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游徽州10】明代摩崖石刻倒伏在地,期待保护

 新用户2420aRkV 2022-11-18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图片

(金凤谷秋韵  90X180CM)

祁门历口石碛(金凤谷)

来石碛一个月后才知道石碛金凤谷里有个小西峰古寺和法云庵。现在人们称这里叫“庙堂”,古寺的遗址尚在,不见的是撞钟念佛之人。

图片

有一个故事可能是真的。这里曾经住有僧侣近40人,大雄宝殿巍峨端庄,掩映在一片千年白果树和桂花树下,终日香烟缭绕,钟声不绝于耳,或进或出的袈裟身影在缠绕半山的云雾里若隐若现,仿佛天降瑶池。

这样的景色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然后僧去庙空,寺庙归第六生产队接管。那时种田没有化肥,多靠农家肥。村里有个叫吴再兴的应生产需要,在庙里将刮下树皮打火堆,准备烧点草木灰。点着火就歇工回家,哪晓得半夜里一股冲天火柱在庙堂冉冉升空,照亮了小西峰。小西峰古寺和法云庵就这样飞灰烟灭了。

又过了十多年,上海流行用樟木打板箱,上海三线厂遍及祁门山沟,一些水口樟树就在那时候遭殃,石碛村法云庵前的樟树也不例外,就连白果树都没幸免。十分幸运的是有棵桂花树给保留下来了,树皮已经泛白,身体已经扭曲成虬龙状,仅看树干还以为是棵千年古柏,但它却是棵桂花树,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树龄,称之为“树神”一点都不过分。

图片

法云庵背靠小西峰,从小西峰有瀑布从半空跌落,村人叫青龙瀑,下有深潭,叫青龙潭,在过去每遇天干,村人就抬草龙、僧侣念经在此祈雨,十祈九验。这小青龙就石碛人养的,这么好,要雨就降。相传祁门县博物馆馆藏一尊金佛,就是法云庵供奉的菩萨。

法云庵是石碛村的文脉。呤小诗一首,纯作纪念:

金凤谷里郁葱葱,

一山独秀小西峰。

晓雾常绕法云殿,

云雨归时带钟声。

图片

在这条山谷里还发现了一棵安徽省最大的红楠,胸径达二米五,此后陆续发现这里有许多红楠,村口就有好几棵。在这条古道上还发现了摩崖石刻,上面的刻的字古朴而随意,遗憾的是这块摩崖石刻开裂成六块,其中五块都倒在地上,无法看清上面的字。至于这块摩崖石刻上面的具体内容还需要考古研究才能断定。

如今石碛村正在发展摄影和研学旅游,无疑金凤谷里的古树、瀑布和摩崖石刻都是石碛村摄影旅游和研学旅游的有益补充。

图片

                (窑场出窑场景)

《水氻头》摘录:

    老道“噌”得一下蹦了起来,从背后抽出一把桃木剑,手舞足蹈地在屋子中央边念咒语边团团转,突然朝一个方向猛刺三刀,又拿起一张黄草纸,一刀刺破黄纸,用剑挑着黄草纸在蜡烛上点燃,匆匆跑向门外,使劲往外一丢,大喊一声“去吧!”剑从半空划过,一缕灰烬往空中飘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