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染病:深部真菌病(念珠菌病、曲菌病、毛霉菌病、隐球菌病)

 元亨技术 2022-11-15 发布于贵州

深部真菌病

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称真菌病

真菌病为AIDS重要机会感染

浅部真菌病:主要侵犯含有角质的组织如皮肤、毛发、指甲等处,引起各种癣病

深部真菌病:侵犯皮肤深层和内脏,危害较大

真菌病病变:

①轻度非特异性炎:病灶中只有少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甚至无明显反应,如脑隐球菌感染;

②化脓性炎: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小脓肿,如念珠菌病、曲菌病、毛霉菌病等;

③坏死性炎:出现大小不等的亚急坏死灶,常有明显出血,炎细胞较少,如毛霉菌病、曲菌感染等;

④肉芽肿性炎:

深部真菌病常见于免疫抑制的个体如AIDS、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于个体罕见

1 念珠菌病

由念珠菌引起

常发生于婴儿及消耗性疾病患者口腔,糖尿病妇女的阴道、会阴。阴道念珠菌病可发生于健康妇女,尤其是孕妇和口服避孕药的妇女

多为继发性,常发生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疾病终末期患者、恶性肿瘤及AIDS患者

2 曲菌病

由曲菌引起。曲菌可在身体许多部位引起病变,以肺部最常见

3 毛霉菌病

起始病灶常位于鼻腔,以后很快扩展至鼻窦和中枢神经系统,再扩张至肺和胃肠道

几乎全为继发性

4 隐球菌病

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

最常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也可发生在其他器官

多为继发性

开始吸入定位于肺,再播散至其他部位,特别是脑膜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所致。 由于其症状的不典型性及治疗的不规范,误诊率及病死率仍较高。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药的广泛或不适当应用,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加,该病罹患率呈增长趋势。 病原体多从呼吸道吸入,形成肺部病灶后经血液循环播散于脑膜。 新型隐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外裹由细胞壁和荚膜组成的被膜,广泛存在于土壤、蔬菜、牛奶、草地及鸽粪中。

表现:

①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少数急性起病。多为机会性感染,患者大多合并全身性基础疾病。20~40岁青壮年最常见。

②临床分为四型:脑膜炎型、脑膜脑炎型、肉芽肿型、囊肿型。首发症状常为间歇性头痛、恶心及呕吐,伴低热、周身不适、精神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病情发展,头痛渐加重转为持续性,精神异常,躁动不安,严重者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③约半数以上伴脑神经受损,以视神经最常见,其次为第Ⅷ、Ⅲ、Ⅶ、VI脑神经。部分出现偏瘫、抽搐、失语等局灶性脑组织损害症状。

④脑膜刺激征为早期最常见的阳性体征,晚期可出现眼底水肿、锥体束征等。

乳胶凝集(LA)试验可检测感染早期血清或脑脊液中隐球菌多糖荚膜抗原成分,此方法较墨汁染色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脑脊液检测阳性率可高达99%。若抗原阳性滴度>1︰8,即可确诊为活动期隐球菌脑膜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