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微作文教学设计(十)——写清事情我有法:生活万花筒

 宝妞 2022-11-15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导语: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作文兴趣不够浓、教师作文教学实效不够高等现状,通过访谈调研,摸清了师生真实原因,既有学生对单元习作中大而全的统一要求存在畏惧心理,也有学生对老师要求作文字数篇幅存在畏难情绪,还有教师自身对作文教学内容方法缺乏系统建构等多方面因素。

程明敏名师工作室学员全面关注儿童学习和生活,针对以上真实问题,提出了“儿童微作文”研究,即回归儿童生活,基于儿童表达和思维,鼓励学生不拘形式,不限时间,不限篇幅,不限场地,可以即时地观察,即时地体验,即时地感受,即时地表达,即时地评价和修改。真正做到随心而写,随时而写,随性而写,随意而写。

同时,为儿童微作文搭建了四条习作路径:路径一:链接儿童多元生活,随心而写;路径二:聚焦单元习作要素,随时而写;路径三:发展儿童语言思维,随意而写;路径四:融通媒体技术赋能,随性而写。

譬如,在“聚焦单元习作要素,随时而写”方面,工作室学员读通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排特点和体系,精准选点,做到读写融合,上下勾联,既有对阅读故事情节空白之处,补白其情感;也有对阅读课文内容细微之处,还原其意象;还有对课后小练笔之处,拓展其功夫;更有对词句段运用句式仿写之处,延伸其方法。这样,着力点就在为学生单元作文搭建儿童化的表达支架。自此,学生就可以大胆地想,自信地说,真情地写,全方位关注儿童习作的身心发展和自我成长过程。为儿童的真实生活和内心需求而写的微作文,就有了“读者意识”和“交际意识”,让学生在交际语境中真交际、真表达、真生活和真运用!

让儿童微作文回归人,让人回归生活,让生活回归幸福!小小微作文,炼就真善美!


写清事情我有法

——生活万花筒


石油路小学 祝琳玮

精准选点:

学了《爬天都峰》一文后,孩子们知道了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了记叙文的六要素,把爬天都峰的过程有条理的叙述出来。这篇文章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语言及动作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记叙了“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爬天都峰的过程。孩子们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选取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完成一篇作文。

教学目标:

1、能进一步体会要按一定顺序写事,交待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清楚。

教学准备:课件、作文练习单、语文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境,激趣导入

1.生活就像万花筒,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一些是我们听说的。我们这次作文的主题就是“生活万花筒”。(翻书第72页,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及要求。)

2.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哪些事让你感动不已?哪些事让你捧腹大笑?哪些事让你羞愧难当?现在请同学们想想,哪些事给了你很深的印象?请你选择两三件事把它们罗列在你的习作练习单上。

二、回顾课文片段,学习写作方法

1.在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几篇课文都是叙事的文章,我们以《爬天都峰》为例,

先来回忆文章内容(师生一起完成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

假日里

天都峰

“我”、爸爸和老爷爷

事件

起因

爸爸带“爬天都峰

经过

看到天都峰如此高和陡,“有些发颤,途中遇到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汲取力量

结果

和老爷爷都登上了天都峰。

2. 结合表格,我们再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将事情写清楚的。

(生汇报)

生: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叙述顺序可以概括为: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中——爬上天都峰峰顶之后。

师:是的,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晰。

生:课文第一自然段交代了爬天都峰的时间、地点、人物。后面就具体写爬山的过程。

师:文中“我”爬山的过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呢?

生:作者写了自己的心理感受。开始时,“我”对爬天都峰的态度是缺乏自信的,产生了退缩的心理。

师:是呀,在写一件事情时,可以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写出自己遇到的困难,这样有助于把事情写清楚。

生:作者还具体写了人物之间的对话,我从对话中知道了这一老一小是靠相互鼓励才成功的,而且从对话中体会到他们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师:写清人物对话,可以更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这个秘诀都被你发现了,你太厉害了!

