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论“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大法2022.10

 博采杏方 2022-11-17

诊疗心悟

□ 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邱奕霏 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说:“(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叶天士对温病初起挟风挟湿的治疗,制定了原则性的大法,对临床实践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透风于热外”是针对温挟风而言,是指宣透风和热;“渗湿于热下”是针对温挟湿而言,指应用渗湿法导湿邪、热邪从小便而走。临证应用时要辨温热之邪的不同,邪气在卫、气、营、血以及上、中、下三焦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治疗策略。

透风于热外即辛凉透表

  因风为百病之长,四时皆有,并常与其他邪气相兼入侵人体,所以温邪亦常与风邪相兼而入侵,除风温外,春温、温毒,甚则秋燥亦常兼风邪。

  为何温病初起挟风者要透风于热外呢?温病初起挟风者,实为卫分证,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鼻塞、咽痛、口干、咳嗽吐黄痰、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为特征,此为温挟风邪在肺卫,致卫表闭塞,肺气失宣。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如与温热之邪相搏结,势必风热燎原,化火最速,或进一步侵入气分,甚或逆传心包,入侵营血。所以在温挟风初起之时,要解表散邪以防内传,这即是叶天士所说的“透风于热外”。所谓“透风”即透达、清透、宣透风邪之意。“透风于热外”即是经宣清透达而使风邪和热邪同时被驱于体外。叶天士所说的“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指经“透风于热外”以后,风和热已被透发驱散,即不可能导致风与热相搏结而成孤立温热之邪。

  对此文之解,后世医家众说纷纭,多数认为“透风于热外”是治疗温病初起外有风邪、内有里热的一种方法。应用透达风邪法,待风邪去,里热势孤后再行清解里热法。笔者认为,这样解释既不符合临床实践,更不符合叶天士原意。“透风于热外”即是应用辛凉透表法,宣透风与热,使风与热同时解除,凡辛凉之品,既能祛风又能清宣热邪,哪有只祛风透邪而留有温热之理?再看叶天士原文所应用药物,薄荷、牛蒡之属皆为辛凉,既有透散风邪之能,又有辛凉透热之功,根本不可能单独散风而留有表热,叶天士原文已言温热在表,并无论及存在里热,再说,针对外有风热、内有里热之治,当用表里双解法,而非单宣透表邪。关于温挟风的卫分证,自古至今皆治以辛凉透散,例如吴鞠通为此而设的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无一不受叶天士这一治疗思想影响。

渗湿于热下即渗利小便

  为何温病初期挟湿要“渗湿于热下”呢?温邪挟湿,除了湿温、暑温以外,风温、春温、温毒,尤其是暑温,皆可以外受湿邪而挟湿。湿为阴邪,重浊滞腻,和温邪相兼侵入人体,常阻遏卫阳,或壅滞太阴,或郁闭三焦,所以对这种湿与温热搏结者,最宜渗利。渗,即渗利小便,一则俾湿从尿解,二则热亦可随小便而通利于下,也即前贤所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为什么叶天士称“渗湿于热下”呢?多数医家认为这是针对湿热在下焦的治法,或解释为针对温热病挟湿且湿重于热者。还有人认为,此为热邪为水湿所遏,不能外透,而应淡渗利湿,使不与热邪相搏,孤留热邪等。笔者认为,温热挟湿无论在上焦、中焦或下焦,皆可用淡渗法。叶天士亦称温挟湿初起多阻滞肺气,壅郁肌表,常以发热或恶寒、头痛身痛沉重、胸闷少食、脉濡、苔白为特征,治当宣肺气,佐淡渗以利膀胱。《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按语说:“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由上所述,说明叶天士立该法并非独指适应于温挟湿在下焦证。笔者认为,关于孤留热邪说,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实践看,难以自洽。叶天士之“渗湿于热下”法即渗利小便,导致湿与热同时从小便而出,并非孤留热邪。

  关于温热挟湿并非单指挟外湿,即便挟有内湿,亦是叶天士所指的范围。例如外感温邪,因患者素蕴脾湿,使得温邪和湿邪留恋难解,常出现身热久不退、头身痛而沉重、胸脘胀闷、纳呆等症。治此也同样应用“渗湿于热下”法。

应用要点

  临证应用“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大法,应注意以下要点。

  诊断温热是否挟风,应四诊结合,全面分析。凡兼有恶风,鼻塞流涕,头痛或身痛阵作而走窜不定等症,可以诊为挟有风邪。温挟风邪者,多为温热病初期的卫分证。常用方剂如桑菊饮、银翘散。

  对于温热初期挟风的“透风于热外”法,临证必须根据不同的温热邪气而取不同的透法。一般风温、春温挟风者,只取辛凉宣透风热即可。如属暑温挟风者,可取清暑透达风邪法;如秋燥挟风者,要视凉燥及温燥的不同,凉燥挟风者宜宣肺润燥、辛透达表以祛风,温燥挟风者宜辛凉透散风邪、宣肺润燥为治;湿温同时兼挟风邪者,要在宣散湿热的同时,适当配伍透散风邪之品。

  “透风于热外”法的用药,宜辛散透达,不宜温燥伤津,宜祛风宣透,不宜固表恋邪。一般多取桑叶、菊花、蝉蜕、薄荷、牛蒡子之类。对于偏寒者,可适当配用防风、荆芥穗之属。药物剂量宜轻不宜重,以取轻清透达之功。总之既要“透风于热外”,又要防伤津助热。

  诊断温热是否挟湿,亦当四诊合参,审因辨证。凡挟湿者,常以头身沉重而痛,胸脘胀满,或恶心欲呕,舌苔白厚,脉濡为特征。其次要分清外湿还是内湿,外湿者多兼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胀痛等症,常用新加香薷饮。内湿多兼有胸脘满闷、不欲饮食、四肢浮肿、大便溏薄、脉缓等症,多用藿香正气散。

  “渗湿于热下”法的用药,在掌握一个渗字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温热之邪以采取不同的配伍,风温、春温挟湿者多辛凉淡渗于热下,暑挟湿者多配清暑渗湿于热下。更要掌握好渗湿不可香燥伤津,清热不可寒凉助湿邪。二者必须兼顾,不可顾此失彼。

  应用“渗湿于热下”法时,必须明确分辨温邪挟湿是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在上焦的肺卫表证者,可宣肺以渗湿,多用银翘散,其中银翘清宣肺气,竹叶渗湿于下;在中焦的太阴脾湿蕴结者,可取健脾渗湿法,多用桂苓甘露饮,其中茯苓、白术健脾,泽泻、猪苓、滑石祛湿;对于温挟湿伤及下焦肝肾者,必须做到救阴不助湿、渗湿不伤阴,笔者常用药对山药、莲子肉。

  对于温热挟湿者,还要分辨邪在卫、气、营、血的不同。邪在卫分治宜宣透辛散以渗湿;在气分则要清解气分以渗湿;邪在营血为温挟湿邪化热化燥,伤及血络导致的各种出血证,治疗则以先清热凉血止血为主,待血安热解再渗湿于热下,但忌用伤津助热、耗伤营血之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