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一严,员工就离职?别把员工当傻瓜,越伟大的管理往往越简单

 HNYZL 2022-11-13

管理一严,员工就离职?别把员工当傻瓜,越伟大的管理往往越简单

所谓坏的管理,就是让好人做不成好事。

所谓好的管理,就是让坏人做不成坏事。

管理从来就不是绑架员工,而是通过手段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价值以外,还能帮助大家找到成就感。

著名的克里奇定律:没有不好的组织,只有不好的领导。

做管理,并不能一味严苛,若是不懂管理之道,员工必定会弃你而去,另谋高就。

其实很多管理者没搞清楚为什么管理一严,下属就走人,其中的原因无非就是以下两种。

Image

第一个:管理的问题

管理上的问题主要分为3个方面:

1、制度是否贯彻

优秀的企业和领导都需要制度来进行辅助,如果制度无法贯彻下去,员工就无迹可寻,找不到做事的标准。

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一种约束,是一个鞭策,也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体系。

只有完善制度,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发挥出员工们的最大价值。

2、奖励是否合理

利益分配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既要做到差异化,又要做到尽可能公平,属实不容易。

只有拉大了贫富差距,才能达到激励效果;只有保证公平,才能给所有人希望,调动大家的热情与积极性。

要想马儿跑,就必须给马儿吃草。

光说不练,只知道画饼,从不兑现,谁都不是傻瓜,不会一次又一次掉进你挖的坑。

华为为什么经常加班,员工还愿意在公司过夜?就是因为他们要求虽高,但给的利益也足。

3、执行是否到位

企业没有执行,团队就很难产生高效益。

若是员工能够在一个氛围好,有前途的团队工作,工作和生活都十分稳定,谁又会愿意离开呢?

所以,执行力对员工的心理也会有着不小的影响,不可忽视。

Image

第二个:员工的问题

员工离开,无非就是以下这2点原因:

钱是否到位

员工都很现实,他们不是老板,只想上个班,拿稳定的工资。可很多领导总是希望员工拿着固定的工资,站在股东的位置去考虑问题或做事。

越是如此,就越是容易造成人员流失。

员工并不是因为管理严格而辞职,而是因为权责不对等而辞职,权责对等原则是管理的重要原则!

管理者一定要正视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员工并不会因为管理严格而辞职,很多大公司的管理其实都是非常严格的,员工不但不会主动辞职,求职者还排着队等着应聘;之所以在某些公司,管理者的管理一严格,员工就辞职,从本质上而言,还是因为管理者破坏了权责对等原则!

所谓权责对等,就是管理者要求员工做的工作,需要交付的绩效,应当与管理者赋予员工的权力和资源相对等。否则的话,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就会下降,管理就变成了“强制推行”,员工的辞职率自然大大增加!

举例:

A公司的销售经理老王,其团队里共有13位销售代表,其实老王团队的业绩还可以,基本都能完成总部的指标。但销售总部却认为销售代表太松散,太拖沓,没有狼性,没有激情,没冲劲。

在年中的时候,销售总部推行了一个“门店拜访八部曲”的项目,要求销售代表每天把拜访门店的路线、拜访情况、拜访时每个店的情况都要拍照上传,目的是严格规范销售代表的行为,打造一支销售铁军!

结果,老王团队一共13个人,一个月内就辞职了9个!为什么?因为权责不对等啊!我们分析一下:

严格管理前的权责分析:

销售代表的基本工资是3000元,每个月的奖金和补贴大概也3000左右,也就是说,销售代表当月做得好,可以拿6000元左右;如果做得差,则只能拿4000元左右。大家之所以不辞职,是因为上班相对轻松,可以接送孩子,可以偷偷干点私活,大家压力不太大,且对工作内容也熟悉,这种情况下,拿4000到6000的月薪还能接受!

严格管理后的权责分析:

销售代表的薪资没变,做得好还是拿6000元左右;做的差可能连4000都拿不到,因为新加了考核拜访率;每天要按时上班,不可能接送孩子了,也没时间偷偷干私活,工作压力变得很大。与其这样,还不如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呢,另一家公司虽然要求更严格,但可以拿10000元啊!跳槽吧!

小结:

并不是管理者的管理一严格,员工就辞职了,而是管理者的管理变严格了,但严格执行的那些员工,并没有获得更多收益。“付出更多了”,但“收入不但没增加,反而减少了”;那员工的辞职率自然会大幅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华为、阿里施行996工作制,依然有很多人愿意去应聘;而大多数公司一旦实施996,立即就会有很多员工辞职的本质原因。权责本来是对等的,管理者的管理一严格,立即就不对等了!

Image

革新与惯性的缓释周期非常重要,管理者做任何管理转变时一定要考虑到组织惯性和员工惯性!

管理一家公司或者一个部门,就像开一辆车,即使你立即踩了刹车,车子也是不能立刻、马上、当时就停下不动的,踩刹车到车子完全停下,这中间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管理者完全不考虑这个“缓释周期”,强制执行,就会损坏整个车子!

管理由松散变严格,实质上是管理方式发生了转变,任何管理的转变都不可能立即起作用,而是需要一个“缓释周期”,周期的长短,取决于组织惯性和员工行为惯性的可改变程度!

