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论》解读: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

 醒真 2022-11-13

《素问.六节脏象论篇》中说:时令已至而气候未到,如春应温而不温,夏应热而不热,秋应凉而不凉,冬应寒而不寒的,这就叫“不及”。不及则自由已所胜之气因缺乏制约而妄行,所生之气因缺乏资助而受病,它自己也受到所不胜之气的迫害。

李东垣引用《内经》“至而不至、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四个方面,阐发五行学说关于五脏机能活动合于四时传变的规律,就是说,人体整体生理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如果气候反常或机体违反这种自然规律,在脾胃虚弱的情况下,可能搅乱正常生理的活动,出现脏腑机能之间太过与不及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五行学说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运动中又互相转化着矛盾转化所反映的证征又各有不同。李东垣在本论后着重指出,“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就是说,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当分析五脏的病变。下面就是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叙述的。

至而不至:

应至之气该至而不至的,认为是母来乘子的意思。如肾水不及,心与小肠的火妄行,不但所侮所胜的肾水,而且侵害其所生的脾胃受病。右关脾胃脉表现为浮大而弦,证见烦躁,胸中闷乱,四肢发热,口干,舌干,咽干等症。原因是心与小肠的火热之邪来欺凌脾胃,使湿热相合,所以烦躁闷乱。人体的四肢,是脾胃所主,脾胃受心与小肠火热的侵害,故见四肢发热的现象。

饮食没有节制,疲劳过度伤害了脾胃,以致脾胃虚弱,阴火灼伤精血而生病。主要表现为津液不行,唾液缺乏,口腔及咽喉干燥。病人自觉口渴,见此症医生若用[五苓散]以止渴,服药后反而加重了口渴咽燥,这是因为茯苓、猪苓、泽泻三药淡渗利水,白术、桂枝二药辛燥,更能损害津液致使病情加重。《难经》中说:虚则补其母,是因“母能令子虛”,故“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应当在清理心与小肠之火的基础上,以补脾胃的根本。当用人参、黄芪、炙甘草等甘温之药为主,以黄连、知母、黄柏等苦寒之药为辅,用白芍、五味子等酸味之药为佐。因为心气苦于散漫,故食酸药以收敛。如果心火旺盛,必然肺阴被灼,肺气虚,也应当用酸药如五味子以收敛肺气,配用甘温如人参、黄芪、炙草和甘寒如麦冬之类,于补益脾胃药中泻其心火的亢盛,这就是治疗脾胃病的根本。

所胜妄行:

所胜妄行的,是说肾水不及,不能制约心火,因而心火偏旺,势必助长肝木,而使肝气郁实。肝气郁实,遂挟心火亢无所畏惧而妄行。木火横克,首先脾胃受病。因肝胜克脾,脾的机能运化失职,不能助胃以行津液而湿困身重,湿沉关节,走注疼痛。因为心火与脾湿相搏,肝气不得条达,肝风心火又扰乱了血脉。或肝火抑郁下焦不能升发而易怒,或肝火逆冲于目而发生目视障碍。是因为脾生血、统血,胃主血,心主血脉,脉又为血之腑。或说心主血,又说肝主血,肝在窍为目。血分受肝风心火的扰乱,侵犯神志,出现幻觉、幻视、幻听,夜间常梦见已死的人,四肢胀满酸楚,腓肠肌痉挛,都是木火太盛,脾胃受侵而发病。有的人患肢体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痿证;有的人患肌肉、筋骨、关节痠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胀灼热的痹证;有的人患猝然气逆昏仆而痉厥;有的人患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中风;有的人发生痈疽恶疮;有的人患下肢瘫痪的骨痿;有的人患有上半身热下半身冷的症状。以上这些症状虽然各不相同,都是由于心火亢盛、肝气郁实之邪交阻于有形的血脉之中,治法当用泻心火、疏肝气,使附于血分的风热升发而解,这就是“实则泻其子”的意思。

所生受病:

所生受病的,是脾胃虚弱,母病累及其子肺脏亦可受病。肺脏所病,使肝木妄行反侮其所胜的肺金,心火又侵侮其所不胜的肺金,这就是肺受脾土、肝木、心火三方面病邪的伤害。肺以清肃下降为正常生理活动,如果肺气受伤,脾不能助,心火熏灼,肝木及侮,就会造成肺气不能清肃下行,痰火上雍,表现为胸满、喘促、短气、咳逆等症。肺主气而

