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汤 女贞子50克 旱莲草25克 生地25克 山药25克 侧柏叶20克 白芍25克 乌梅15克 黄芩15克 地榆炭50克 芥穗炭15克 甘草10克 功能 养阴补肾,酸敛肝阴,升发肝阳,发散郁火,凉血止血,固精益气,凉血滋阴。 主治 肝郁肾虚之经漏,风阳妄动之月经先期、带下等症。 方解 清肝补肾法主要用于肝郁肾虚型崩漏,此类患者多先有将息失宜,起居失常,或情志不遂,抑郁不伸,耗损心营肾水,以致心肾阴虚,不能镇守包络命门之火,导致风阳妄动,风动木摇火炎水沸,肝郁化热,疏泄于下。肾阴不足,封藏失职,热迫血海,损伤冲任。治当清肝补肾,滋水涵木。本方由二至丸、固经丸、惜红煎、四生丸等加减化裁而来。方中重用女贞子、旱莲草、生地、山药、侧柏叶滋肾养阴,封藏肾精;白芍、乌梅、五味子酸敛肝阴;黄芩、地榆炭等苦寒,清泄肝火。针对肝郁疏泄于下,少佐芥穗炭或桑叶升发肝阳,发散郁火,方中虽不止血,而血自止,火清水足,则肝自疏,病自愈。 加减运用 气虚者加党参25克、白术15克;脾肾气虚之暴崩不止加破故纸25克、赤石脂25克;夹瘀者加茜草20克、乌贼骨40克;心血不足者加麦冬25克、五味子15克;腰痛者加川断15克、杜仲15克。 方歌 .调经侧柏地药芍,梅芩芥穗榆炭草; 养肝补肾二至入,升阳散郁病自消。 按语 此方系熔二至丸、固经丸、惜红煎、四生丸寺方于一炉,加减化裁而来的具有清肝补肾、固摄冲任之效的方剂,凡属肝郁肾虚型崩漏用之得当,疗效确切。本方虽不专事止血而血自止,以其紧扣病机,水足火易清,肝疏血得止。 典型病例 姚某,女,37岁, 因反复流产4次,情志不舒,月经不调,经来超前,约18~20天一行,第1~2天量多,后量少淋漓,持续10天或半月始净,血色红有小块,块色紫黑,伴小腹胀痛,头晕目眩。末次月经9月10日来潮,持续至今已14天尚未净,纳少,夜寐欠佳,形体消瘦,两颧红,唇红如朱,舌质红,苔薄黄,舌尖及根部无苔,脉沉弦细而数。证属心营肾水不足、木郁不达、郁而化热、疏泄于下致月经提前,经来淋漓不尽,投以调经汤加味: 女贞子50克、旱莲草25克、生地25克、山药25克、侧柏炭20克、白芍25克、乌梅15克,2剂血止,诸症减轻,继服10剂病愈。随访再未发病。 ![]() |
|
来自: donglianghua > 《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