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亚军: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让中国糖尿病创新药实现“零的突破”

 独角戏jlahw6jw 2022-11-15 发布于江西

人物介绍:左亚军

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工商管理专业双硕士,曾获“张江卓越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

2021年获评“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作为张江科学城“两新”组织代表,参加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

图片

作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多年来却没有一款属于自己的创新药物。左亚军带领仁会生物自主研发全球首个且唯一的全人源GLP-1类药物,国家1类新药——谊生泰(通用名:贝那鲁肽注射液),一举实现了中国糖尿病领域创新药零的突破,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更用得好。

谊生泰从立项到上市,历时整整十七年,逾十亿元的研发投入,从技术、专家到资金,都是中国力量。左亚军说,放眼全球,做好本土创新,是仁会生物的坚持。而这,也是她的坚持。

今年,是左亚军做创新药的第二十个年头。20年中,左亚军常常会半夜睡不着觉,因为做创新药真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但她说仍庆幸走了这条路,而且相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好。

谊生泰之后,她的手中也即将诞生第二款新药,即用于成人超重/肥胖治疗的GLP-1类药物“菲塑美”,该药上市申请已于今年3月获CDE受理,有望明年上市,届时将成为中国减重领域的第一款原创新药,再次填补领域空白。

投身热爱的事业 扎根本土创新

一个细小的实验评价,往来就是大半年

仁会生物的前身华谊生物,隶属于上海华谊集团。1999年,上海华谊集团将旗下生物技术公司的研究室独立出来,成立了华谊生物。同年,谊生泰研发项目正式启动。

2002年,谊生泰在工艺开发上取得了初步成果,华谊集团准备选派一些得力干部充实到华谊生物。梦想做成一款属于中国人自己新药的左亚军抓住这个契机,主动向领导申请前往一线,从此踏上谊生泰的研发征程。

公司里老一辈科学家的执着创新感染着左亚军,“迎难而上,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行;求真务实,一切用研究数据说话。这是老先生们影响我最深的两种精神。”左亚军说。

在早期阶段,团队首要面临的就是行业基础薄弱的困境。比如做基因测序,如今送样后半天时间就能拿到结果,但当时则需要送到德国,国内没有这类服务。贝那鲁肽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后,要陆续开展药效药理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在缺少研究方法、缺少动物模型,更没有适合GLP-1这类化合物的模型的情况下,左亚军只能带着需求一次次去北京跑科研院所,有时为了一个细小的实验评价,往来就是大半年。

随着年长科学家和专家因年龄原因逐渐退居二线,管理、研发两手抓的左亚军成为了负责人,接过谊生泰的研发重任。而“创药”路上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成为带头人的左亚军背负的压力更大了。

科研之路排除万难

筛选800多个配方,分析1万多个样品,最终找到突破口

虽然年轻,左亚军却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坚持到底的韧劲。“她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敢想敢干,认定目标就绝不放弃,既心怀梦想又脚踏实地。”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高级总监夏晶说。

夏晶回忆起了谊生泰冻干粉针制剂“变身”水针制剂的故事。

谊生泰原来的剂型是冻干粉针制剂,使用操作比较复杂,但受制于当时国内的历史条件,注射用药品没有更好的剂型选择。2004年,谊生泰获得了临床研究批件,2005年,谊生泰的剂型问题摆在了左亚军面前:冻干粉针制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受冻干机容量的限制,产量低,包装和运输的成本却很高。

“2005年,我随左总去美国参加一年一度的ADA糖尿病盛会,那年展会上我们看到了水针制剂,那一支笔里面含了注射60次的药量,撇开患者使用方便性不说,和我们一次给药需要一瓶药一瓶水相比,光是药品体积不知道小了多少。”夏晶说,“当时左总就跟我说,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产品,要给患者最好的产品使用体验,国外能做成功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到。”

回国后,左亚军毅然决定更改剂型,立项开发GLP-1多剂量水针,以卡式瓶结合注射笔给药。开发水针制剂,国内没有先例。此外,谊生泰作为应用于人身体上的常规用药、反复用药,其配方所用的辅料一定是对人体安全的常规试剂,不能是偏僻试剂,这是最大的难点。

