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明朝在位最久的两位皇帝,看皇权高度集中下的对外军事胜利

 梦想童年594 2022-11-13

大明王朝从洪武帝朱元璋于1368年正月初四在应天府称帝开始,至崇祯帝朱由检1644年三月十九在北京煤山上吊止,享国276年,历十六帝,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他有'治隆唐宋'的兴盛,有'远迈汉唐'的气魄,特别是还有广为流传的'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赞誉,虽然这个言过其实,但是明朝由始至终,在对外战争这方面,确实态度比较强硬,也值得称道。

文章图片1

大明开国北征

在明朝历史中,大部分战争都是和少数民族打内战,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和中原百姓的历史摩擦,但是有两次对外战争,明朝当时的帝王都表现出了强硬态度,并且还是两位执掌大明皇权时间最长的皇帝,因此他们用绝对的皇权,将国家行动完全贯彻下去,从而取得了永载史册的胜利。

这两次对外军事胜利就是嘉靖帝荡平倭寇,万历帝援朝征日。从具体情况看,这两次征战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中也能够看出明朝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让人能再看一看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

两位少年天子的霸气执权路

嘉靖帝是万历帝的祖父,但是两人的命运却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少年继位,都是执掌皇权近半个世纪,都是长期不上朝旷工狂人,都有着执拗甚至偏激的性格,当然,也都有很多自作聪明的举动,当然作为爷爷的嘉靖帝更胜一筹,但是都不能掩盖二者的帝王霸气,说到底就是对皇权的深刻认识。

文章图片2

嘉靖帝画像

嘉靖大礼议。嘉靖帝其实按正常情况和皇位是没有关系的,他是藩王世子,但是运气好,赶上个无后而终的堂兄正德帝,这样只能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选继承人,这样时年十五岁的嘉靖帝才继承大统。但是按照皇位继承的根本制度以及儒家法理,嘉靖必须是以正德帝的亲弟弟、弘治帝的亲儿子身份来继承皇位,这样他就等于过继给弘治帝了。其实这样也没什么大事,毕竟认个爹拿个皇位,这个事回报大,但是关键是不能再认原来的父母为父母,他只能称呼原来的父母为叔父母。并且在正德朝旧臣的联合抵制下,毫无根基的嘉靖帝刚开始对策全无,最后新科进士张璁抓中正德遗诏中'嗣皇帝位',搞继统不继嗣,这才抓住了制胜法宝,并且联合朝中王阳明心学力量,先以太后礼迎生母进宫,后尊生父故兴献王为帝,改称弘治帝为皇伯,赢得了胜利,史称'大礼议之争'。这次胜利,嘉靖帝杖杀朝臣十六人,逐退大学士杨廷和,顺利完成了皇权交接,向朝堂展示了帝王的峥嵘,并学会了用权术执掌这个帝国。

文章图片3

万历帝画像

万历争国本。万历的皇位不用争,十岁的时候顺位继承他老爹的,但是他想为自己的儿子争,因为他没有嫡子,长子朱常洛是他和宫女王氏的激情结果,次子朱常洵是他宠爱的郑贵妃所生,按《皇明祖训》,只能是朱常洛继位,但是万历觉得他出身低,不能当天子,反而想立爱妃所出次子为太子,以后继承他的皇位。然而万历的这个想法被众臣一致反对,期间万历也是想了各种办法,不上朝、不视事,还搞'三王并封',企图以拖字诀来达到目的,但是都被群臣逐一破解,最后足足拖了十五年也还是不得不立长子为太子,这中间一系列的斗争统称为'争国本事件'。万历帝失败了,可他的失败也向群臣表达了帝王的权威不可冒犯,他先后逼退四位内阁首辅、十余名部级高官,把三百多官员罢官解职流放,并又开始重用宦官,加强皇权。

