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关一中情愫(中)

 严玛丹 2022-11-17 发布于云南

朗读:芳草;合成:李霖;音乐:网络

下关一中情愫(上)


下关一中情愫(中)

三年后,我们告别初中的稚嫩与懵懂,开始拥抱高中的进步与成长。高一共有四个班,其中85班是郊县班,招录的全是下关市各个乡镇中考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86至88班是市招班,主要录选下关市考生,以及少数成绩优异的郊县同学,我进入88班。高三分科时,85-87为理科班,88为文科班。

语文金殿逵老师,担任88班班主任一年多,身材高大微胖,爱穿四个兜的中山装,因为年龄和身体的缘故,他常常面色红润,有时还淌着汗略微喘气的给同学们上课。课堂上,他一边捧着书用慢条斯理的普通话讲解着,一边注意观察上课的同学有没有分心并及时提醒着,讲到得意之处还摇头晃脑、拖腔拖调的,仿若一位传授传统国学的老先生。同学们至今都还记得他在课堂上眯着眼睛,声音细绵吟哦“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呈现一位伤感妇人倾诉爱情失落人生的画面。

贺德金老师,眼睛瞪圆,声音铿锵,对“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讲解与吟诵,似鼓舞在路上寻觅人生价值的男人不要沉湎爱情,更不要灰心丧志。他俩针对课文加上内容,生动诠释,令人回味无穷。一位作为班主任,虽比较威严,但对班上的同学都很关心爱护,有几个调皮捣蛋的男生,他也总是想着法子的去调教;一位后来已是校长,仍时时亲历亲为,关心我们的学习,帮助我们成长。他亲自给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成绩单,以资鼓励;大一的时候,他还借出差的机会来学校看望我们,勉励我们要把握青春,好好学习,争取学有所成。

可惜的是,金老师、贺老师已经过世,“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

范昭老师的几何教得特别棒,直接被学生冠以了“范几何”的美称。皮肤黝黑头发微卷的他,戴着一副圆形边框酒瓶底的老式眼镜,讲课极其生动且富有激情,他站在黑板前,一边用板尺画着图形一边深入浅出的讲解,分析例题时条理清晰,厚厚的镜片里透出期冀的目光,激发思考。

初中教我们生理卫生高中教我们生物的马敦老师,总是笑咪咪的,喜欢用“谈心”的方式上课,亲切充满活力,“学习没动力了,给你鼓劲加油;懈怠了教你抬起眼睛看远方;生活枯燥了带你登苍山,游洱海,望云卷云舒,听浪打浪声”[1];政治杨老师分析透彻、详略得当;化学廖老师生动的试验课;其他各科老师也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传授我们知识,启迪我们智慧。

几位八二届刚毕业的老师,带来一股年轻有朝气的风。秦丽萍老师,精要、干练,讲历史课重点突出,通俗易懂、记忆方便,我们高二时,她挑起了88班班主任的重担,用心中的爱,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精心培育我们;未语先笑的赵老师,用青春的色彩,努力绘制灿烂的春天。

两位物理老师,一位姓杨,白净肤色,有点偏瘦,青春的脸上,带着知识分子常有的神情——腼腆、敦厚;一位姓罗,温文与儒雅的气质,总是面带微笑,说话可亲又风趣;体育郭老师,健美帅哥型,一脸“阳光灿烂”,让我们感触感染运动的热诚。

英语张老师,上课很有个性、富有激情,会用粉笔头提醒走神的学生,一双严厉而期待的眼睛和“别以为进了一中,你们就进了保险箱”的口头禅时时给学生敲打着“边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总是主动给学生补充知识点,希望尽力教书育人,让学生成人、成材,有操守、有底线。

高二下学期,从初中部转来教我们语文的李曙光老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睿智儒雅,才情横溢,讲课抑扬顿挫,思想、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善于启发式教育、调动式授课,在学生的脑海里,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还有,李校长的包容与厚道,陶副校长的严谨与慈祥,桂康老师的严谨细腻、认真与细致,廖老师的严厉与较真,赵老师的细心与周到,元甲老师的精干与帅气,周老师的慢条斯理,王老师漂亮的板书,谢老师不标准的云南方言……[2]

感谢老师,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让我们改变思维方式,从幼稚走向成熟,启迪梦想,塑造了下关一中八五届风花雪月的整个精神的基调。


禹是我小学的班长和同桌,从小就很优秀的他,也考进了下关一中,和我又成了同学,后来被大家推选为班长,他能说会道,组织能力强,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是我学习的榜样;丽华,学习基础好,反应特别快,思维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因而上课总是很积极地抢答、发言。

