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小组:审题与跑题

 左手作文法 2022-11-17 发布于浙江

1

一早,小组群里,老师就发了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值得讨论的问题。

问题关于单元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

课本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写作提示:

关键词是观察,要有细节(细致),有多感官运用,要注意事物的变化(即时间前后)。

要求“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事物,好理解,比如写动物,写植物,写器物,都行。写物作文。恰好这是个写作单元,课文《搭船的鸟》《我家的小狗》是动物,《金色的草地》《我爱故乡的杨梅》是植物。

场景,也不难理解,比如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大雪满天的场景,落叶纷飞的场景……

场是场合,有时间有空间。

景是情景,有感情有景色。

简单地说,场景就是一个“场”上的景色,看了有感觉,可以写一篇作文。一般写景的作文,最贴合本单元的学习,但光从“一处场景”来讲,能写的东西很多,运动会,菜市场,公交车站,教室大扫除……都能写。

有同学写了下面这篇《秋姑娘》。

很明显,这一篇仿写了课文《秋天的雨》,写得还行。

问题是,有老师说这写离题了。

那,这个离题吗?

我觉得,场景=景象=情景=景色,不算离题。关键是,就看老师怎么理解场的大小

这“一处场景”,这场地多大?是篮球场,还是足球场,还是高尔夫球场?是一个小区,一个市区,一个省,还是一个国?在宇宙里看地球,地球也是小小一个点。

课文《秋天的雨》,它所写的这个场地,就是祖国大地,老大了。

除去场的大小,因为题目是“秋姑娘”,拟人化的处理。可“秋姑娘”到底不是一个人啊,就像《秋天的雨》写的也不是雨啊,都是在写秋天的景色。

拟人,只是手段,实际上还是在写秋天的景色,还是一处场景。

2

接着,又有一位老师发出一道作文题:

他说,这道作文题,班里孩子都不太会写。

他觉得,要求写什么不明确,放得太开,好像什么都可以写,孩子们反而无从下手。聊天真的写成聊天,全都是对话,东拉西扯,尬聊。

我觉得关键还是在审题。老师的引导就在这里,要把学生从陌生引到熟悉。这种转化是写作的必备技能。要会由此及彼做联结。

比如,《和妈妈聊聊天》这个题目,改成《妈妈,我有话对您说》《给妈妈的一封信》,行不行?

当然可以啊。写信,不就是聊天的一种吗?

读《三国演义》,你还能跟诸葛亮聊聊天呢。

再比如,有课文《落花生》,许地山写的这篇文章,关键处,不就是一家人聊天吗?稍微处理一下,完全可以改造成《和父亲聊聊天》。

再比如,我想起一首歌来,当年上过春晚的,叫《常回家看看》。如果,难得回乡下一次,陪奶奶聊聊天;或者,上养老院去,陪老人聊聊天,写这样一篇作文,也很有意义吧。聊聊天,不仅是内容,也是对社会现状的一个关注,一声呼喊。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职业,日本的,陪聊师。

我觉得这题目挺好的,有聊天对象,有聊天主题,即可。题目是大的,化大为小,聊天是聚焦的,毕竟作文不是日常闲聊。

老师说,有的孩子写得不错,跟外星人对话,给外星人科普地球;甚至,还有跟死神聊天,介绍地府的。——这很好的,做个联结,导游词不就有了么。文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融合,导游词可以单独成文,如果导游词从导游口中说出来,配上游客,不就是故事了么。——又可以联结上《我和某某过一天》这篇作文了。

3

我也遇到过五年级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一件事,写《难忘的一件事》,写出三年级的流水账水平。

所以,前天我理了一个导图,《陆生作:记事作文知识点思维导图》。

还设计了三堂记事作文课。

第一课

一、很难写比喻句

1.比喻句写在什么地方?

2.怎么把老套比喻变得新一点?

二、怎么才能围绕中心

三、写事作文流水账

1.怎么才能不写流水账呢?

2.取舍的标准是什么?

四、《一件难忘的事》

1.什么叫一件事?

2.为什么难忘?

3.因果构思,以下文为例:女教官来查寝了。我们寝很安静。教官说:“要是让我听到声音,我就上来把你们拉去夜训。”教官刚出去不久,李雨寒就叫了一声:“粑粑。”我们赶紧“嘘!”了一声。没过多久,寝室里开始有声音了。这时,教官走了进来,说:“你们班女生已经被拉出去罚站了,你们也想出去是吧?”(这段话,从学生文中摘来的,见陆生作:必须练好<一件难忘的事>》,故事后来如何,自己合理补充)

第二课

把第一课的那段话,写成一篇五六百字的作文。

把题目《一件难忘的事》换掉,自己取题目,比如,《不睡觉的后果》《查寝》《“猫”捉“老鼠”》等。

第三课
继续写作文,把《查寝》这件事,改头换面,变成另外一件事,看起来不同,但本质一样。

这一招易容术,考的是虚构,验的是迁移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