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练塘曾是块“插花地”

 黄之中 2022-11-1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2018年6月,苏州市与上海市青浦区签订区域联动发展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进青浦区与昆山市、吴江区在规划布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战略协作,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影响力和辐射力,共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其实,吴江与青浦、昆山地缘相近、人文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同,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吴江东邻上海青浦,两地接壤边界16.3公里,其中水面13.8公里,界线东起318国道67路碑向东43米处,西至涨水盂三交点。吴江东北与昆山交界,接壤边界12.6公里,界线南起涨水盂湖中交汇点,北至澄湖中心交汇点。吴江与昆山、吴江与青浦在历史上都曾有过很多交集。

章练塘位于太湖水系的淀泖地区,地势低洼,四面环水。北宋末年开始这一带的水面被大面积开垦,包括吴江在内的周边各县前往围垦,形成了各自的属地,与吴江并不接壤的章练塘也就成为了吴江的“插花地”。其形成与历史时期太湖以东的围湖垦田、政区调整密切相关。明末以降,该地由村成镇,一种跨越疆界的市镇区域意识逐步成型,由此引发出一场清末民初关于“插花地”存废的疆域争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插花地之溯源

位于苏州府、松江府和嘉兴府交界之处的章练塘,在明清两代,由隶属苏州府的长洲县(雍正二年改属元和县)二十八都的十一个图和吴江县二十九都的两个图构成,“四面皆水,前通五邑”,东、南、北三面被隶属松江府青浦县的四十一保所包裹,西面与嘉兴府嘉善县相邻,是江南地区最为著名的一块插花地,在形制上基本符合“飞地”行政区的标准。20世纪初叶,围绕这块插花地的归属曾爆发了一场颇具规模的争端,最终以全域改属青浦县才得以收场。

自北宋末年始,这一带的水面遭遇到几近疯狂的围垦,“数十年来,湖围为田,大半豪右之家,旱则独据上流,沿湖之田无所灌溉,水则无所通泄,沿湖被淹民田,无虑数千顷”,所围的湖田大多分布在九峰以北、淀山以南。南宋淳熙年间,淀山湖又“被人户妄作沙涂,经官佃买,修筑岸塍,围裹成田,计二万余亩”。这使湖面大幅度萎缩。原本湖心有一塔寺,随着湖面日益淤淀,“其寺已在湖岸之上”,到了元代,情况非但没有好转,“湖岸又复开拓于六七里之外矣”。围垦的结果是,导致大量新涨的田土不断涌现。
图片
 新围垦出来田土的产权多属悬而未决。直到大德年间,才专设浙西都水庸田使司,总行督责“插花地”的命运。官府通过确认富户占垦湖荡围田的既有产权,对之课以一定额度的水利修理费,“收粮米还官,为挑支河用”,局面才得以改观。长洲县的二十八都和吴江县二十九都的部分图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飞插入青浦县的前身华亭县的四十一保的。在水面不断萎缩的宋元时代,“彼疆此界,州县不相统属”,成为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插花地之命名

章练塘在明中前期还是一个村落,万历以前各个版本的长洲县志和吴江县志分别将之归在二十八都和二十九都的村落名目之下。嘉靖《吴江县志》甚至注意到章练塘壤地插花的状况: 庄练塘,去县治东南八十里,属二十九都,奠华亭界,内西受南阳港、叶舍荡水华亭界,东流入三泖湖,其南为长浜嘉善界,北为葫芦兜华亭界,内有周泾港、叶舍港。

为了强调章练塘与吴江县之间的紧密关系,此处有些刻意地提到了“南阳港”。南阳港之所以重要,是因其“西承汾湖之水,东流入庄练塘”。这里显然是为了突出章练塘与吴江境内的汾湖之间的关联,即通过水道相连巧妙地将瓯脱之地引入县境主体。在这种意识影响之下,很多吴江人已充分认识到该县“东稍北尽境为章练塘”。

图片

明中叶以后,江南地区的商业市镇大量涌现,这些市镇大多与章练塘一样脱胎于村庄,在形式上已经有别于一般村落,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乡村的聚落结构。有关练塘镇的得名,除了孙权练水军说以外,还出现了章练夫人舍宅为寺说。直到明季成镇之后,涌现出了一些与地名来源有关的故事,赋予原本“空洞”的地名以新的文化涵义,或可认为是整理新创市镇历史的最初尝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插花地之东、西市

