中国人的名字“实在深奥复杂”
古人称呼他人和自称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原则上都要尊人抑己,以示礼貌。敬称与谦称大有讲究。
01
姓与氏

先讲姓与氏。

“姓”主要用于族群,不同的族群用不同的“姓”加以区别。姓的出现可上溯到母系社会时期,最早产生的一批姓都带有“女”字旁,如“姜、姬、姚、姒、嬴”等。

“氏”的来源则很复杂:

从“姓”派生出来的,如从商人的祖姓“子”分出了“殷、时、来、宋、空同”等氏;

取自氏族图腾(如“牛、云、熊”)、封邑地名(如“齐、卫、鲁、晋、韩”)、住地方位景物(如“东郭、西门、柳、池”);

反映职业官职,如“师、祝、史、巫、上官、司马、司徒”;

反映祖先谥号身份,如“穆、庄、公孙、王孙”。《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可见,“姓”与“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姓”是旧有的族群号,“氏”是后起的族群号

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的差别开始缩小;秦汉以后:两者逐渐合二为一,已经难以区别了

冷知识

秦以前,只有贵族才享有姓和氏,一般平民只有“名”,而没有姓和氏。称呼贵族时,对女子要称姓,对男子要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比如称呼孔子,就是以其氏“孔”来称呼的。这种叫法一直延续至今。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以今律古,按今天“姓+名”这个顺序来推定古人的姓名,比如不能说孔子姓“孔”,孟姜女姓“孟”名“姜”。事实上,孔子姓“子”,氏“孔”,名“丘”,字“仲尼”;孟姜女姓“姜”,“孟”表示她在家中排行老大

01
名与字
再说名与字。
《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周道也。”意即生下时命“名”、成人时取“字”是周朝传下来的惯例。《仪礼·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意思是说,“字”是用来对已有的“名”进行解释和补充的。
名与字的关系大致有三种:一是二者相似近义,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亮”和“明”意思接近。二是二者相辅相成,如陆游,名游,字务观,“游”和“观”意思互补。三是二者相反相对,如朱熹,名熹,字元晦,“熹”指天色亮,“晦”指天色阴暗,意思相反。
名字的意义:男孩女孩只要有了“字”,即表示成人了,可以谈婚论嫁、继承家产、结交朋友、参加社交、参与宗族祠堂的活动。除此之外,“字”还可以供平辈、晚辈及外人称呼自己时用。

冷知识

按古人的习惯,人的“名”一般只用于家族长辈、尊者师长称呼自己时,或者自我谦称时使用。“字”才是供平辈、晚辈、外人称呼自己时使用。称对方的“字”以示尊重、礼貌,这是我国历史上传承已久的惯例,哪怕双方是敌人、仇人。
称他人“字”以示尊敬礼貌的习俗直到几十年前还存在,比如周恩来称国共和谈国民党首席代表张治中将军为“文白兄”;新中国成立后,李宗仁从海外归来,毛泽东接见他时称其“德邻”……
取“字”的年龄,《礼记·曲礼上》是这样说的:“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即男子在二十岁举行成人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年满十五岁许嫁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懂得了这个知识,我们便知道所谓的“待字闺中”是指女子尚在等待父母为自己取“字”,意即还未到许嫁的年龄。
“字”一般为两个字,因为这才符合汉语双音节组词的规律。比如刘备字“玄德”,诸葛亮字“孔明”,关羽字“云长”,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韩愈字“退之”,苏轼字“子瞻”,陆游字“务观”,曹雪芹字“梦阮”……清末民初时仍有取“字”的现象,梁启超字“卓如”,毛泽东字“润之”,朱德字“玉阶”,鲁迅字“豫才”,茅盾字“雁冰”,朱自清字“佩弦”……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没有人取“字”,相应地也就不存在人际交往时称“字”的情况。
很明显,人的姓氏、名字演变的规律是趋于简化。但对古人姓氏、名字背后所蕴藏的传统文化有基本了解,是很有必要的。这除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阅读和理解古人的文章外,更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图片

(本文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19年7月24日《尊人抑己,以礼相待——古人称谓中的文化》;作者:四川省南充广播电视大学/王旗)

(文字编辑、校对:刘玉清;微信编辑:过超;制图:郭雯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