其实如果从具体的事来讲,不论是嘉靖帝争礼议还是万历帝争国本,他们都可以选择更加温和的办法,就算是万历帝赢面小,他完全可以换个角度,把长子朱常洛的继承人资格搞掉,照样可以达到目的。但是,他们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正面对抗,付出了极大地代价,但是这个代价是大明朝的代价,不是他们的代价,他们是利益获得者,嘉靖借此搞掉了弘治帝系的政治力量,万历帝借此清洗了张居正残留势力,从而达到了他们维护自身绝对皇权的目的,这样才有了自己长时间统治的政治基础,以至于所统治的时代都号称中兴,即嘉靖中兴、万历中兴。

两次酣畅淋漓找场子的霸气

这两次的对外战争,其实也是有趣,均是号称'倭乱',即倭寇祸乱,嘉靖倭乱与壬辰倭乱,嘉靖朝是沿海海盗假借倭寇之名在沿海烧杀抢掠,壬辰倭乱是万历朝壬辰年(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兴军侵略大明属国朝鲜,这两次动乱,都直接威胁到了大明朝的核心利益,所以嘉靖、万历两位皇帝要坚决予以打击。

文章图片4

沿海抗倭形势

万里海波平

其实明朝的倭寇自从立国的时候就有了,但是洪武帝就下旨'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倭寇)来了,杀了再说',但是倭寇流窜快,并且当时大明因此实行海禁,战略重心一直在北方,倭寇也就零星作乱。到了嘉靖年间,因海商串通勾结,倭寇坐大,特别是在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五十三个倭寇竟然流窜浙、皖、苏三省,劫掠二十余州县,直逼南京城下,横行八十余日,杀伤明军四千余人,这完全把朝臣们粉饰的太平撕的一干二净。

这样的倭寇肆虐,完全把大明朝整蒙了,嘉靖帝完全不能忍啊,并且每年倭寇入侵的频率和规模越发难以控制,嘉靖三十一年到三十六年,有记载的倭寇劫掠就有一六十九次。所以嘉靖帝在嘉靖三十一年令王杼巡视浙江及福建,靠前组织对汪直、毛海峰等海盗势力的打击。嘉靖三十三年,令南京兵部尚书御倭,次年张经联合俞大猷取的王江泾大捷,斩首二千级,取得抗倭首胜。到嘉靖三十八年,戚继光在浙江编练戚家军,次年在宁海九战皆捷,后来明军又在宁波、温州一带大败倭寇,自此浙江倭乱基本平定。此后倭寇聚集在福建,嘉靖四十一年,戚继光率六千精兵第一次入闽,取横屿、福清、林墩之胜,莆田一带的倭寇基本被消灭。次年俞大猷调任福建总兵,与戚继光一起平定福建倭乱。最后实在嘉靖四十四年,戚继光与俞大猷配合,歼灭广东倭寇,至此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为祸已久的倭寇之乱。

文章图片5

嘉靖影视形象

嘉靖朝平定倭乱,保证了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生活稳定和社会生产,维护了东南财赋之地的安稳,夯实了明朝的统治根基。同样以战练兵,用实战把腐朽的大明军队筛选了一遍,练出了一支百战精兵,这样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四藩不敢轻动,也为后来明军在万历年间的三次大的军事行动打下了基础。

世纪宗藩情

到了万历年间,大明朝自己内部清算完张居正也算平安无事,但外面却不太平了。日本的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觉得日本太小,满足不了他的野心,并且知道他的前辈们随便弄几个人就能在大明如入无人之境,那他率领大军过去,不得直接得了天下,也可以当一代开国之主。

文章图片6

万历援朝抗日

当然他也知道路得一步步走,所以在万历二十年攻朝鲜,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刚开始,不得不说日本军力还可以,把朝鲜虐的不行,一个月攻占朝鲜京都,朝鲜虽然自己菜,但是他有老大啊,他的宗主国是超级霸主大明,因此向大明求援。大明一看小兄弟被欺负了,立马带人过来救场子,派兵四万,入朝作战,前期因为情况不熟被朝鲜队友坑了一波,后来情况熟悉了之后调集精锐,在平壤大败日军,杀伤敌九千余人,明军阵亡七百九十人,此后李如松乘胜追击,以五千兵力在碧蹄馆与四万日军遭遇,双方鏖战,最后李如松退走,日军伤亡惨重。此后因为明军限于先期准备不足和日军认识到明军的强大战力,双方议和。

