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七律艺术手法初探

 中诗协 2022-11-18 发布于北京

01

杜甫七律艺术手法初探

杨淑琴(陕西)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一生所写的绝句、古风、七律、五律、排律、联章组诗1500首收录于巜杜工部集》,题材涉及应酬、时事、赠友、咏怀、羁旅、田园山水,范围极广,耳闻目睹皆入诗中,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本人对其151首七律反复研读,探索其谋篇布局,语言运用,现略陈固陋,未免管窥蟸测,敬请行家不吝赐教。

02

一、紧凑、巧妙的诗歌框架

1、开篇直接或间接点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读者一目了然。

A、直接点题

如巜崔氏东山草堂》首联:"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开门见山交代地点、时间,出句与对句尾字两个形容词,显得别具一格,并非平铺直叙。另有《腊日》首联:“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还有《蜀相》等作品,都是开篇直接点题。当初学者感觉开头下笔难时,不妨从开篇点题着手。

B、间接点题,人物登场

如《城西陂泛舟》开首:"青娥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歌女在舟上的场面尽收眼底,体现了盛唐的歌舞升平,一个"悲”字暗示了诗人对达官贵人醉生梦死、奢侈生活的厌恶。又如《题张氏隐居两首》其一"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隐居自然不在繁华的闹市,而是深山竹径。这种间接点题含蓄,耐人寻味。

2、数量词开篇,化虚为实

如《曲江两首之一》首联"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花飞、风飘本来是只能看到,但却无法数的。诗人却用数量词"一片"、“万点"修饰,增加了真实感。另有《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开篇:“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又有《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等等,此类数量词开头的举不胜举。

3、前两联写景,后四句抒情

如《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为局部近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整体远景。前两联为登高所见的秋季景色,后四句为登高所感,将前面的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哀伤艰难的自我形象收缩,情景交融,紧凑、巧妙。

03

二、恰当、贴切的意象选择

杜甫七律常见的意象有:秋云、猿啸、古塞、孤舟、危城、残炬、急峡、落日等自然景观,同时还有织女、老妇、老农、官吏等,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里着重介绍《紫宸殿退朝口号》这首涉及时事的意象选择。此诗选取昭容、紫袖、御座、春风、凤凰池等意象,由近及远,从上朝前到上朝中,再到退朝后,营造了淑气盈盈的场景,体现了唐经过安史之乱后恢复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盛况,更体现了诗人对君主尽心尽职的辅佐。这首歌功颂德的作品,对我们讴歌新时代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三、灵活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1、散文句式,形散神聚

如《曲江对酒》中"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显得纷繁,却又特别清新,有自然之美。

2、词序颠倒,突出主题

如《秋兴八首》“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除了引人注目外,更加显示了长安物产丰富,珍禽奇树之多。另有《堂成》中的“缘江路熟"、“笼竹和烟”等词语的倒转,避免了诗歌句型的呆板和诗意的浅露。

3、叠字运用,绘声绘色

如《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是落叶声描写,滚滚是状态描写,使气氛渲染恰到好处。另有《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等羊句叠字在杜甫七律中屡见不鲜。

四、对偶工稳,音律节拍错落有致。这个在许多论文中都谈到。这里不在赘述。

中诗协音乐会和图书出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