潮萍,一口润人的大理腔,如泉水涓涓,如黄莺吟鸣,银铃般悦耳,还有那回眸一笑的嫣然; 劲,“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言谈举止带来妙不可言的温柔气息,让人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之中;竹,明眸皓齿、红粉青蛾;华、权、玲、源、文,学习好,笔记整齐、工整,秩序感特强。

坚信只要自强不息,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的英;永葆文艺心,面朝春暖花开的文、慧、洪;个子不高却爱跳爱叫也爱写的“雀建”;能言善辩、小具幽默、顽皮叫我“斑马”的芳;把名字签成小熊头像的杰;愿在快乐的心境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丽;性格直爽,愿有幽兰的清香溢满八方的荣;相信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提高人性的芳;笑过哭过,乐过痛过,信天命但不坐等,心怀感恩享受每一天的华;愿做最真的自己的玲……

开朗的红与温柔的梅子,是我高中要好的朋友,一个常常课间的时候拉着我闲聊,一个常常晚自习的时候与我作伴,一个炒面加点白糖或腌萝卜条就是攻克饥肠辘辘的伙伴,一个与我分享茶叶共抗瞌睡,互相勉励努力学习的姐妹,我们的友谊至今弥坚。

当年,设在大合江西洱河对岸的水电职工子弟学校初中部,八二届有十多位学生中考成绩优异,考入下关一中高中部,对于教育条件比较差的水电驻地而言,是十分欢欣鼓舞的,而考上的同学也很自豪,觉得他们不仅为学校、水电系统和父母争光,也离心中的理想越来越接近了。

多年以后,禹回想起,那一晚,父亲从柜子里翻出他参加工作时爷爷打包的绿色帆布,将准备好的新被子新褥子置于其中,捆绑打包时,那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一堆14、15岁的少年,带着父母的希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在激动、期待又不安中,登上一辆解放牌大卡车的货箱,迎着风,沿着岸坡陡峭的西洱河畔,在弹石路面向下关一中前行。其中,我的几位小学同学禹、江、勇、涛、凤,再次成为我的高中同学,共与下关一中结缘。

水电系统来的同学被分在了86-88班,他们因水电相识,又因学习走在了一起,离开了父母,开始了住校的集体生活。学校对他们也很照顾,将他们集中安排住宿,方便他们的生活起居。禹结识了波、林、平、颖,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很快适应了新学校的生活;禹和彪,志趣相投,爱阅读爱看书,喜欢聊天说地谈未来。

下关一中的老学生宿舍楼,设在高中部校区。沿校门进去,左边是操场,右边一前一后有两幢三层砖瓦结构的旧式楼房,前面的是女生楼,后面的是男生楼。每层大概有十来间宿舍,每间宿舍住八个学生。宿舍的条件不好,门窗也不严实,走风露气的,夏天还好些,冬天就比较受罪。但是那哈呢[3]人,不矫气,年轻,吃得苦,能抗住逆境与磨练,经得起风雨的!

集体寝室中,睡觉前必开卧谈会,谈谈未来、说说人生,还不忘八卦男女同学。说到谁和谁恋爱啦,谁对谁有意思啦,分外激动,都会愉快的做好梦。周末返校回来必开食品分享会,分享每家腌菜的不同咸味。因为有你,在简陋的寝室里,我们共同收获了快乐。[4]

80年代,已走过了“吃糠咽菜”的饥荒年代,人们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14、15岁的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好动,费饭费菜的,而食堂的油水少,不经饿,往往酱油伴冷饭,酸腌菜、萝卜节或者炒面加点白糖就是美味的宵夜,实在没有啥吃的,喝碗酱汤水,也能支撑一晚,也能做个好梦!

激情点燃希望之火,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勤奋学习,奋力拼搏,是中学生活不变的主题。有多少个课堂,我们像一群群鱼儿在茫茫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有多少个夜晚,我们的手指在课本间滑动,灯光印着窗前苦读不倦的身姿。有时含颗酸梅子或者干嚼几片茶叶,只为了让那酸楚、苦涩的滋味,突破瞌睡的羁绊,撑开快要关闭的眼帘;有时在题海里拼搏,以求知为目的,含着泪咬着牙地努力,当答案拨开云雾展现眼前的那一刻,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1982年12月2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我们从未见过雪的人都显得异常的兴奋。那场雪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场雪,也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场雪,持续时间最久,积雪融化时间最为漫长。雪是从夜里开始下的,就这么毫无征兆的下来了,等到我们早上起来准备上学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白茫茫一片,收音机里传来了停工停课的通知。