议和时日方提出以大同江为界的无理要求,谈判破裂。到万历二十五年,日军再次发动进攻,这次大明也知道不能轻慢了,调集各边镇精兵入朝,先期带了四万,后期陆续增援到十一万。刚开始也是打得很艰难,但是万历帝一直支持前线作战,明军也开始掌握主动,逐步反攻,取得稷山大捷,朝鲜队友也赢得了鸣梁海战,后面就是丰臣秀久死在了日本京都,日军士气受挫,双方各自退兵。

文章图片7

万历帝戎装像

万历援朝抗日战争持续了七年,'动天下之兵,费天下之财',把国运压上去了也得救朝鲜,这不仅是单纯因为宗藩关系,而是'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决策,体现了朝鲜之于中国的重要地缘位置,也维护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历史友谊,所以即使明朝灭亡了,朝鲜一直使用华夏衣冠,沿用大明崇祯年号至近代,还按时祭祀大明洪武、万历、崇祯三帝,以表对中华再造之情的感恩。

大浪淘沙来的两代超级名将

两朝风云,涌现出不少风云人物,那些直接指挥战争的将领,就是时代风云的弄潮儿。大明朝的军制是卫所制度,军丁世代相传,给养依赖屯田,这个制度怎么样就不评价了,有初创时为大明稳定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有后期崩坏的腐朽不堪。但是盘点一下嘉靖、万历两朝负责指挥两次对外战争的名将,他们都是出身将门,无非就是世袭职务高低之分,这也告诉大家,打仗确是是个专业活,祖传干这个的果然不差,至少他们大浪淘沙过后的成材率高一些。

文章图片8

俞龙戚虎

俞龙戚虎。嘉靖朝平定倭寇的将领有两个人功绩最大,俞大猷和戚继光,戚继光大家可能熟悉点,可俞大猷也不简单,所以时人将他们俩并成为'俞龙戚虎',俞大猷可是以'龙'排在戚继光前面,当然,后面还有一句'杀人如土'。

俞大猷的一生,绝对是个传奇,他祖上传下的职务是百户,营连级,起点相对较低,但是他自身能力过硬,江湖地位也很高,拜过名师,先从赵本学学兵法,后从李良钦学习剑术,踢过场子,单身持剑挑翻了整个少林寺。戚继光的故事就广为人知了,他起点比俞大猷高,戚继光的祖籍可是濠州,他祖先戚祥是洪武帝起兵时的心腹亲兵,后来帮洪武帝挡刀牺牲了,因此得到了正四品的登州卫指挥佥事铁饭碗,是登州军方的第三把手,这个级别相当于现在市军分区大校参谋。

文章图片9

东李西麻

东李西麻。到了万历年间,因为东北少数民族坐大,所以在东北铁岭这块,产生了不少将门,特别是在抗倭援朝到战争中,李家的李如松和麻家的麻贵表现突出,先后担任备倭总兵官,为前线主将,直接负责一线指挥,并且都取得了胜利,所以将二人并称。

李如松是少年得志的典型,他老爹李成梁镇守辽东三十年,爵封宁远伯,率辽东铁骑在东北无人能挡,关外的少数民族被管的服服帖帖,先后奏大捷十次,连清朝立国头领努尔哈赤都曾是他家的家奴,因此李如松一如官场就凭借父荫为指挥同知,从三品,比戚继光的世职务还高。

麻贵的名气不如李如松,但也是出身将门麻家,《明史》记载:麻氏多将才,麻贵的父亲是大同参将麻禄,但麻贵不是长子,所以并没有承袭世职,但也是以舍人从军,虽然他的父辈不是很显赫,可他的子侄辈都很优秀,六个人都当过总兵、参将一级的中高级将领。

这两代将领,遇上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虽然都各自遭遇过不同的曲折磨难,但是他们还算比较幸运,创造了如星璀璨的事业,总体来说,也算功德圆满,并且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的明朝,确实有很大部分要得益于当时在位的嘉靖帝、万历帝,不然要是遇到崇祯帝,如孙传庭、卢象升之流,也只能无力回天。

备注: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