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B病毒感染中医治疗

 鉴益堂 2022-11-13

EB病毒感染

Epstein-Barr病毒(EBV)为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为95%以上的成人所携带。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EBV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EBV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潜伏期约4~7周。感染可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器官脏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有发热、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贫血、食欲减退、咳嗽、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等,此外还可有间质肺炎、血管炎等,本病恢复期一般需2~4周,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神经系统感染可出现病毒性脑膜炎、周围神经炎等。呼吸系统可表现为病毒性肺炎。心血管系统可表现为病毒性心肌炎幼儿时期感染EB病毒一般为亚临床感染,产生抗体,并终身带病毒,轻微且无症状的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成人的原发感染较儿童严重,病毒可能终生潜伏,但很少留有后遗症。

按其发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度及重度两型:轻/中度:症状主要有:发热,疲倦不适,关节痛,肌痛,70%以上患者有淋巴结肿大,以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持续至少6月。重型特征是:严重发热,肝脾肿大,广泛的淋巴结病并伴有肝炎,心肌炎或肺功能衰竭。本病西医治疗主要用阻碍DNA多聚酶合成的药物:如阿昔洛韦、阿糖腺苷、更昔洛韦、类固醇等,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无明显作用。其次是细胞因子,如IFN (α、γ)等,但有诱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可能。

本病属于中医的风温发热、痰核肿瘤、肺热咳嗽、瘾疹、咽痹、痃癖等范畴,病机主要属于风热或肺胃热毒蕴结,血分受累,血热痰阻,结为痰核或痃癖,治疗宜清热解毒,理气散结、凉血肃肺,笔者常用海藻玉壶汤合消癗丸加减:海藻、当归、川芎、浙贝母、陈皮、昆布、青皮、连翘、半夏、独活、海带、玄参、牡蛎、天花粉、银柴胡、鳖甲,发热不退体质较壮者加羚羊角0.6克,日二次,或静脉点滴喜炎平注射液30ml入250ml生理盐水中,日一次。体质弱而发热者加用新癀片或八宝丹。咳嗽咳痰加羚羊清肺丸口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