左亚军一边咬着牙按照粉针制剂做临床试验,一边不舍昼夜地投入到水针制剂的开发中。左亚军及其研究团队先后筛选了800多个配方,分析了1万多个样品,终于找到突破口,解决了蛋白药物在液体状态下及多剂量使用情况下难以长期稳定保存的技术难题,突破了一道关乎药物命运的关卡,该项技术后来申报国家专利并获批。

做出一款新药都需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谊生泰研发期间,国家几次药政法规变革,几次药典升版,并经历了“史上最严”的临床核查,左亚军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始终坚持不懈、攻坚克难。

图片

2016年底,左亚军带领团队完成了谊生泰项目全部研发工作,谊生泰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生产批文,实现了中国糖尿病领域创新药零的突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用上了中国新药。同时,该药还是全球目前首个且唯一的氨基酸序列与人源完全一致的GLP-1类药物。

从农田到生产国家1类新药产业基地

锻造持续的新药研发和商业化能力

随着谊生泰临床研究的顺利推进,其产业化的紧迫性也随之而来。根据华谊集团的战略规划,公司打算自建产业化基地。2006年末,左亚军第一次来周浦医学园区实地踏勘时,这边还是一片农田,有河流、有桃林,还有鱼塘。

当时华谊生物的人员大多都是搞科研开发的,没有人有建厂经验。后来公司成立项目组,左亚军担任组长,现任仁会生物董事会秘书、工会主席的朱志勇作为副组长和其他员工一起“摸着石头过河”筹建工厂。

1999年入职仁会生物的朱志勇,与左亚军共事了20多年,见证了她在生物制药领域深耕的整个历程。“我觉得她身上最珍贵的品质就是坚守初心、坚韧不拔。”朱志勇回忆道,“当时,左总每周都要来现场,记得当时经历的大夏天,她每次视察回到彩钢板搭建的临时办公室时都是一身汗,安全帽下的头发都湿了。”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依靠着团结奋斗的精神,左亚军带领团队,解决了新药研发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难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了十几年。

作为纯正的本土创新,谊生泰从技术、专家到资金,都是中国力量。左亚军说,只有摸爬滚打过,才能练就一身本领,对于创新药企,这个本领就是构建整套的新药开发技术平台,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专利布局,锻造持续的新药研发和商业化能力。

谊生泰的上市打破了国外大型药企对GLP-1领域内新药的垄断,展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2018年,谊生泰与张江其他5个一类新药一起,被列入张江科学城展厅创新药物板块展览。2021年,谊生泰作为“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优秀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肩负民族药企使命:我要往前走,不能退缩

在华东理工大学读书时,左亚军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是1994年1月,“入党的想法很朴素,我父亲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看着他为了工作起早贪黑,想朝着他的方向努力,成为优秀的人。”20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左亚军获评“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她用倾注新药创制的一腔热血,为“优秀”做了注解。

“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经得住困难,工作中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左亚军说,很多时候真的走不下去了,她会想想新药对于患者意味着什么。“我记得有一位无锡的糖尿病患者,60多岁,患病多年情况比较严重,加上合并肥胖,身材臃肿行动不便,没办法带孙子。用了我们的贝那鲁肽后,血压、血脂都下降了,血糖得到了控制,减重效果也非常明显。她给医生寄了张陪孙子一起荡秋千的照片,让我感触很深,因为一个新药就可以给患者带来新的生活。”

仁会生物也伴随着所在的国际医学园区一起“成长”,现在医学园范围内已汇聚1200余家企业,其中95%以上与医学相关。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永刚见证了仁会生物的一路发展,也见证了左亚军的初心坚守。他用6个字来概括她的特点,即专业、专注、专一。

图片

据悉,谊生泰Ⅲ期临床研究签约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菲塑美Ⅲ期临床研究签约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左亚军先后担任两个项目的负责人,并圆满完成项目验收。此外,谊生泰与菲塑美也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扶持,签约上海市战略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转化项目等数个科研课题。

我国居民慢病高发形势严峻,在糖尿病、肥胖领域奋战多年的左亚军深感使命催征。“我想带领团队,为慢病领域的患者研发更多新药。我知道这条路有多难,但我身上肩负着一家民族药企的使命,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我要往前走,不能退缩。”

杨珍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