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浪亭起,是孤愤,也是释然!(小楷苏舜钦《沧浪亭记》)

 虎晟 2022-11-14

      其实,苏舜钦才是沧浪亭的正主。他因为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被保守派构陷贬黜,在苏州以四万钱购地,建亭于其上,自命其名“沧浪亭”。

       “沧浪亭”的名字来自于先秦民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这首民歌在《渔父》中有载,体现的是一种老庄思想中和光同尘的人生态度(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而屈原的观点与之迥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以说明自己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

      有后人将渔父和屈原的观点对立起来,这就有点过度解读了。渔父和屈原的对话,其实是老庄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直接碰撞。渔父并非是劝屈原同流合污,而是希望他能充分利用外在客观,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无论是用沧浪水洗帽缨或是洗足,都完全和“同流合污”风马牛不相及。老庄思想注重“善居下”“以柔克刚”,儒家思想强调的是“道不同不相与谋”,两者观点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承认观点的差异,并不是赞同他们针尖对麦芒的矛盾对立之说。

      老庄思想臻乎“道”,这也是老庄被神话被尊崇的根本原因;儒家思想趋于“术”,之所以在思想上占据统治地位,是因为其符合封建帝王维护统治秩序、驱役天下的需求。西汉初期本是注重老庄之道,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武帝时期,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一跃升为主导思想,由于有了皇权的介入,老庄思想退居其次;一度可与儒家相抗衡的墨家也销声匿迹,自此,再无百家可争鸣。

      儒家对个人成长自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苏舜钦自然也深受传统教育熏陶。但他却为何取老庄之意,将亭子命名为“沧浪”?

      苏舜钦在自己的文章中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人是有思考有理想的,但情感和理想所寄托的外物,存在久了自己就会认为是理所当然。一旦有变故,就会悲从中来、愁莫能开,这样的现象在官场和名利场最为突出,人们常常忽视自己本身处于社会,自己和自己的拥有都是社会的一部分,而自己所拥有的,并非是自己可以绝对掌控的,必然会受到外部社会因素影响,所以得失自然也不是自己可以完全决定的。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有很多的有德之士一经政治失意,就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究其原因,苏舜钦认为都是因为当事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回看自己,虽然自己已经被贬却能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远离钻营,恬然自怡,释然而笑悯万古。

      如此超然,岂不快哉!

图片
图片
图片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点赞、转发、点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