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铎《赠袁枢书画册 登封繇金店至箕山》释文 注释 译文 简析||中国古代书画中的古诗文浅说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14 发布于甘肃

图片

释文:

峭峰看不了,两日马蹄间。古庙摊灵水,生烟续断山。

瓢沉人姓在,磵寂鸟声闲。箕颍空云色,年年谷口还。

王铎。登封繇金店至箕山。

注释:

1、了:尽,完。

2、古庙:古代的庙宇。大金店镇境内有南岳庙、清凉寺等。

3、摊:平铺。

4、灵水:灵秀的河流。

5、生烟:烟气。

6、续:接,接续。

7、瓢沉: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依)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损之。”“遂取损之”,《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作“遂取捐之。”后遂用“一瓢挂树、挂瓢、弃瓢、风瓢、许由瓢”等形容隐逸傲世、清心寡欲的隐士生活。,又“许由瓢”亦指别人施赐之物;用“弃瓢翁、弃瓢叟”等称隐逸傲世的人;用“挂瓢风树、一瓢喧”等喻烦扰。

8、人姓:人的姓氏。相传尧时人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今河南登封)人,隐于沛泽。尧闻其贤,欲以天下让之,不受而逃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欲召为九州长,不愿闻,遂洗耳于颍水之滨,死后葬箕山(今河南登封东南),为许姓始祖。

许由死后葬于箕山,故箕山也叫许由山。《史记·伯夷列传》中司马迁就曾说过:“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而《太平御览》引《西征记》云:“许昌城本许由所居”。唐·颜师古在《急就篇.注》中说:“许氏,许由之后也。”

9、磵:jiàn古同“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磊磊磵中石。”

10、箕颍:即箕山和颍水。相传尧时,贤者许由曾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后因以'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南朝·宋·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诗序:“少无宦情,有 箕 颍 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辞。”

11、空:徒然地,白白地。

12、云色:云的颜色、光色。

13、繇:yóu古同“尤”,从,由。

译文:

两日以来,在马蹄声声里,陡峭的山峰根本看不完。古老的庙宇,座落在铺开的灵秀的河流边;初生的烟霭填补了山与山的空缺处。当年许由扔掉的水瓢早已沉没无影,而姓许的后代却大有人在;涧水寂寂,鸟声安闲。箕山和颖水上空有着迷人色彩的云朵啊,年年岁岁,飘到谷口就折返回去了(,留下我,徒然地望眼欲穿)。
王铎
从登封的金店镇前往箕山

简析:

这首诗记录了诗人从登封金店到箕山旅途中的见闻,通过对山水云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景色的喜爱之情和对隐士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写马蹄之间峭峰连绵。马蹄,此处指马蹄声。在诗人笔下,两日以来,马蹄声声,从听觉角度,揭示了诗人跋涉旅途的处境和诗人旅途的紧张辛劳。峭峰,指陡峭的山峰。了,完、尽。诗人虽然两日来一直在旅途奔波,未免鞍马劳顿身心疲惫,但是看不尽的陡峭奇丽的山峰,却可以供诗人游目骋怀,不能不说是旅途之中难得的愉快之事了。此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展现旅途风景,一方面暗示了旅途的艰险难行和诗人跋山涉水的辛苦;另一方面,看不尽既可以理解为山无尽,又可以理解为诗人看不够,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折射出诗人旅途中少有的愉悦和高洁美好的志趣。
颔联写古庙灵水生烟断山。这一联写古庙、灵水、生烟、断山。在诗人的描绘中,山无尽而时断,云无心而弥漫,灵秀的河流似乎是平铺在大地上,陪伴着古老而沉静的庙宇,仿佛一幅幽美而灵动的水墨画,流露出诗人对这一片山水的喜爱和如在画中游的愉悦。其中,摊,指平铺,通过精准而形象的用字,突出了水流的开阔、平静、清澈的特点;续,指接、接上,使用拟人手法,既描摹了青山巍峨云气缭绕的景象,又赋予了烟霭人的情趣意态,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之气。
颈联写瓢沉姓在涧寂鸟闲。这一联中,诗人首先使用许由瓢的典故,借助“瓢沉”二字,描写了水瓢早沉斯人已逝的寥落之景,折射出诗人对古代高士许由的缅怀与追思。人姓在,指“许”作为姓氏依然存在,这也许是对许姓始祖许由最好的安慰和纪念,暗示了隐士不死高风长青,流露出诗人对许由的仰慕与崇敬。下句中,诗人再次使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涧水寂寂、鸟声安闲,一方面,在永恒的涧水和鸟鸣的映衬下,自然更增物是人非之慨;一方面,作为许由弃瓢的见证者,涧水和鸟鸣似乎又在诉说着什么,让人在流水和鸟鸣中流连徘徊味之不尽。
尾联写箕颖云色年年空还。在这里,箕颖,指箕山和颖水,这是当年高士许由隐居、安息的地方。诗人眺望箕颖,只见白云悠悠任意飘荡,却总是在谷口处折返,始终萦绕着箕颖这一片山水,似乎是眷恋着、陪伴着、呵护着这一片土地和安息在这里的那位高士,似乎又和高士许由一样不屑于纷扰的外物和喧嚣的尘俗。这样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许由的景仰、思慕之情。空,徒然地、白白地。是啊,任由诗人望眼欲穿,云彩总是不管不顾地临谷而返,既突出了白云超然飘逸的特点,又表现了诗人对隐士许由的仰慕,流露出诗人对超尘脱俗的隐逸生活的向往。这一份情感,在艰险旅途和无尽奔波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真切、热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