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朔州应县木塔的牌匾,每一个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哲齐66 2022-11-15 发布于山西

提起应县木塔,

山西人都耳熟能详。

尽管很多人可能并未亲眼得见,

可说起它的“前所未有”和“惊世之奇”,

也总是啧啧称叹。

作为世界三大塔,

应县木塔其实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传奇,

然而,它身上的牌匾似乎是关注最少的。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方便称呼,给这座辽代木塔起的一个“小号”。它的大名原为佛宫寺释迦塔。这个名字并不是后人附会或者“大胆新造”的,而是出自塔身上的一张“名片”,上面赫然写着“释迦塔”三个字。而这只是这座应县木塔塔身所悬挂54块匾的其中之一。历经岁月洗礼,这些牌匾成了一个个故事讲述者,诉说着释迦塔和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人之间充满传奇的故事。

应县木塔是“明五暗四实为九”,

也就是表面上看来是五层,

其实内部结构实际为九层,

先来瞅瞅这些牌匾有啥故事。

第一层塔檐下“天柱地轴”,来自于《淮南子·天文训》:“昔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这块匾对应县木塔的赞扬是从“建筑”的角度而言的,称其像天柱一样高大,像地轴一样稳固,绝对是诸如天柱地维一般的存在。这块匾是田蕙所写。

田蕙是万历三年(1574)进士及第,起初是蒲城县令,后来升迁为户部主事,通政司左参议、左通政使。可是田蕙这个人刚正不阿,和同僚不和,竟然辞职回乡了。正因为回到了应州老家,又赋闲在家,所以和应州牧王有荣一起编纂《应州志》。也是因为这位田蕙写了一篇《重修佛宫寺释迦塔记》,其中记载了他发现一块残碑,上面写着“辽清宁二年由和尚奉旨募造”,而这篇文章也引起了人们对应县木塔建造年代的争议。

第二层檐下包括天宫高耸、永镇金城,都是清光绪各年间的应州知州所书。

不过,第二层平座外的“正直”二字匾就有得说了。出自清代雍正年间怀仁知县李佳士之手。“正直”二字一语双关,一指木塔笔直,二指为官做人应正直无私、心地坦荡,颇有教益。而这块匾与一层塔门上方的“万古瞻观”匾却遥相呼应,那块匾却是块“奇匾”。

这块匾的作者是清康熙年的应州知州章弘,可是匾上却没有留下他的名字。之所以没留下,据说原因在于章弘是个贪官,留下牌匾,只是因为字体优美、用意书法俱佳。所以才会有楼上“正直”的牌匾来表明心意。不过,也有说法,章弘是个大大的清官,不与当地的地方势力同流合污,遭到这些人的报复,诬陷成为贪官。历史烟尘已去,事实已然无从考证,但“万古瞻观”四个字却也印证了应县木塔今后的命运。

第三层檐下便是这赫赫有名的“释迦塔”牌匾,也是它,证明了应县木塔的真姓名和出生年月。

三层的“释迦塔”三个字是金代昭信校尉、大书家王瓛(huan)所题。制匾时间为金明昌五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标准的颜体,为书法精品。也道出木塔的本质属性。释迦塔三字两边,还有236字题记,分6次做成,记述了历次修塔的历史,是珍贵的史料。

题文中有“大辽清宁二年特建宝塔,大金明昌六年增修益完”,虽然对于建塔时间,学界还颇有争议,但一般都采用大辽清宁二年。关于建塔缘由,一种说法是田和尚奉敕募建,还有一种说法是萧皇后为其父祈福,倡议修建,为礼佛之用,特命修建。

有意思的是,也许是由于坊间的不断流转,萧皇后变成了辽代最为著名的“萧太后”。

其实,大辽清宁二年在位的辽朝皇帝是辽道宗,他已经是萧太后的重孙子了,更加有趣的是,这位辽道宗名为耶律洪基


熟悉《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耶律洪基是萧峰的结拜大哥,依照小说的年份,应县木塔建成20年后,他率兵南下侵宋,被萧峰在雁门关以死相抗,许下诺言,终身不再南犯。小说是小说,辽道宗在位期间从未侵宋,而且还是辽宋和平相处时期,睦邻友好、互不交兵,以兄弟之国交往,这其实也为辽朝兴建木塔提供了安定的环境,而促使宋辽多年不见兵戎,又是因为萧太后时期签订的《澶渊之盟》,硬算起来,还真是有“萧太后”的功劳。

