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人带几百发子弹,还依山固守,为何却被打得溃不成军?

 冬不拉拉 2022-11-14 发布于安徽
在真实的战争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而这样的状况并非总是对己方有利的。
简单来说,就是交战双方都会碰到困难,对条件比较好的军队来说,可能碰到的困难会少点;条件差些的话,困难就会多些。
总之,困难是客观存在,它总是有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困难。
图片
有的军队主观能动性很差,即便自己的物质条件很不错,但看到情况不对,就坚持不下去了。一门心思想着撒丫子就跑的话,那还怎么打仗呢?
而有的军队主观能动性很强,即便物质条件并不充裕,但在充分认识己方困难的同时,更能客观地分析敌我力量对比,然后采取相应的打法,总之一切目的是为了打赢。
打个比方说,战争年代的国军部队,打了败仗时总是能找出一大堆的理由。其中有一条就是弹药不足,有些网友“望文生义”,以为其所谓的弹药不足,就是真的弹药不足。
实际上在真实的作战中,几乎没有任何一支国军部队是因为严格标准的“弹药不足”而打败仗的。因为对这些部队而言,所谓的“弹药充足”那基本就是天文数字了。
大家可以关注下我军当时的战斗缴获统计,我军在战后光是缴获的弹药那都是不小的数字,这还是那些战败哭穷的国军部队消耗之后的情况。
纵观古今中外军事史,只有我军才有资格说作战中“弹药不足”,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因为这一条去给自己找理由,做限制。
图片
尤其在抗战时期,国府除了在初期提供给我们部分弹药后,中后期便完全停发了弹药供应;而我军作战的区域又恰恰处于日伪军的重重包围中,在这种极端的作战环境下,弹药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当时即便是最精锐的主力部队,平均一支步枪也只有二三十发备弹,而且还根本不可能放到一仗中来打。往往就是打3到5发弹就要冲锋拼刺刀,每仗还必须有所缴获,战后还要收集弹壳,这仗难不难呢?
别说是当年先辈们去跟鬼子血战了,就是今天的我们打游戏,这么几发弹,也玩不出什么花样吧?而且游戏中最多只是虚拟角色的死伤,在当年的战争中,那可是真正血与火的交锋。
但即便是如此,我们从没因为弹药条件太差,就去给自己找理由,而是千方百计尽一切可能去改善弹药的供应状况,同时改进编制和战术,弹多的时候就打富裕仗,弹少的时候就打简朴仗,从未有说条件不行就开摆了。
尤其是对主力部队来说,能不能打硬仗是衡量主力的标准。那什么叫打硬仗呢?关键说,还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过程。
图片
以1945年的上党战役来说,晋冀鲁豫军区集结主力部队迎战,但重武器和弹药状况很差。
阎老西当时搞了2个炮兵团过来,而我们当时全军只有6门山炮,炮弹不过百余发。在步兵团一级只有半数的团有2到4门迫击炮、3到4挺重机枪,有的团连这些还没有。
当时任太行纵队副司令员的陈锡联后来这么说道:
由于长年分散游击,缺乏协同作战经验,各团编制只有两个营,兵员不足千人,装备很差,特别是弹药奇缺,平均每人只有2到3发子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据刘司令员“必须讲求战术,开动脑筋,有所创新,切忌粗枝大叶,用密集队形一冲了事”的指示,根据阎军特点,抓紧时间组织实战演练,并在供应、医疗、通信、情报等方面做出了周密安排。
几发子弹的仗,大家敢想象吗?
但关键是什么,不是子弹少就打不了仗,而是“必须讲求战术,开动脑筋,有所创新,切忌粗枝大叶”。
图片
当时阎老西气势汹汹过来不是没有准备,且不说先过来的史泽波部的弹药多到了士兵在行军过程中随意丢弃的地步。后来增援的彭毓斌部,让步兵携带300发子弹,试图以火力来致胜。
对阎锡山部队的情况,刘伯承司令员分析道:
在野战(运动战)中,阎伪是采用三个老虎爪子的战术(正面钳制,左右包抄),但阎伪最怕白刃战斗。因此这种战斗是我有组织而机动的战斗,应以全部精力组织,勇敢地实施之。
长于防御,构筑品字形的据点碉堡,控制强大的预备队,实行反突击;此外,它配有外围据点,形成犄角之势。
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连续的城市战斗(村落战)才能消灭之。这种战斗是一种精细而不痛快的技巧战斗,决不能粗枝大叶,用密集队形一冲了事。
怎么着?你这边气势汹汹过来,我想的不是怎么招架你的问题,而是如何吃掉你的问题。
当然,我军的弹药问题是客观存在,对此刘伯承司令员强调:
图片
千万节用弹药,不得有丝毫浪费,同时要拾缴弹壳,不得散失,这点实行与否,应以之来测验指挥员之政治责任心。
于是,双方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打了。
颇为搞笑的是,在晋西蹲了几年的阎锡山部队,尽管是精锐和重火力来战,但因为组织能力以及久疏战阵的因素,不敢也不善于打硬仗。
前面过来的史泽波部依托坚城固守,而后面来的彭毓斌部看到情况部队,也依托老爷岭、磨盘垴就地组织防御。
本来阎军兵力就不少,子弹还极其丰富,不敢打进攻战也就算了,依托山地打防御战,咱们这边人均几发子弹该如何攻击呢?
交战初期,我军的攻势并不顺利,因为火力很难起到掩护作用,步兵难以突前冲击。
当刘伯承司令员询问前线战况时,陈锡联说道:子弹太少,不敢多打枪。但是陈锡联同时也提到,阎老西的兵每人带了300发子弹。
刘伯承司令员听后非常高兴,说道把阎锡山的援军给消灭了,油水不会少啊!
图片
但这“油水”又怎么捞呢?
按部就班地进行逐点争夺,正面冲击,那肯定不行,我们经不起这样的消耗,而且这样打也太笨了。
所以在白天,主要是侦察与试探,在疲惫当面阎军的同时,寻找其薄弱处。到晚上后则以精锐突击队打野夜战、近战,这时阎军的火力不易收效,阵地却被一刀刀割开。
由于阎军士兵携弹量大,所以随着战斗的进行,我军缴获得越多,火力组织也就越好。
在这当口上,就到了比拼作战意志的时候了。
对我军来说,作战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吃掉你!对阎军来说,攻击前进?没能力;坚定守住?没信心;那撒丫子就跑,总归可以吧?
然而在交战状态下的撤退作战,其实非常考验一支军队的组织度。
包括阎军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军部队,在组织力上是比较差的,让它防御一般还能守一下,但作脱离阵地的快速运动,一般很难保证不跑乱。
请注意,这里不是说你在撤退过程中还能保持战斗力,而是不跑乱就不错了。
图片
所以我军在发现其撤退后,立即组织精锐实施超越追击,抓住头摁下去就打。前面这么一打,后面阎军大队也就崩了羊群,这时候就只能是坐等被猛虎扑羊群了。
以上党战役的情况来说,阎军和我军当然都有困难,甚至我们的困难还要大些,但打赢了。
之所以能打赢,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单纯就对待困难的态度和行动,显然我们是做得很好的。否则像阎军那样,你别说单兵背着300发子弹了,就是人均扛一挺机枪过来,那也不过是当运输队的料罢了。
以前的战争是这样,现代的战争其实也一样。所以在平时就要多培养克服困难,应对不利条件的危机意识与应对能力,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