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Rh阴性血型的神秘面纱

 医学abeycd 2022-11-13

       我们经常会听到Rh阴性(尤其是被称为“熊猫血”AB型Rh阴性)重危患者急救需要紧急输血却找不到Rh阴性血液,为寻求“完全同型的供血者”而横跨数省,费尽周折。这背后究竟是传说的那么神秘,,还是另有蹊跷?我们先了解一下Rh血型系统的相关知识。

       Rh血型系统包括D、C、、E、e抗原。临床上,凡D抗原者称为Rh阳性,不D抗原者称为Rh阴性。已知道我国汉族人群中Rh阴性者仅占4‰左右,天然产生Rh抗体者极少,绝大多数Rh抗体都是由于输入Rh血型不合的血液,或胎母Rh血型不合的妊娠等免疫引起,常见者为抗-D。临床输血中,Rh阴性患者是否必须输入Rh阴性血?如果输入Rh阳性血是否一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Rh阳性血
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大部分人为Rh阳性,是普遍的。它可以接受本血型的阴阳两性血不发生症状。
Rh阴性血
被称为“熊猫血”Rh阴性血,根据文化考古、生理进化、人种分布和分子钟学说推测,可能是远古时代“大西洲”人的血型,他们和广大克罗马农人的进化路线不一样,是直接从北非进入到西欧的尼安德特人,迅速占领了大西洲,并且突飞猛进地建立了第一个史前文明,也许由于一万多年前冰河期结束时的一场大洪水,把他们的文明彻底毁灭了,部分大西洲人逃到了西欧。后来,当克罗马农人进入欧洲时,和大西洲人融合了,Rh阴性血就逐渐分散开来。
4.Rh-血型
Rh(-)基因是隐性基因。当Rh(+)的父母同时带有Rh(-)基因,且同时将Rh(-)遗传给子代时,其孩子即表现为Rh(-);当双亲有一人是Rh(-)时,其子女为Rh(-)的机会增大,反之机会减少。
Rh(-)的分布因种族不同而差异很大,在白种人中的比例较高,约百分之十五,中国人群中;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Rh(-)的分布为百分之五;蒙古族人接近百分之一;汉族人所占的比例极少,仅占千分之三,属稀有血型,如果同时考虑ABO和Rh血型系统,在汉族人群中寻找AB型Rh(-)同型人的机会不到万分之三,十分罕见。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首先说明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第一、患者体内必须有针对供者红细胞某种血型抗原的抗体,如果没有对应的抗体,即便供受者血型不同,“这一袋血”输进去也不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第二、Rh阴性患者中,仅部分人的体内有抗-D;第三、Rh阴性患者接受Rh阳性血液后,可能被D抗原的红细胞免疫而产生抗-D,但是否被免疫与受者免疫应答状态、输入红细胞数量,以及其它未知因素有关;第四、Rh阴性患者被Rh阳性红细胞免疫产生抗-D后,将来再输血就必须输Rh阴性血了;第五、如果是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一般为第二胎),而对于不再生育的女性就不存在新生儿溶血病的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我认为Rh阴性患者输血时,应遵循的原则是:1、有抗-D者,必须输Rh阴性血;2无抗-D者,尽量输Rh阴性血;3无抗-D者,病情危重而又短时间内找不到Rh阴性血,为了抢救患者生命,可以输配血相合的Rh阳性红细胞。如果只是因为寻求Rh阴性血而贻误抢救时机而导致生命危险,对患者来说就不存在“将来再输血”的问题了!即便是女性,也应是生命权优先于生育权!这样处理,同样符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关于“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当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者配合型输血”的原则。这其中的“配合型输血”是指供受者配血相合,而非供受者血型完全相同;当然,这种情况下必须向患者或其亲属解释清楚并在《输血同意书》中注明。以AB型Rh阴性患者输血为例,输洗涤红细胞时遵循上述Rh阴性个体输血原则即可,不一定非要AB型血,因为AB型人的体内无ABO血型抗体,紧急情况下是可以接受A、B、O及AB任何型红细胞尤其是洗涤红细胞的,而且这样就扩大了供者范围。

      Rh系统与ABO系统比较时的另一个不同点是抗体的特征。ABO系统的抗体一般是完全抗体IgM。而Rh系统的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IgG,后者分子较能透过胎盘。因此,当阴性的母亲怀有阳性的胎儿时,阳性胎儿的小时红细胞或D抗原可以进入母体,通过免疫反应,在母体的血液中产生免疫抗体,主要是抗D抗体。这种抗体可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可使胎儿的红细胞民生凝集和溶解,造成新生儿溶血性贫血,严重时可致胎儿死亡。但一般只有在分娩时才有较大量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而母体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是缓慢增加的,一般需要数月的时间,因此,第一次妊娠常不产生严重反应。如果Rh阴性母亲再次怀有Rh阳性胎儿时,此时,母体血液中高浓度的Rh抗体将会透过胎盘,破坏大量胎儿红细胞。

总之,我认为如果Rh阴性患者需要紧急输血抢救生命,只要遵循上述3个原则即可,未必要输ABO和Rh血型都与患者相同的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