辽朝皇帝是耶律一族,而皇后则基本上是萧氏一族。流传的“萧皇后”应该是辽兴宗的皇后萧挞里,她本就是应州人,而她的父亲则是辽封晋国王萧孝穆,看来在“自己的地盘”上建一座供家人礼佛的“浮屠”也合情合理。

第四层塔檐下“天下奇观”匾,说到这块匾,就不得不提到明朝奇葩皇帝中的一位——正德皇帝,朱厚照。

明朝多奇葩皇帝,有不上朝的,有喜欢做木匠的,有喜欢自己奶妈的,有炼丹的,而正德皇帝既荒淫又颇有建树。也是他上演了“游龙戏凤”,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天下无双》和电视剧《绝色双娇》,何炅老师还演过一版《正德演义》,这是后话。正德皇帝最大的爱好是打仗。为了打仗,他虚构出一个朱寿来,还册封为大将军,其实就是他自己,统兵打仗。

1517年,正德十二年,鞑靼小王子侵犯阳和(今山西阳高),进军应州,明朝总兵王勋不敌被困,这个极具个性的皇帝,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作战,十月,两军血战六天,小王子败退。这次决战给鞑靼不小打击,边境地区安静了几年。来年,1518年七月,正德皇帝朱厚照登塔宴赏群臣,题写“天下奇观”。正德皇帝一生颇不好评价,但在抵抗鞑靼,统兵作战上的确有一套,在天下瞻仰的木塔上题写,也算是追寻成祖之光,明耀正德之功了。

第五层檐下的这块牌匾来头就更大了,是明成祖朱棣御笔。不过,现在的匾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重装的。

公元1423年,木塔迎来了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朱棣,这一年他第五次御驾亲征,率军北伐,他出师宣化,打击南侵的鞑靼和瓦剌部,大获全胜。朱棣登上木塔,瞭望四境,睥睨天下,意志满满,亲笔题下了“峻极神工”四字。他在用四个字夸赞木塔的“峻极神”,其实也是在宣扬自己的“神功”。

除了这几款匾外,

其它的牌匾也都分别记述了一段故事,

只不过没有这几块知名。

岁月沧桑,

也许我们无从得见过往,

但这些匾额却在描摹着过去,

透过它们,

很多人和很多事都渐渐浮出水面,

也因为它们,

佛宫寺释迦塔也才变得更加鲜活。

附:从内容上来分应县木塔牌匾为六类: 

1、记事4面:《释迦塔》、《金城》、《雁塔》、《古迹重新》。 
2、弘扬佛法、扩大佛教影响19面:《鹫岭无异》、《灵山未散》、《慈光远照》、《香风花雨》、《法海慧莲》、《永镇金城》《香云普注》、《大法力》、《百尺莲开》、《庄严法相》、《毗卢真境》、《洗涤尘心》、《重新真会》、《花宫仙梵》、《皈依佛》、《荡胸云外》、《天华云锦》、《奎光普照》、《慈云普济》。 
3、统治者借佛力和奇景,赞颂木塔,宣扬帝力3面:《竣极神工》、《天下奇观》、《木德参天》。 
4、赞颂木塔雄姿和精湛的建筑艺术17面:《天宫高耸》、《万古观瞻》、《壮观》、《高出云表》、《上接云天》、《近日低云》、《在半天》、《留白云》、《第一浮图》、《霄汉凭临》、《仰之弥高》、《望嵩》、《玩海》、《拱辰》、《永镇金城》、《天柱地轴》、《突兀碧空》。 
5、借塔抒发个人情怀4面:《正直》、《中立不倚》、《文笔参天》、《奎耀增辉》。 
6、直接写景1面:《万象逢春》

P.S.此处统计为48面,其中有三面《挂月》、《足壮观瞻》、《同登极乐》失落,现实为45面。

重要网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