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 航:第六阶段思维(日记20200313)

 慈航的园子 2022-11-18 发布于广东


我这个老师没有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雷夫·艾斯奎斯

……

白天读了50页《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7),并认真做笔记。作者在自序《教室里的火》中说:“几乎每年48周,每周6天,每天12个小时,我和五年级的学生都会涌进我们那可怜狭小的教室里,沉浸在莎士比亚、代数和摇滚的世界里。每年其余的时间,我和孩子们都在旅行。我的妻子只是认为我偏执。但好朋友们对我却没有这么客气,好听点的,说我是充满幻想的理想主义者;难听点的,说我是精神有问题。”

艾斯奎斯是否正如他的朋友所说“精神有问题”?每年工作时间:48×6×123456小时。他不陪伴家人,没有父母,不教育自己的孩子?其余时间里应该陪伴妻子吧,不,他却和学生们一起旅行,带妻子一路同行么?幸亏他的妻子好,只认为他偏执,支持他。

这令我想起张富教学法,张富老师为了上好课,花大量的时间备课,家里油瓶倒了都没有时间不扶的,这样搞教学也行不通,因为教师也有家务事必须做。我敬佩他们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中,但也不提倡不考虑家庭的做法。

我想,艾斯奎斯已有第六阶段的思维“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达到劳伦斯·科尔伯格(lanrence Kohlberg)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否则难以理解这个疯狂的教育界给他的心痛、头痛,以及微薄的薪资,他还满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