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人性你可以相信善良的存在,但前提是你必...

 冷雨雪 2022-11-16 发布于上海
谈人性
你可以相信善良的存在,但前提是你必须先看透恶。人可以花费力气在某些时候保持善良,却能毫不费力在更多时候表现出恶。所以善良是艰难的修行,是熵减,而恶才是堕落本能。
荀子说,人性本恶。因为人是欲望的动物,是欲望的集合体。欲望的本能,诸如求生本能,驱动人趋利避害。既然趋利避害,必然有价值的评判和选择,进而有争夺和侵犯,这是行为范式。
食色,性也。最初从食物、繁殖、安全等初级需求,逐渐进化为富贵荣华,所谓自我价值的实现,欲壑难填永无休止。一旦资源不足或发生争夺,必然释放恶。你以为满本的历史是仁义道德,却没留意字逢间说的全是吃人。
文明最初始的形态也是最终极的目标,是利用道德和法律将恶禁锢,意图祛恶扬善。但历经几千年,道德的标准越来越高,法律的条文越来越冗杂,人性却一成不变!
所以,圣人的憧憬,才是难以企及的目标。他必经历一番反人性的磨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儒家的步骤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乃至存天理灭人欲也在所不惜。道家则主张人生而无为,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智若愚清心寡欲,老死不相往来,无一不是与人性的斗争。人性修炼须持之以恒,毕生身体力行也不一定能成功,稍一放纵却堕入恶。
所谓由道入魔易,由魔入道难,这个难,是放下屠刀即可立地成佛。问题是,谁能放下?
圣人早已发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道德法律希望我们是孙行者,本能却让你当六耳猕猴。如果对善一味强求,以高标准看人待物,则不免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善无处觅也。
因此,我们这个世界,是善与恶的世界,但善良不可多得,更不是理所当然,只有你看透了恶,才明白善良的可贵。听说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带领人们过幸福生活,我却更愿意建议,不如说完善规则,防止无边的劣币驱逐仅存的良币。
也正因这世界仍残存良善,所以我们才能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选择勇敢活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