等不及吃早饭,我便冲出房门,旁边是一条通往茶厂大门的水泥路,那上面已经盖了一条长长的白地毯,两旁的树上、墙上,也是挂满了雪的踪影。很快,周围便聚集了好些人,赏雪、踏雪、玩雪、吃雪、堆雪人,两个妹妹也跟着父亲出来,父亲前几日刚从工地回来,拍资料的相机里还剩一张胶片,便给我们姊妹仨在雪人旁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第二天,雪依然没有化,路上的雪已被清理出来,学校恢复上课。一间教室里正在上课,突然,有只小鸟从课桌间钻了出来,在教室里乱飞乱撞,引起一阵骚动,老师只得停下讲课,几名男同学自告奋勇,围追堵截,终于将受惊的小鸟逮住,带出教室放飞。之后,不管老师怎么叱问,同学们都没有供出作俑使者,其实他们都知道是班上的一位女同学,在上学路上救下一只被冻在雪地里快要僵死的小鸟,拿围巾包了带进教室的。

课后,我们在校园和老师一起合影,一张张照片定格住了雪景前的师生,让洁白的雪成为那个冬天的一份美好回忆!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一方面,是求知青年,注重读书,对书籍上的知识如饥似渴,学习之心不随烟散播、不和光同尘;另一方面,是文艺青年,那浓浓的特属于八十年代的气息,弥漫致青春的味道和满眼沁脾的芬芳,如深沉优美的旋律,跳动不息。带着校园风的文艺,在课间,在走道与操场,嬴弱而轻盈,一脸一身的青春无辜。还有,热烈的争辩,劳动的汗水,春游的笑语,晚会的欢歌,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篇章,成为青春无悔永恒的记忆。

那哈,女同学多热衷于看琼瑶那独特的唯美和唯情风格的《窗外》《一帘幽梦》《在水一方》……,浪漫的爱情、曲折的故事、沉浮的情节、诗意的文字、凄美的画面,不知赚取了多少多愁善感的眼泪和心底发出的眷恋。还有席慕蓉、三毛、亦舒、张爱玲的作品,总是吸引住多少豆蔻深邃明澈的眼神,也激发了多少文青潜藏的写作才华;男同学多痴迷于遍地开花的武侠小说,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古龙的《楚留香传奇》,又不知激起多少内心的侠客梦,或仗剑江湖,惩奸除恶,或冷月一弯,快意恩仇。

《上海滩》,以民国年间的上海为背景,描述了上海帮会内的人物情仇以及许文强与冯程程之间的爱情故事[5] ;《血疑》中纯情善良的大岛幸子,由山口百惠演饰,那一袭学生装,浅浅的笑容,可爱的小虎牙,不知迷倒了多少同学,有同学上晚自习的时候就偷偷地溜到隔壁教工宿舍,蹭看电视,平同学还拿家里的相机翻拍电视里大岛幸子的美照,冲洗出来送给好友。

那几年,中国女排连连夺冠,全国都在学习女排精神,同期《排球女将》的热播, “流星赶月、晴空霹雳、旋转日月、幻影旋风……”等剧中经典招数,更是掀起同学练习排球的浓郁兴致,放学后,排球场上总有一些同学跟着几个年轻的老师学习发球垫球甚至扣球,禹和我也在其中;而武术一代宗师《霍元甲》,“欲使国强,非得人人习武”,激起很多同学早早上学,跟在体育老师的屁股后面,认真学习一招一式,学校认为这些个有锻炼身体之益,是很支持的。

邓丽君的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带着真挚,有些淡然纯爱情怀,清丽婉转又空灵柔美,如同一个个诗情画意的音符,或柔或忧的低吟浅唱令人如痴如醉。罗大佑《光阴的故事》《童年》,程琳《熊猫咪咪》《小螺号》,张明敏《我的中国心》,朱晓琳《妈妈的吻》,在校园里掀起一股又一股的热浪。经常,于休息间,听到有同学唇齿间蹦出一两句的,会的同学立马接上,歌声在校园里随风飘荡,散发无穷的魅力;还有,团山、情人湖、清碧溪、将军洞、温泉、石宝山,野餐、嬉戏、学习集体舞,青春靓丽、少年壮志,憧憬未来、励志奋斗。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思想单纯,青春无敌。教室里,记得有后排调皮男生戏弄前排女生长发的,有捣蛋男生捉些虫子放在女生文具盒里偷着乐的;有戴上防毒面具,晚自习时从窗户下伸出头来吓唬女生的;有晚上不做作业早上上课前埋头补做的;有聚在一起探讨习题怎么做的;还有走出去又笑得甜甜走回来喊同桌出去晒太阳的。[6]

