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老中医家传秘方精选,屡用屡效

 了然3z5ctoaa2w 2022-11-12

叶氏生骨秘方 :

组成:黄芪30克 鹿角胶12克 骨碎补15克 三七12克 土鳖虫15克 丹参20克 当归12克 川芎12克 延胡索15克 牛膝12克 生甘草9克

功效:活血 生血 生骨

主治:各种骨缺血性坏死、骨折、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等

用法:每日一剂 日服二次

方药释义:黄芪善入脾胃,能补大气,气旺则血畅;鹿角胶壮元阳,补血气,生精髓,暖筋骨;骨碎补主破血补伤折,能活血续伤,补肾强骨,共为君药;三七活血化瘀定痛;土鳖虫咸能入血,和血通营;丹参活血祛瘀止痛,破宿血,补新血能力极强;当归、川芎补血活血,二者为补血常用组方,共为臣药;延胡索为气中血药,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能解一身上下诸痛,为佐药;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善治肾虚腰痛膝痹,生甘草调和诸药,助参芪补气之功,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凑补肾强骨、补气益精、通经养血的功效。

病案举例:候某,女,500岁,2010年1月2其不慎从楼梯上摔下,造成“右股骨干下1/3粉碎性骨折”,1月8日在医院给予“右股骨干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六个月,由于其右腿在移动或试做负重时患处疼痛明显,随于同年7月26日拍片复查,X线片显示右股骨干下段骨折呈螺旋粉碎性,骨折线清晰,断端无明显骨痂形成,骨质密度下降,可初步确定为骨不连。医生嘱咐患者在家拄拐继续锻炼观察,并开了一些舒筋活血和补钙的中成药口服。其后由于症状一直未见好转,于2011年10月6日经朋友介绍来我处治疗,予上方治疗月余,患者复查,拍片对照骨折线消失,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患者已去双拐拄手杖步行,走路已不需要借任何外力平路连续行走半小时无不适感觉,身体状况良好。

颈肩痛消断根方:

组方:制黄芪40克 五加皮12克 大山消25克 小山消15克 鸡血藤20克 姜黄12克 甘草14克

功效:活血化淤 行气通络 除湿涤痰

主治:颈椎骨质增生

用法:水煎二次 二次合液 每日三次

注意事项:忌腥、刺激食物

方药释义:颈椎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属于我国医学的“颈痛”、“颈痹”等范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肝肾不足,气血衰少,颈椎发生退行性变引起的。肝主筋,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发生“筋疲”。肾主骨,肾精不足,不能养骨生髓,骨质疏松而发生“骨疲”,且肝肾为母子关系,骨病可影响到筋,称为母病及子。同样,筋病亦可影响到骨,称为子病及母,二者互为因果关系。本方是以传统中药加瑶族名贵草药组合而成,方中制黄芪、五加皮益气强筋,颈筋之力,为君药;大山消、小山消化浊散淤,软坚散结,以消除骨刺周围软组织之水肿、充血、增生、肥厚、纤维化,解除压迫因素,为臣药;鸡血藤、姜黄活血通络散淤,且引诸药到达颈、肩部,为佐药;甘草调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伍,强筋骨,消坚结,刚柔并举,补消结全,强筋不助坚,消坚不碍补。若能诊断准确,该方疗效显著,生效迅速,是专门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专病专方。

病案举例:方某,女,46岁,于2010年3月20日来我处就诊。颈、肩、背痛、双手麻木酸胀8个多月,曾服大量中、西药(药名不详)无效。近1个月疼痛加剧,入夜更甚,坐卧不安,颈部活动受限,X光摄片示2-4颈椎骨质增生。舌质淡有瘀斑、苔白腻,脉濡缓涩,辨为风寒湿邪入侵,脉络瘀阻。给予本方治疗,服药3剂后疼痛症状减轻,连服20余剂症状消失,后来又服药一个多月巩固疗效,于2011年2月16日随访无复发。

速效排石汤:

组方:金钱草50克 海金沙40克(包煎) 茯苓30克 牛膝20克 冬葵子20克 甘草5克 桃仁20克 地龙10克 黄芪30克 木通15克 木香20克 鸡内金20克