1、组织惯性

每个公司、每个工厂、每个部门、每个组织都会有其约定俗成的、长期以来自觉不自觉坚持的一些规则、原则、方式、方法和习惯。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并且被广大员工所默认的规则,称之为“组织惯性”!

如果管理者的“新的管理方式”和平日的组织惯性不太相符,组织就会有一个缓慢的适应过程。如果管理者足够耐心,是完全可以平稳过度的。如果管理者比较急迫,以强调“执行力”的方式进行“快速推进”,则有可能出现崩盘的风险!

举例:

某公司以前并没有开晨会的习惯,管理者认为员工工作比较拖沓,展现不出士气,而且很多事情也无法分享交流,应该设立晨会制度。

于是管理者要求自某月某日起,每日都要拿10分钟时间开晨会!本来这个要求没什么,很多公司都有晨会制度!但管理者忽略了“组织惯性”的强大影响力!

一批老员工(大部分是中层干部)直接就跳起来了,喊“我们公司变成了直销公司了吗?”“领导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开会,开会能生产产品吗?”“让我喊口号,还不如把我裁掉”;还有一些员工直接给董事长写信,甚至有个部门集体到总经理办公室诉说晨会制度的害人!而执行晨会的一些领导也是阴奉阳违……

出现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就是该公司多年来从来就没有晨会制度,员工对晨会有很大的误解和抵触,这种误解形成了强大的自上而下的组织惯性。如果管理者强制推行,还要求“每日晨会”,自然会引起大批员工因不适应而辞职!

2、员工行为惯性:

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会形成某种工作习惯,而这种习惯一旦被打破,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一种工作习惯的打破,到另一个工作习惯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员工原来的工作习惯越牢固,则建立新习惯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

管理者所有的管理方法最终都是要员工来执行的,如果员工的工作习惯并没有适应新的管理方法,则管理者需要花费精力协助员工建立新的工作习惯!

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都会比较急功近利,几乎不给员工任何新的工作习惯的建立时间,甚至有的管理者喊出了“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口号。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由松散突然变严格,员工辞职率增加也就不以为奇了!

小结:

管理方式的转变,本质上属于一种“革新”,而几乎所有的“革新”都是需要缓释周期的。组织固有的组织惯性和员工固有的行为惯性,会对“革新”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管理者耐心引导,而不是粗暴地要求“执行”!

Image

作为管理者,如何破解“管理一严格,员工就辞职”的困局?我有三个重要建议:

1、建议一:反思是否真的需要“严格管理”

管理者是对结果负责的!如果员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就能完成规定的绩效,达成既定结果。管理者其实并不一定非要做“严格管理”!

事实证明,很多“严格管理”并没有真正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反而使员工的工作效率下降了!就像企业里很多的“团队建设”,不但没有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反而使得员工的离心力增加,每次“团队建设”以后,很多不想辞职的员工也辞职了!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认真思考自己的管理目标,如果能够在既有的组织习惯下实现,就完全没有必要搞“严格管理”。适应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建议二:如果要严格管理,一定要权责平衡

对员工进行“严格管理”,本质上是对员工的要求增加了,员工需要付出的更多了,那么员工在严格管理下,其收益是否也会相应增加呢?!

如果管理者做“严格管理”,仅仅考虑了自己的利益,而对员工的利益视而不见,那么员工肯定会倾向于辞职。没有哪个员工想在“工作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收益却不变,甚至还减少了”的公司里努力工作!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考虑员工的实际利益,管理者做的每一项新的管理尝试,都会涉及到员工的利益,如果员工的利益是减少的,员工肯定会很难适应!

3、建议三:充分考虑惯性缓释周期的影响

为什么要调研、要试点、要先尝试再推广?为什么要“一点点来”,“稳中求进”,就是因为组织是有惯性的,员工的行为是有惯性的!

你不能奢望一个往东飞奔的汽车,一瞬间就可以掉头往西,如果掉头太急促,是有可能翻车的!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对组织惯性和员工行为惯性高度的重视。不要急于求成,否则的话,会引起员工很大的反弹,结果是管理一严格,员工就辞职了!

小结:

总之,如果管理者想进行严格管理,首先、应该衡量严格管理的必要性,是否一定需要严格管理;其次、要注意平衡员工的责任和权力;最后,要充分考虑到组织惯性和员工行为惯性的缓释周期,不要过于急躁!

最后的总结

在现实中,之所以经常出现“管理一严格,员工就辞职”,本质上还是因为很多管理者本身不想,也不愿意赋予员工更多的资源和权力,却想要让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且这种需求非常急切,大大低于惯性转变的正常周期。

管理者一旦达不到自己的管理预期,就开始片面强调“执行力”,进行强制推进。最终的结果,就是员工无法适应这种节奏的转变,只能选择辞职!

作为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权责对等”的重要性,对任何可能导致“权责不对等”的管理方式的变化,都要格外小心;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组织惯性和员工行为惯性的影响,谨慎估计这些惯性的缓释周期。

先务虚放风、再务实推进;先局部试点,再全面推行;不要一下子损害所有人(可以损害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是成熟的管理者推行管理新方法的重要手段,否则管理者就会面临员工以及中层干部的强烈抵制,很多政策再也执行不下去了!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