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耒阳市顺湖中学举行心肺复苏(CPR)专题讲座

 绿色化学 2022-11-18 发布于湖南

记《耒阳市顺湖中学体育中考游泳项目实施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课题活动—心肺复苏(CPR)专题讲座

心肺复苏专题讲座的背景和目的:

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中明确提出,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同时青少年溺水现象越来越多,许多人因不懂得急救知识而酿成无可挽回的局面。因此学校有必要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的同时更懂得自我救护、爱生命。

本次活动目的主要是提高同学们安全防范意识,学习防溺水安全有关知识,感悟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同时帮助同学们改变游泳过程中的一些不安全习惯,学习自防自救的知识,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急救科普从娃娃抓起,也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居民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

心肺复苏专题讲座过程

2022年10月27,顺湖中学游泳项目课题组在学校大会议室举办了一次针对初中学生的心肺复苏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课题组长陶新连主持。

活动过程中首先让同学们观看了《湖南省中小学生预防溺水警示教育专题片》,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溺水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然后让同学们讨论“假如我们自己不小心掉入水里或者在深水游泳时呛到水啦,如何自救?”同学们在进行激烈的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陶新连老师对同学们的见解进行点评并教给大家正确的自救方法:1、镇定放松自救,不要紧张。2、保持仰位浮出水面使鼻子保持呼吸 (嘴吸鼻呼)。3、肢体抽筋要及时呼叫并慢慢靠近岸边  不放弃任何求生机会。

         最后,陶新连老师对于已经发生溺水的人员被救上岸后如何施救进行了深刻细致的阐述:第一步确认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发生,轻拍溺水者的肩部确认意识是否清醒,马上呼救120。第二步用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判断溺水者的呼吸脉搏,检查是否有呼吸心跳。若无呼吸无脉搏则进行第三步检查口中异物,左手食指和拇指捏住病人鼻子,右手拖住他的下巴 口包住溺水者的口呼气 2次  找准两乳的交叉点  掌跟交叉手肘垂直用力下压 进行心肺复苏 30次。第四步重复人工呼吸与心脏挤压动作(30:2) 直至溺水者苏醒或者120到场。理论知识讲解过后课题组成员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演示,台下同学们两人一组进行模拟操作。为了让每个同学都正确掌握心肺复苏的步骤,课题组成员对每一组学生的实操过程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

心肺复苏专题讲座小结

现在大部分中小学基本没有开设急救课程,学生能够获得急救知识的途径非常缺乏。同时,近年来,校园体育伤害事故频发,青少年溺水现象与日俱增。在这个生命安康与生命风险始终并存的时代,在师生中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就非常必要。只有在校园中普及好安全急救的相关知识才能为校园游泳项目的开展保驾护航。

(图文编辑:杨芝英 摄影:胡婷 审核:陶新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