司呼吸,心火刑金,肺不清肃,因而五脏赖肺以供给的天气不足,卫外的阳道不能畅行,抵抗外邪的能力下降,心脾之间所产生的湿热病又蕴结于内,使体内外受邪相合,所以发生恶寒、发热和咳嗽等。

所不胜乘之:

所不胜的欺凌,使脾土不足,不能制约肾水的妄行,而妄行的肾水反挟所生的肝木上升之势侵侮脾土。肾主水,主津液,肾水挟肝气上侵,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泄,入肺为痰、咳嗽,浊涕、喷嚏、鼻流清涕等。

还有一种说法,下元肾火偏旺,火助土以制约肾水,督、任、冲三脉都起于下焦“会阴”部,阴火煎熬于肾,肾水随督,任、冲三脉升腾上侵于脾、肺,浸于脾、涎睡出于口;侵入肺,痰嗽出于喉;下行自入于肾,表现阴襄出汗,睾丸冰冷,两足痿软无力不能支持身躯,脚下隐隐作痛等症状。肾水附于木势而上症见眼涩,分泌物多,或为冷泪,都是由于肺气显弱,而使所不胜的肝气寡于畏惧而妄行的病变。

……………

凡是脾胃虚弱的都表现为血病。因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泉。如果脾胃阳气不足而下陷,阴火便有余而上升,所以九窍不得通利,这是气血不足不能上奉于九窍的原因。诸阳之气皆依存于阴血之中,阴血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持续地得到补充。阴火旺盛则耗伤阴血,阳气失去阴血的依存飘浮无定而无所归,脾胃阳气不足,谷气下流,阴火更伤脾胃,使上焦心肺的阳道不行,脾精不能充分输布,四肢百脉得不到水谷精微物质的濡养,就失去了生发升腾的活力。脾胃阳气输布于心肺,能使色分明,声音洪亮,是清阳之气上走空窍的缘故。阴气附存于形体,如阴气依附于中焦(土)脾胃,脾胃化生阴精,阴精上奉,随着阳气上升资生于上焦心肺,各自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以上论列四段,是东垣用五行“生克制化”原理阐明以脾胃为中心的心、肺、肝、肾等五脏病理变化的机理;也说明五脏机能各自的生理特性。如肺喜清肃,肝喜条达,脾喜温和,心喜舒伸,肾喜润下。

“毎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因此,五行不仅是代表五脏的一种符号,并且反映着五脏生理机能活动的互相联系和特殊性。从这些方面分析,都是以脾土为中心的。所以治疗必须以补益脾胃为主,兼治各脏见证,以调整其相对平衡;也就说明五脏生理机能是互相关联和制约的关系。为什么一定要把五行和五脏连在一起呢?象征着五脏特性已如上述。各脏生理机能均按照各脏特性作规律性的运动。这种五脏升、降、浮、沉的矛盾运动,都服从于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所以中医理论往往把阴阳、五行学说连在一起,用以解释脏腑之间的关系问题。至今,我们用来分析五脏的病变,是有客观依据的,不象一般儒医者流,把阴阳、五行涂上儒家唯心论的色彩掩盖科学的实质和阻挠科学的发展。东垣阐发了《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这一论据,就当前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附原文】:

经云∶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

至而不至者,谓从后来者为虚邪,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干舌干咽干。盖心主火,小肠主热,火热来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也。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患自以为渴,医者治以五苓散,谓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者。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以其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则肺金受邪,金虚则以酸补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剂,于脾胃中泻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体沉重,走疰疼痛,盖湿热相搏,而风热郁而不得伸,附着于有形也。或多怒者,风热下陷于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内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脉,脉者,血之腑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窍开于目也。或妄见妄闻,起妄心,夜梦亡人,四肢满闭,转筋,皆肝木火盛而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风,或生恶疮,或作肾痿,或为上热下寒,为邪不一,皆风热不得升长,而木火遏于有形中也。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肃之气伤。或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诸气,五脏之气皆不足,而阳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热者,湿热乘其内也。

所不胜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土,故肾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为痰。为嗽、为涕、为嚏,为水出鼻也。一说,下元土盛克水,致督、任、冲三脉盛,火旺煎熬,令水沸腾,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于口也。下行为阴汗,为外肾冷,为足不任身,为脚下隐痛。或水附木势而上为眼涩,为眵,为冷泪,此皆由肺金之虚而寡于畏也。

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如阴气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