春游秋游活动中,我们坐在学校租来的大货车上,大声地唱着所有会唱的歌曲;各班间或还各自组织去将军洞、爬清碧溪、游团山公园,同学们在大自然中聚在一起野餐,吃着自带的凉米线或已经凉透了的鸡蛋炒米饭,更胜似人间所有美味佳肴;周末三五同学相约一起到情人湖旁和着海风包饺子、骑自行车游大理,一起说笑一起唱。[7]

还有,老师给同学们补课,老师三剑客——罗老师、张老师、杨老师,老师在运动会、郊游的身姿;还有,树林中的朗朗书声,洱海边笑靥灿烂如春天的金花阿鹏,野餐的狼吞虎咽、举杯畅饮、齿颊留香,“四大金刚”统一的发型、明亮的眼睛;还有,分班照、毕业合影,黑白的、彩色的……[8] 这些个画面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永远铭记的,难忘往昔,我们的青葱岁月,正在成长、正当青春。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热爱劳动,劳动光荣。一般,每个星期六下午会有一次大扫除,全班同学全体出动。一边劳动一边嚷麻麻[9]的,拿扫帚的来回挥舞,拿抹布的上下抹擦,有踮起脚尖擦黑板的,有站在课桌上够着身子擦玻璃的,都非常开心,因为劳动之后意味着一周的课也结束了,不用上课,可以休息,也就有时间去玩了。

高中生活里,男生的篮球比赛好像已经成为一种定格的象征。场上的男生你争我夺,打得汗流浃背,场外吵吵闹闹的女生,一边嚷着,一边眼睛盯着场上来回飞动的篮球,心率随着篮球的动态而跳动。不管哪边进球得分,总有一拨的心是沸腾的。

每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在学校附近的体育场举行,是弘扬体育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和魅力的最佳时节。一百米、四百米、八百米、接力赛、跳高、跳远、铅球、单杠、双杠,到处是学生们参与赛事的矫健身影。风一样的少男少女用汗水挥洒青春,积极为班集体争夺荣誉,没有参赛的同学扯着嗓子,可劲地为赛场上的同学加油助威,嘶声呐喊,奋力摇旗,尽情洋溢着激情与活力……

元旦的迎新晚会,五四的青春飞扬,国庆的歌唱祖国,在师生们展露才华的舞台,绽放梦想。大合唱比赛,每个班全体学生参与,在旋律中挺直脊梁,激情澎湃的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我的祖国》;还有,《校园的早晨》《让我们荡起双桨》《金梭和银梭》《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用明快爽朗的音乐语言,劝勉人们珍惜时光,倾诉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与憧憬,展现新青年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独唱、合唱、舞蹈、朗诵,手风琴、口琴、二胡,或深情倾吐的朗诵,或热情奔放的舞蹈,音乐与学识同成长,品味与修养共提高!

还记得,那哈流行跳集体舞,当优美的青年友谊圆舞曲响起的时候,一群懵懂的少男少女,腼腆的伸出手,在老师的带领下,翩翩起舞的场景。《青春舞曲》《迪斯科舞曲》,快三慢四,青春的动感随青春的心一起跳动,充满激情,犹如夏日的天空,高远又明丽。

今夜,熟悉的旋律又再响起,仿佛在歌声里又重回到那个年代,在斑驳的时光里,追忆过往。


注释:

[1] 祖军慧、杨潮萍《感恩母校 感恩吾师》

[2] 同上

[3] 那时的

[4] 祖军慧、杨潮萍《感恩母校 感恩吾师》

[5] 百度百科

[6] 祖军慧、杨潮萍《感恩母校 感恩吾师》

[7] 同上

[8] 《风花雪月30-下关一中高85届毕业30周年纪念册》

[9] 大声地说话


遗憾的是,范昭老师、杨洪老师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和金殿逵老师、贺德金老师在远方相见。今天,我用文字折叠出记忆的小船,飘荡在思念的心湖里。愿,天国的老师安详、幸福、宁静。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XIAGUAN YIZHONG QINGSU





注:封面、图2,图15-17,源于网络

       图1为高中毕业照,其余为当年照片,感谢老同学提供

       感谢老师和同学为我创作提供的鼓励和支持,感谢与你们的相遇相知,期待再次相聚,重拾美好回忆,共叙师生情谊!








朗读:芳  草

芳草京城栖,卅二桑梓遥。明眸皓齿盼,玉面秾李笑。

燕语莺声飞,幽兰嘉木傲。彩云有梦牵,伊人诸般好。




作者:严玛丹

铅华轻雅勻,幽香淡妝成。气傲凝霜雪,嫣然春风呡。

静嘉少女心,岁月无忧痕。春华小荷尖,尝矜是佳人。





唯愿:

依托执着与追求,撒下勤勉的汗水,收获阳光的明媚!

我是严玛丹,欢迎大家扫一扫下图的二维码,情系我的微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