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 ·从“风”论治疑难病

 文文ap25 2022-11-18 发布于山东

        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  晴

      捕风捉影寻病根  手到病除祛顽疾

      疑难病,其疑在于病因不明,症状杂乱无章,表面上毫无逻辑关系,无参考对比标准,其难在于无系统可靠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无法估计发展趋势,这类疾病对广大医家带来极大的困惑,对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然而“疑”与“清”,“难”与“易”只是相对而言,疑难之中必有玄机,若突破表象,深入事物根本,认识掌握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玄机之秘必召之于表,所有之“疑”将变为“清”,所有之“难”将变为“易”,医家若达此境界必为明医。

      陕西、广西两省名中医王三虎教授就是这样明医的典范,面对复杂多变,隐蔽性极强的疑难病,他常常突破各种症状表象,把生命运行规律整体当作思考对象,寻找隐蔽在各种症状之后的根本病因,以此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临证时他会耐心地倾听患者陈述病情,缜密分析各种检查诊断信息,不放弃任何与疾病相关的蛛丝马迹,在和患者耐心的沟通中常常启发提示患者介绍更为全面的疾病信息,他将这种独特风格的诊断形象地比喻为“捕风捉影”。这里的“风”就是患者的具体症状,而“影”则是疾病的 根本原因和发展规律,“捕”与“捉”就是他的诊断艺术和方法。

      2022年10月7日,陕西蓝田患者李某某在其姐陪同下来到西安益群国医馆王三虎教授诊室,据其姐介绍,李家多人均为王教授忠实粉丝。十年前,其父因精神疾病多方求医无果后经王教授以经方施治,十剂而愈,至今健康。其母肺癌晚期剧痛难忍,经王教授诊治施治,生命状况大为改善,疼痛可控,各种症状锐减,成功延续生命一年。其母去世后姐弟两人悲伤过度,身心俱疲,陷于亚健康状态,姐姐以消化不适为主,经多家医院治疗效果甚微,经王教授调治半年,诸症皆愈,由此深得姐弟两人信任。近期弟弟又身患怪病,双手抖动,右下肢屈伸不利,足跟酸痛,诸症时而单发,时而多发,偶尔俱发,每次发作伴随精神狂躁,曾赴多家知名三甲医院诊治,经CT、MPI、ACA、ECAR、PET检查,由心脑血管、神经、骨科等科室会诊,均未有确切诊断,曾到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但病况毫无转机,也曾求治于知名中医先后按虚、按瘀、按湿而治,服中药二百余剂始终不得其效,病况依旧,苦不堪言。

      面对如此复杂之病症,王教授耐心启发,详细询问,认真分析此前各种检查结果,搜罗与疾病相关的信息。此患者十年前年方二十,其母患癌而故,其父精神失常,突遭如此重大变故,悲伤过度,常在深夜迎凉风而久处室外。初病时头面皮肤发紧,四肢微麻沉重,手心脚心发凉,每遇凉风必鼻塞、清涕自涌而不止。因患者当时年轻气盛,故未及时治疗,后诸症愈来愈重,继而出现心慌、胸闷、头晕、失眠等症状,两年前出现精神焦虑,并偶有狂躁不安。

      王教授紧紧抓住“情伤”“风邪”两大初始病因,将他十年间疾病发作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将各个貌似无任何逻辑关系的散在变化有机结合起来,找出其共同特点——这就是每次病情发作总是在晨起迎风之后,各种症状由头、面、手足、鼻窍、关节等部先发,继而继发其他症状。各种症状交替发作变化不定,这些特性与风邪善行多变,走窜不定的致病特点不谋而合。此患者年轻时家遇突变,情志过虑,心神失养,心气受损,故而心慌、胸闷头晕、狂躁不安等。另外此患者虽值中年,体态胖硕,但面色灰暗无光,其唇无色,其声无力,舌淡胖苔薄白,一派寒邪之状,由此王教授诊为:风裹寒邪。由表入里,藏于脏腑,因风邪善窜多变,挟寒带郁游走于周身各处,致不同症状频发,再加之思虑悲伤过度,伤及脾肺,使肺不得宣,脾不得运,必留湿于体内,最终使五脏经络不畅,而使诸症频发,变化如常。

      王教授将大量连续的疾病信息,用中医整体观念的思维进行梳理,去伪存真,由表入里,深挖初始病因,理清因果逻辑关系,确定治疗思路为祛风散寒,利湿健脾,调补肝,方用小青龙汤合葛根桂枝汤,加白术,茯苓,厚朴,枳实,龙骨,煅牡蛎,伸筋草。本方以风为本,以寒为主,兼湿虚两证,以经方合而为用,随证加味一气呵成,捕风捉影之法使用的淋漓尽致。处方:麻黄 12g,桂枝 12g,干姜 12g,细辛 9g,五味子 10g,白芍 12g,姜半夏 12g ,葛根 30g,大枣10个,炙甘草 12g,龙骨 15g,煅牡蛎 15g,伸筋草 30g,防风 15g,防己 15g,生地黄 50g,白术 15g,茯苓 30g,栀子 12g,淡豆豉 12g,厚朴 15g,枳实 15g,百合 30g。

      2022年11月5日电话随访患者,服药20剂后,各种症状大为改观,对治疗效果信心大增,王教授细嘱患者因病久症杂,痊愈非一朝一夕之事,应医患同心,持有效之法,祛顽久之疾。

      李白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在于山高路险,疑难病难治,众所周知,其根本原因是病因受蔽而不明,病况久而不定,然有道明医,必除其蔽,究其因,控其变,握效方在手,本例病案治疗过程足见王教授捕捉病因、分析病机、处方用药运筹帷幄之功底,确为明医之举,亦为后学之范。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