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途中早发》:诗与远方

 墙头草说 2022-11-14 发布于山东
“看远方,你指的方向,去翻越,去徜徉;在远方,清澈的时光,到如今,都难忘”,我们一方面向往远方,另一方面又记挂着来处,于是,在远行之时,不免会时时回望。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远行之时就曾写过《途中早发》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
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我站在庭院之中遥望启明星;即将在清晨踏上远行之路。天还未亮,诗人便已起床,他来到庭院,遥望着夜幕下那颗最亮的星星——启明星,看起来距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但眼下行程匆匆,诗人早已收拾停当,即将踏上远行之路,在这种情形下,心中难免会生出羁旅之情。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木叶凋零的树林中鸟儿刚刚醒来;凝结白霜的桥面上还没有行人的足迹。披着满身星光,诗人踏上旅途,已是暮秋天气,道路旁的树木的叶子凋落殆尽,在微弱的天光下,显出灰色的影子,而栖息其中的鸟儿却刚刚被人声惊醒。前方的板桥上,凝着一层白霜,上面绝无人迹,在萧瑟的天气里,诗人是唯一的行人。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河流上方白色的水雾弥漫;日出之后东方的天生出色彩绚丽的云霞。这是一段漫长的旅途,在旅途之中,诗人又迎来一个黎明,一次日出。在日出前夕,他看到道路之旁的河流上方白色的水雾弥漫,甚至遮挡了视线。当太阳升起,朝阳驱散水雾,东方的天际生出色彩绚丽的云霞,蔚为壮观,为漫漫旅途带来了心灵的慰藉。

“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隐逸之人应该还在高枕而卧;没有人去询问他们的姓名。在旅途之中,诗人想到,此时在旅途中奔波的,只有像自己这样的碌碌之人,而那些不关心世事功名的隐逸之士,在这个时间,应该还在高枕而卧,也没有人去关心他们姓名。与奔波的诗人相比,隐士们的生活颇显清闲,也令他心生向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于是,有人期待着远方,踏上旅途;有人独守着心灵,远离世俗。当诗人在清晨踏上旅途之时,他寻找到了诗意,也向往隐逸的清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