章练塘成镇以后,因壤地插花,镇域相应地被分割成两个部分:东市和西市。东市属长洲县(雍正二年后属元和县)东吴下乡颜安里二十八都,西市属吴江县久咏乡二十九都。两市“以上塘界桥、下塘界弄为限”。据前引崇祯《吴江县志》,明末章练塘已相当繁盛,其中在长洲境内占地尤多,“镇大属长洲”,吴江境内亦有千户之多,虽地方总共不过二三里,但已有壤地分界,吴江县的志书对此多有记载。

康熙《吴江县志》载:章练塘“与松之青浦县及长洲县共壤。”乾隆间,章练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乾隆《吴江县志》称:“庄练塘镇,在二十九都,去县治东九十里,与长洲、青浦合,辖民居稠密,百货具备,其居吴江者今几千家。

图片

出于插花地的尴尬地位,青浦县志对于章练塘镇更是不加重视,康熙志中只简单地称章练塘镇“在泖西”,乾隆志干脆没有记录有关章练塘镇的任何信息,光绪志虽增加了不少关于章练塘镇的信息。如此微妙的记录方式,多少与章练塘壤地插花的特殊位置有关。尽管如此,章练塘存世的第一部志书光绪《颜安小志》毫不犹豫地将镇域定位于在苏州府城东南一百二十里,显示出对于苏州府附郭县之元和县的认同。

图片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各地举办田土清丈,元和人曹庚煦“将元、江、青三邑所辖田地以及面积四至,咸绘以图,纪载详核,纤微曲尽,而且最为完备”,之后章练塘附近“不论官府与民间,如有纠纷争论事起,莫不视为准绳”。这些事例均显现出一种迹象:伴随着章练塘市镇区域形成和地方公益的组织化,超越东市和西市的“章练塘人”的集体认同感,正在逐步生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插花地史的结束

明清时代,章练塘壤地插花的状况,虽被各类地方文献或隐或现地呈现出来,但多为“四至八到”这样的沿革地理层面的简单描述。直至同治七年(1868)江苏省绘制舆图,才开始真正对待“州县壤地交错,如元和、吴江之章练塘,地错在青浦”的难题,经过一番调查研究,绘图机构发现吴江县“于远隔东南八十里之邻境而飞插章练塘一隅,揆厥井疆,所谓栉比麟次,夫固有不尽然者”,而将插花地绘入吴江和元和县境容易,如何顺应章练塘地域的一体化并加强对该区域的行政统辖,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图片

光绪十五年(1889)后,章练塘四境萑苻不靖,先后有巢湖帮、南桥帮横行乡里,“所至开场聚博,自为囊家。殷实之户,时遭劫质。行政效率之低下,在很大程度上与章练塘地区壤地插花渐成尾大不掉直接相关。

20世纪初叶,随着地方自治的渐次推行,壤地插花之事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清政府全面实施新政,颁布了《城乡地方自治章程》,城镇乡之区域,各以本地方固有之境界为准。宣统二年(1910),吴江县分划乡镇区域,拟将全县分作同里、八坼、盛泽、黎里、芦墟、周庄、北厍、莘塔八区,除了这八个区以外,其他达不到镇自治标准的乡镇要分别归并到八区中来,按照此例,章练塘的西市一带被强行划到芦墟区,理由是其地仅“十一方里,人口二千八百八十一”,“不得独立成一自治区域”。

图片

宣统二年(1911)10月至11月间,元、江、青三县一直围绕章练塘自治究竟由三县分办还是专由一县统领这一问题而争论不休。章练塘人邹铨向江苏省地方自治筹备处上书《请将章练塘镇之元、江二邑地归并青浦事》,以章练塘地属元和、吴江两县,而四周都是青浦县境,壤地插花,不便行政,要求按照《自治章程》第三条有关合并数县、十三条以小并于大的条文,将章练塘地方划入青浦。并从地理、政治、财政和习惯等五方面论证了章练塘划归青浦的可行性,建议把章练塘全部交由青浦县管理。宣统三年(1911)二月上旬,地方自治筹备处采纳了邹铨的上书,并报江苏巡抚批准,正式将章练塘镇归并青浦。

图片

“邹铨摄于1909年11月  南社入社号40”


章练塘这块“插花地”,最终归属青浦的事件,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提高行政效率、强化社会的控制”。如果变换一下视角,改以章练塘为几何中心,来重新审视吴江、青浦、嘉善等几县交错地带的水网,那么章练塘不但不是地理、经济和文化上的边缘,反倒是对周边地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重要节点。

放在眼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吴江、青浦与嘉善组成的示范区民间交融,将会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发展前景也更为乐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节选自《练塘镇遗》)

图片
图片

图片
wuyuqu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