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心源》学习心得 阴虚和阳虚

 灵兰小草 2022-11-18 发布于山西

   中气升降,就产生了阴阳,清阳上升,浊阴下降,阴阳二气,上下回周。阴在下,从下面循左边升,升则为清阳,阳在上,从上面循右边降,降则为浊阴。这个中气衰旺直接决定着这个气机升降,如果脾土不升,清阳下陷,如果胃土不降,浊气就上逆,浊阴上逆和清阳下陷就是阴虚和阳虚的由来。

   阴尽管盛于下,其实是生于上的,阳中有阴液,就是阴最初的阴根。心脏外面有心包,这个心包和心脏之间是有阴液的,就是阴根。

  阴性本性就是沉静,亲下的,然后肺金收敛它,往下降,到肾水中收藏,这个阴降,金水收藏,全依赖胃土下降。

  如果胃土不降了,上逆,不能金收水藏了,胆气也不降了,也上逆,这样把本来跟这个肺胃下降的心包相火,跟着上逆,火不降,反过来开始烘烤心脏,心液一消耗,就像发动机里面的润滑油少了,就会滋生内热,这就是阴虚。

  人们只知道阴虚体内有热,就用寒凉之药进行败火,却不知道,是因为肺气不能降敛了,只知道肺气胆气不能降敛了,却不知道,根源在胃土不能正常下降了,只是在那里滋阴。就相当于你不撤薪只添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阴虚的解决方法,就是降肺胃之气,以助阴降肾藏。

  对于阴虚,黄元御大师在《四圣心源》里面,给出一个方子,叫地魄汤。

  地魄汤:

  炙甘草6g,法半夏9g,麦冬9g,芍药9g,五味子3g,元参9g,牡蛎9g。

  方中甘草调中,法半夏降胃气,五味子降肺气,元参用来清肺,还有滋阴的作用,用麦冬和芍药,清相火和胆火,相当于撤薪,最后呢用牡蛎来敛神藏精。因为阴虚的人心中发热,必然心悸,神不宁。

   肺太热,咳黄痰了,可以加点人参,党参,或者黄芪,来补点气,益气生水,培阴精之源。

  阳虚和阴虚相反。

  阳虽然盛于上,但是,是在下面肾水中生的,肾中之气,就是阳根,阳气浮动,阳根一生,天性就是亲上的,阳气上升,才会木生火长。木火生长全赖脾土之升。

  如果脾土不升,肝木也不升,也化不成心火,木火不升,肾气沦陷,则必然导致肾寒,这就是阳虚。

  人们以为阳虚,就是肝火心火不旺,而不知道,其实根本是脾土太弱,如果脾旺,就会生血,血升而神化,血尽管是藏于肝,但是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就相当于心中生太阳了,就不感觉冷了。

  阳虚的人,六月天手脚都冰凉,怕冷,调理阳虚,不能只是单纯的补肾温肾,更需要升肝脾助生长。

  有句话叫,纯阳则仙,纯阴则鬼,阳盛则壮,阴盛则病,其实得阴虚的人很少,千百分之一,得阳虚的人,比比皆是。现在人受西医思想的教育,一有炎症就来消炎,有热就给你寒凉滋阴。如果阳虚的人,再经常喝滋阴的东西,后患无穷。

  举个例子,比如刚感冒,有的人开始咳嗽,这个时候很多感冒都是因为受寒,寒气进入肺,肺气上逆,这就是咳嗽,然后就喝川贝枇杷露,川贝性寒啊,一下就把寒气封在肺里了,很多人感冒都好了很久了,咳嗽咳好几月都不好。

  阳虚的人怎么调理呢?黄先师在《四圣心源》给了一个方子叫天魂汤。

  天魄汤:

  甘草6g,茯苓9g,干姜9g,附子9g,桂枝9g,人参9g

  阳虚,火为阳,阳升于肝脾,脾陷肝木不生,温气颓败,阳无生化之源,脾土为什么陷,因为脾湿,脾为什么湿,因为肾水寒。

  于是用甘草茯苓来培土祛湿,用干姜附子来暖脾温肾,用桂枝来舒肝,用人参来补气扶阳。如果肝血很虚,就是血虚,肝血虚,没办法生火啊,那就加点当归啊,首乌啊,补补阳神之源。血是神魂之母。

  阴脱和阳脱。

  阳虚至极,脾气不升,精血驰走而阴脱,阴虚至极,胃气不降,神气飞腾而阳脱。

  阴脱者目盲,阳脱者见鬼,就是说,凡人清晨目盲者,是其阴气脱亡,一定死期不远。凡人白昼见鬼者,是其阳气亡脱,也是马上要死的征兆。

  无论是阴脱还是阳脱,都无药可救,只能在将脱之前,提前见机预防,阴脱前就干姜附子强补肾阳,再首乌芍药,生血柔肝,同时甘草茯苓,培土祛湿。阳脱前就是龙骨牡蛎收魂敛精,也需要人参附子补阳,加点法半夏降胃气。

  无论是治疗阴虚,还是治疗阳虚,都需要注意祛脾湿,因为脾是中轴,只要脾湿阻挡了心肾交合的路,就会出现阴虚或者阳虚,所以一定注意去脾湿。这个是根源。

  甘草茯苓,祛湿的黄金组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