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 19.2022 ![]() ▽ ▽ 养孩子之后生活繁忙了很多,我反思每天忙碌的原因,发现很多工作是无效甚至多余的,不过是成为了母婴群体作为消费者的枪杆,在为资本运转贡献脑子。就拿消毒奶瓶来说吧,奶瓶清洁剂是市场上针对婴儿的,消毒柜里每天放着瓶瓶罐罐,要刷净、烘干、消毒,习惯了这套流程以后,似乎孩子的饮食就是无菌的了。但这也导致了宝宝体内缺少细菌的参与,要知道人类的生命需要大量的菌群配合,我们与细菌相互依赖、互利共存,以和谐共赢的方式存在于世间。虽然细菌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但其存在的意义远大于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老话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也不是全无道理的,正因生物界的相互融合,我们才更贴地气地健康生活。可是随着近几年大环境的消毒频率增加,公共场合的细菌存活率严重下降,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生活已经受到了细菌群低量的影响,而这时候,我们的小家也在随大环境做着消毒工作,以为无菌就能远离病毒,可谁曾想却让身体内的有益菌群全面失调。 一位做儿科医生的朋友说,近几年入院的病童很多是肠道、脾胃失调,失调的原因也很普遍,就是菌群不平衡,这和环境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当然也是家长对孩子的过渡关注所致。 ![]() “过渡关注”,我想我们的家庭正面临这个问题,因为老一辈们的习惯正是重视孩子,我们这代人也是在家长们的溺爱下长大的,如今在养育宝宝的问题上,也将精力全盘奉献。如此状态,很多观点其实是极端执拗的,我们以爱为初衷,却被很多商家抓住了商机。 近几年,母婴行业如鱼得水发展迅猛,大商场里有关婴幼儿的产品越来越多,不仅大型幼儿娱乐场所增加了,早教中心、婴儿理疗室、游泳中心、室内动物园、儿童餐厅也以百家争鸣的架势层出不穷。对于日常用品来说,婴儿棉柔巾、宝宝湿巾、保健医药用品也以产业链模式占据了市场份额。其中,儿童保健品的权威性我不知从何处了解,只知道身边很多宝妈都在给孩子吃DHA、益生菌、液体钙……这些药品中,我对益生菌的质疑最强,因为随着这个行业的迅猛觉醒,不知是否资本市场会有利欲熏心的一面。 相关报告预计,2022年我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将达到1065亿元。眼下大众对这类商品的认知,主要是它具有减肥、助消化等功能。在市面上,相关商品目前也是随处可见,各大消费品牌推出的益生菌酸奶、软糖、饮料、保健品等琳琅满目。但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却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中发文提出,“全中国现在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肠道细菌研究很热门,但迄今没有拿出可以有效应用的产品。” ![]() 面对市场和社会的益生菌波澜,我想我们作为普通民众,作为最底层的消费者,作为孩子的家长,作为自己身体的主人,有时候甚至连知道真相的权利都没有,尽管我们带着追求健康的初衷,但陷在市场的利益中心,却难以选择真正正确的方式对孩子表达爱,对家人施以呵护。很多时候从众心理和过渡关注的心态都会影响我们坚持自己本来的选择。 在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中,我们成了所有动物中唯一需要穿衣取暖、定期理发、饮食规律才能保证生存能力的一类。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影响下,我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精致。这也许就是发展的最终结果吧,有一天我们会依赖口服益生菌来维持体内菌群平衡,住在无风无雨的地方,对大自然细小的变化充满无尽恐惧。 如今,我们的保质期是72小时核酸报告,比商店里的面包还易过期下架,孩子用着消毒后的餐具,脾胃失调,娇弱金贵,越来越需要外力来维持体内的秩序。不知发展到未来,我们会不会开始挑剔空气,带着氧气面罩生活呢?如果是这样,我想错过了口罩商机的商人们可以这次提前谋划有关氧气面罩的生意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