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口难脱

 郭世鐡 2022-11-14 发布于河北

128

秦民有王行言,以商賈爲業。常販鹽鬻於巴渠之境,路由興元之南,曰大巴路,曰小巴路。危峰峻壑,猿徑鳥道,路眠野宿,杜絶人煙。鷙獸成群,食啖行旅。行言結十餘輩少壯同行,人持一拄杖長丈餘,銛鋼鐵以刃之,即其短鎗也。纔登細徑,爲猛虎逐之。及露宿于道左,虎忽自人衆中,攫行言而去。同行持刃杖,逐而救之。呼喊連山,於數十步外奪下。身上拏攫之蹤,已有傷損。平旦前行,虎又逐至,其野宿衆持搶圍,使行言處於當心。至深夜,虎又躍入衆中,攫行言而去。衆人又逐而奪下,則傷愈多。行旅復衛而前進,白晝逐人,略不暫捨。或跳於前,或躍于後。時自於道左而出,於稠人叢中捉行言而去,竟救不獲。終不傷其同侣,須得此人充其腹,不知是何冤報,逃之不獲。

唐王仁裕有《玉堂闲话》一书,是杂史琐闻性质的笔记,文字简洁,一般故事性较差,比之唐代小说虽显有逊色。但题材广泛,内容很杂,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记载了不少唐五代的野史轶事。卫準有诗云“莫言闲话是闲话,往往事从闲话来。”今天的这则故事便是出自于《玉堂闲话》。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秦地,这与王仁裕的身世经历相关,他是天水人。唐末被封为秦州节度判官。后仕蜀为翰林学士。后唐庄宗平蜀,仍命为秦州节度判官,看来他是秦地的老长官了,掌握着密集的信息流,故而当地奇闻异事掌握颇丰。

有一个以经商为业的秦地百姓,他叫王行言(行盐谐音),常到巴渠一带贩盐。路经兴元的南面,有两条路,大巴路、小巴路。那里高峰林立沟壑纵横,似乎人类不属于这鸟兽的世界,在这荒无人烟之地,过路人只能露宿山林。过往之人也常常受到野兽的侵袭。

图片

因此人们结伴而行,求得一路平安。王行言也和十几个青壮年一起,每人都拿着一根一丈多长的木杖,再在木棍子上用钢铁片改装一下,拿着这种短枪来防身。一行人刚走上小路,就被猛虎追赶。

他们不得不露宿道旁,老虎忽然从众人之中把王行言叼走了。同伴见状立即拿起自制武器,追赶救援,呼喊之声连山回荡,在几十步之外的地方将王行言从虎口夺下来。搏斗之间王行言已经受伤了。天亮后他们才敢继续往前走,没料到老虎没有善罢甘休,又追了上来,他们不得不再次停下行进的脚步,就地野宿。大家把王行言包围在中间,保护着他。本以为这次能保护得了他,可到了深夜,老虎单单又跳到人群之中,又把王行言抓走了。众人对王行言也是不弃不离,又追赶救下来,但他身上的伤更多了,众人保卫着他往前走。而那老虎白天居然也紧追不放,有时出现在人群之前,有时又跃到人后。大家就这么提心吊胆地走着。突然,它从道旁跳出来,又一次从人群中将王行言抓走。众人重复前几次的保卫行动,可很不幸,这一次却失败了。

图片

但人们逐渐意识到,这只老虎始终没有伤害其他人,它就是要抓王行言这个人充饥,不知道是什么冤报,逃也逃不掉。

联系到先前所读的稽胡、峡口虎王几个故事,大概可以猜测到老虎为什么就单单要吃王行言这个人。在古人的逻辑之中,命数天注定,他们的名字已经写在了老虎的食物清单上,而稽胡、峡口虎王故事中的受害者逃离了本应丧命的结局,可王行言却难逃命丧虎口的命运。文中从没叙述过王行言此人日常的状况,是好人还是恶人,是唯利是图还是诚信经营,这里没有善恶报应,有的只是人类面对命运的被动接受。就像南非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在1994年拍摄的《饥饿的苏丹》,摄影者用镜头记录了无数个没有被世人所看见的如此的瞬间。

图片

莫言闲话是闲话,往往事从闲话来。

虎年,每周一个虎元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