功效:清热利湿 化石通淋

主治:肾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

用法:每日一剂 水煎2次 日服3次

注意事项∶服药期内,忌食刺激性、腌渍物、酸性、较咸的食物等

方药释义:肾结石属中医“石淋”范畴,认为病机多因湿热蕴结下焦,日积月累,煎灼尿液,尿中杂质凝固结为砂石。临床表现以小便不爽、尿道刺痛、尿中排出砂石等为主要特征,有的会出现腰、腹疼痛难忍,尿中带血等现象。肾结石在尿石症中占有重要地位,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结石都可以原发于肾,输尿管结石几乎全部来自肾脏。方中金钱草清热利湿、化石排石,鸡内金化坚消石,海金沙化石通淋兼能止痛,共为君药;茯苓、冬葵子、桃仁利水通淋、活血祛瘀,共为臣药;地龙、黄芪益气开瘀、利尿消肿,木通、木香活血通脉、理气止痛,共为佐药;又以滑石之滑利,牛膝引石下行,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方小力专,顽石可破。本方乃郑佑民中医师家传肾结石秘方,临床应用多年,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病案举例:曾某,男,62岁,退休,患肾结石多年。有一次,半夜突然肾绞痛发作,大汗淋漓,疼痛难忍。就在他痛苦至极之时,一位朋友向他推荐来我处治疗。我用上方治疗,仅治疗三四天,就从尿中排出了细小的结石,肾绞痛症状消失。续服20余剂善后,迄今已10余年未再复发。

调经止痛汤:

组方:桃仁9克 红花8克 川芎10克 当归尾9克 赤芍9克 生地黄12克 茜草12克 益母草15克 龙胆草9克 延胡索9克 石菖蒲9克 防风10克 牛膝12克 甘草6克

功效:补气益血 疏肝祛瘀 行气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 痛经

用法:每日1剂 日服2次 例假时服用最佳

注意事项:月经期间少吃辛辣 不沾凉水

病因病机:月经不调病因比较复杂,临床上有血虚型、气虚型、血瘀型、肝气郁结型、肾虚型等。中医有句很经典的话叫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痛经的病机就是如此,痛经是因为气血不通,不通便产生了疼痛,而气血不通的根本是寒邪所致。人体其实跟自然界很相似。人的气血就像河流一样,川流不息,在北方到了冬天,天气很冷,河流就会结冰,河流结冰水流就会变得缓慢。痛经就像人的气血受了寒邪,血流凝结成块,流速缓慢,当下而不能下,月经不畅就会产生痛经。

方药释义:本方以调经补血名方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为基础,主治血虚型、气虚型;茜草活血通经,益母草活血化瘀,尤善调经而得名,主治血瘀型;龙胆草清泻肝胆实火,主治肝气郁结型;地黄滋阴补血,主治肾虚型。延胡索为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有很强的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治疗痛经十分合拍,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石菖蒲理气活血、散风去湿;防风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诸药下行;甘草调胃和诸药。该方药配伍精当,诸药合用,将月经不调、痛经诸多病因一网打尽,安有不愈之理哉!故称万能调经止痛汤。

病案举例:曾某,女,35 岁,个体户。患者月经周期延后,40~50天一潮,经量少,色淡黯,经行小腹冷痛,得热痛减,腰膝酸疼,口淡,大便烂,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诊为:月经失调,中医证属血寒型月经后期。予上方治疗,服药半个月,月经30~35天一潮,经量增加,经行腹痛消失,嘱忌生冷寒凉之品调理。

俞敏通圣汤:

组方:黄芪30克 白术12克 防风10克 桂枝10克 细辛3克 薄荷6克 白芍15克 白芷10克 苍耳子10克 辛夷花10克 炙甘草6克

功效:益气固卫 调和营卫 宣风通窍

主治:鼻塞 鼻痒 流清涕 喷嚏等过敏性鼻炎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注意事项:禁食辛辣和寒凉之物

方药释义:本方由玉屏风散、桂枝汤、苍耳子散三方加减化裁而来。因过敏性鼻炎正气素亏,卫表不固,故用玉屏风散益气固卫。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气以助黄芪益气卫表之力,防风发表祛风胜湿,三药内外兼顾犹如屏风御风于外,故而名之。桂枝汤调和营卫。《医宗金鉴》言:“桂枝主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辅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本方中白芍用量大于桂枝,重于调营和卫;因前已有白术甘温健脾,故去姜、枣、草。苍耳子祛风通窍;白芷散风通窍;辛夷花散风寒,善通鼻窍;薄荷辛凉散风,清利头目,又可佐制余药之温,加细辛散风寒,通九窍。全方益气固卫,宣风通窍,内外兼顾,配伍平正,适合较长时间服用。遵《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旨,以期培补正气,御邪于外。

加减运用:若风寒盛兼有头痛者,可加荆芥、羌活、川芎等各5克;若风寒化热者可加桑叶、菊花、黄芩等各8克;若咽红咽痛者,可加牛蒡子、玄参、马勃等各6克;若流脓涕者可加鱼腥草、冬瓜仁、连翘等各8克;若痰多难咯者,可加全瓜蒌、浙贝、桔梗等各5克。

病案举例:刘某,男,33岁。因长期从事室内装饰工作,一年前出现间断性鼻塞、流涕等症。现症状:鼻塞、声重、流清涕、打喷嚏,遇冷空气加重,甚则流泪。平素喜食辛辣食物,纳可、寐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初诊: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开上方7剂服用。二诊:诸症悉平,鼻塞已通,流涕痊愈,仍晨起任打喷嚏,守上方再服20余剂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