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破解慢阻肺,解读千年经方射干麻黄汤,提胃气平咳喘、化积痰

 朱永林548cr9af 2022-11-14

当一个病人站在你面前,表现出了各种症状,这时候我想问你,哪一种症状,最可怕、最致命?

你可能会列举各种症状——疼痛、咳嗽、出血、肿块等等,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患者不想吃饭了。

中医常说: '人活一口气' ,这口气,就是“胃气”,也称“阳气”。

胃气旺盛,则气血旺盛。胃气不足,气血随之不足,患病脾胃功能自然下降,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也就随之下降。

《黄帝内经》上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民间,我们经常听闻一些老人,在许多疾病的终末期,丧失了进食的愿望和能力,这时家人就会心生悲伤,知道他离大限不远了。

所以中医治病的根本,是给患者提供足够的胃气,然后才是治疗具体疾病的事儿。

在我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中,就有这么一例。

患者常某生,男,71岁,祖籍广西梧州人,三十多岁时迁居中原,在一家三线厂工作了一辈子。

2017年元月份,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进市区某三甲医院。

当时常老爷子自觉胸部胀满憋闷如塞,气促,呼吸困难,动则气喘,喘促时不能说话,烦躁心悸,面唇紫绀,最重要也是最可怕的,是他不愿进食了。

这个表现,最为医生和家属所担忧和焦灼。

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静脉输注,用来维持水跟电解质的平衡——如果失去了静脉的维持,不进食就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会出现电解质的紊乱,出现低钠、低钾,这些会直接引起心脏和脑部的一些病变,从而在原发病的基础上诱发死亡。

二、让常先生保持半卧位姿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吸氧,静脉给予糠皮质激素、氨茶碱,雾化吸入药物等治疗措施。

常先生在医院住了七天,天天不平安。

因其烦躁,晚上气喘不能入睡,在每天天亮前,他的身体从半卧位滑下平躺,呼吸困难加重,家属和护士扶之回半卧位。

稍稍移动他后,即喘促加重,不能说话,唇面青紫,除吸氧外,即输激素、氨茶碱,约一个小时才缓过气来。

天天都在这种危险与急救中循环,但常先生始终不能进食,偶尔勉强吃一点儿,又翻江倒海地吐出来。

你知道症结在哪里吗?

症结就在于,静脉点滴只能在表面上维持平衡,不能从根本上唤醒常先生的胃气——而治病,靠的就是这个,没有它,一切免谈。

常先生的家属看着跳不出这个死循环,心急火燎,四处托人询问。2017年2月初,刚刚过完春节,他们找到了我。

我仔细询问了病人的情况后,决定先从提升常先生的胃气入手,同时调理他的慢阻肺症状,综合考虑之后,开了射干麻黄汤合止嗽散加减。

在组方的时候,关于消食类药物,我有好几个选项,因又想到了他是广西梧州人,便在其中加上了布渣叶。

布渣叶为岭南地区常用的中草药,当地人经常把它加入凉茶中,以清热消食化滞——这也符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念。

整个方子如下:射干、麻黄、法夏、橘红、鱼腥草、紫菀、地龙、丹参、麦冬、五味子、桔梗、牛膝、甘草、布渣叶等,其中,布渣叶的用量最大。

早上服下第一剂中药后,常先生下午四五点钟就有了胃口,嚷嚷着要喝小米粥。

家人惊喜不已,赶紧给他熬了一小锅,里头还加了山药片、枸杞子和大枣,他一口气喝了两小碗后,意犹未尽还要喝,家人制止了,怕他空腹已久,万一再胀了肚子可不好。

当晚至凌晨时分,常先生再次从半卧位滑下平躺,陪人又扶之回半卧位——家人担心不止,前几天出现这种情况后,他立马会出现喘促紫绀,要立即输激素和茶碱来缓解,但今夜奇迹出现了——被扶回半卧位的他,只一会儿功夫,便缓了过来。

就这样,常先生一直吃着中药,也就一直没有再出现喘促紫绀症状。

出院后,常先生更是严谨地每日服用中药,有一两年时间。

随访至今,已六年过去了,中间不乏气促、咳嗽等症状,但急性发作面唇紫绀的可怕情况,却是一回也没再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