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益气活络方

 国老好友 2022-11-14

生黄芪30克 党参15克 白术12克
桂枝12克防已12克桑枝30克
羌活12克 独活12克当归12克
白芍12克炙甘草6克
功能 益气养血,搜剔络邪。
主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久痹,顽痹。
用法 上药加水3碗,浸半小时,煎取1碗,第2次用水1碗半,煎取半碗,分2次饭前空腹服。
外用药组成 当归15克,赤芍12克,川芎9克,细辛9克,桂枝15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桑枝30克,没药、乳香各12克,鸡血藤15克,丝瓜络15克。
加减运用 偏热加生石膏90克、土茯苓30克;偏寒加川乌、草乌各12克。
用法 上药煎汤1脸盆,先熏后洗患部30分钟,熏时用布盖严,勿使汤气外泄,每日1~2次。药汤留用重煎,可连用3天换药。
针灸治疗 施治原则为根据患病部位循行经脉,采用局部与远端结合的原则选穴,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治疗一般以针刺为主,偏寒者可针灸并用。
上肢:合谷透向后溪;阳池、外关、曲池、肩题等穴。
下肢:太冲、昆仑、丘墟、足三里、阳陵泉、膝眼、环跳等穴。
每天或隔天针灸1次,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12次为1疗程,休息3~5天,再行下疗程。
方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主要因体质素虚,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经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而发病。日久,肝肾亏损,筋骨失养,肌肉不充,致使肌萎、筋缩、骨损,关节畸形僵硬,行动艰难。
由于感邪和素体阴阳盛衰的不同,故病人临床表现有偏于湿热、寒湿之区别,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是本病的临床特征。而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发病机制。《金匮要略》提出了肝肾先虚为本病之主因。因此,在治疗上应采用滋补肝肾、补气益血之法,调补脾胃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重要环节。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之海,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其充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扶正兼祛邪,祛邪兼扶正为原则,故扶正祛邪为治本病的基本法则。因此在内服中药中以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生血为本病治本之药,以贯穿治疗过程之始终;当归、白芍补血养肝荣筋;桂枝温经散寒,通达四肢,调和营卫;羌活、独活、防风祛风化湿散寒;防己、桑枝宣痹止痛,祛风化湿。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久痹、顽痹,故应加透骨搜络之虫类药,方能奏效。如蜈蚣、全蝎性善走窜,能祛风化瘀活血,通络驱邪,消肿止痛,对于寒热错杂型及偏热型疗效较佳。乌梢蛇或白花蛇善于透骨搜风,消肿解毒,能治手足麻木,骨节疼痛,起痿疗瘫,多为偏寒型所用。如能灵活随证加减,其效益彰。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按痹证一般祛风、除湿、散寒方法来处理。
本病属慢性顽固难治的疾病,专靠服药或针灸力量单薄,疗效不著,故须采用内服中药、针灸及中药熏洗,内外同治,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总之,治疗过程中,在初、中期应注意补脾胃、气血,兼顾肝肾;中晚期应注意调肝肾、补阴阳、顾脾胃,才能获较满意疗效。
加减运用 偏热型加生石膏60克、地龙12克、蜈蚣2条、全蝎6克;偏寒型桂枝加至20克,细辛6克,川乌、草乌各12克,白花蛇或乌梢蛇9克;寒热错杂加防风2克、丹参20克、石膏20克、蜈蚣2条、全虫6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