生:作者还写了自己爬山的动作这样让读者更清楚爬山的过程。

师:对的,作者通过动作展示,使爬山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给了我们清晰的画面感。加入动作描写,事件就写得更加清楚。

师:最后,课文用爸爸的话点明了这篇课文给人的启示,这正是爬天都峰之后最深的感受的体现。在写事件时,还可以点明自己的感受,使读者也深受启发,这些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哟。

三、联系生活,尝试先写

1. 把之前罗列的几件事情选出自己印象最深、最难以忘记的一件,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起因


经过


结果


2.在脑海里细想这件事的“过程是怎样的”,想想有哪些细节,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什么地方让自己觉得感触深刻。

3.小组内讲述交流自己经历的这件事的过程。交流时注意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方面说清楚。注意哪些部分要说具体,哪些可以简单带过。

4.在说的基础上,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

提出写作要求:

(1)可以参考书上的题目,也可以自命题。

(2)根据题纲把事情写清楚,条理分明,具体生动。

生完成习作

四、评价习作 ,诊断问题

根据五星评价量表四人小组内进行评价

五星评价量表

题目新颖,选材得当

图片

能恰当地运用写作顺序

图片

六要素齐全,写清楚了起因、经过、结果

图片

重点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图片

能体现人物品质,有一定的启示

图片

1.自评、互评,在旁边写出简单的修改建议。

2.推荐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片段)

每天的朝会课上,班主任老师总是会安排一名同学给大家分享小故事或读书心得。此时,我很紧张,因为今天轮到我给大家分享了。

上台之前,我在家里练呀练,讲给家人听,自己面墙背,反复练了很久。可是现在,我一看到全班同学都看着我,我更紧张了。教室里很安静,我身体有些微微发抖了,脑子里一片空白。突然,老师、同学们为我鼓起了掌,那掌声十分热烈,带给我莫大的鼓励。

我不让老师同学们失望。我下定了决心,我抬起了头,把之前在家里练习了很多遍的成语故事讲了出来,从很小的声音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放松,自己也惊讶极了,这还是我吗?不知不觉结束了演讲,我向台下的老师和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慢慢走下讲台。突然,教室里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的心里十分高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评价:过程还是很完整,语句通顺,有自己的感受。

(2)建议: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心里想的写具体些。

(3)修改后再交流

为了锻炼我们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每天的朝会课上,班主任老师总安排一名同学给大家分享小故事或读书心得。今天轮到我给大家分享了,此时此刻,我心怦怦直跳,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手在不知不觉中握出了汗。

在这之前,我在家里反复地练习,讲给狗狗听,讲给家人听,自己面墙背,一直苦练了很久。可如今站在讲台上,一抬头就望见全班四十多个人都齐刷刷地看着我,一双双眼睛充满期待、鼓励。我不由得紧张起来,脑子里一片空白,身体也有些微微发抖了。教室里静得出奇,就连一根针掉下来,也能听得见声音。就在这时,老师、同学们鼓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掌声荡漾在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我在掌声中找了自信,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全身充满了力量。

一定不能让老师同学们失望。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了一句,我缓缓地抬起了头,身板也挺直了,把早已烂熟于胸的成语故事流利地讲了出来……我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放松,自己也惊讶极了,这还是我吗?不知不觉结束了演讲,我向台下的老师和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慢慢走下讲台。突然,教室里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的心头也随之一震,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回到座位上,我依然十分激动。在学习生活中,谁不希望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得到喝彩呢?而掌声是尊重、是激励、也是肯定。让我们更多地鼓掌,为别人,为自己,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生!

五、搭建支架,探究写法

师:在刚才的交流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提到我们可以把事情的经过说得更清楚,更详细,那如何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呢?

1. 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经过”部分不仅要写得详细,还要写得生动、形象,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这些连接语,还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种描写方法,多角度叙述、描写。起因和结果部分可以写得简略些,起因要交待清楚明白,结果要合情合理。(板书:起因:简洁、明了  经过:详细、生动  结果:自然、合理)

2.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板书: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3. 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同时注意抓住细节进行描写,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道理。

所以,当我们在描写一个事情的经过的时候,要避免平铺直叙,并且适当地运用一些细节描写。这样会使得我们的内容更加地丰富,情节更加的精彩。

六、运用方法,尝试修改

1.小组内再次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注意对事情的叙述顺序、细节描写进行评价。

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习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知道了文章不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要写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重点的内容详写,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细致的描写,不重要的内容则略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条理,重点突出,生动具体,详略得当,才会更有感染力。

起因:简洁、明了

详略

生活万花筒                 经过:详细、生动

(动作、语言、神态……

得当

结果:自然、合理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