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萍安健康】健康老人有国家标准了,记住5个长寿“硬指标”

 tnj660630 2022-11-19 发布于江苏

通讯员 汤佳 扬州发布记者 王诗韵

人人都会衰老,怎样才称得上是“健康的老年人”?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明确了“健康老人“的9点要求。《标准》指出,健康老年人是指60周岁及以上生活可自理或基本自理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在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趋于相互协调与和谐的状态。

想做个健康有长寿的老人 ,医生建议,有5个指标要控制重视好。

控制5个指标,保持健康

1

腰围

营养科医生表示,腰围是“健康晴雨表”。

“一般来说。腰围越大,肚子里的'油水’也越多。腹部脂肪与身体其他部位脂肪不同,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会找上门。”苏北人民医院营养医学科主任赵绮华介绍,对于男士来说,肥胖者心脏病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两倍,而且晚年后患痴呆症的风险也更高;对于女士来说,肥胖者心脏病、癌症等病症更容易发生。

“肥胖容易导致慢性病。”赵绮华表示,事实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急性、恶性的心脑血管等疾病,最先的信号就是肥胖。因为过剩的营养成分被合成厚厚的脂肪,贴在腹部,还有一部分沉积在肠壁、内脏上,特别是中国人,内脏脂肪过剩的情况很常见。

专家表示,相比女性,腹部肥胖的男性更易患各种慢性病。例如腰粗男性患糖尿病的机率,是正常腰围者的4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80%都腰围超标,且超标时间越长,患病几率越高。另外,腰围越大,患高血压的风险也越高,20-30岁时腰围增粗,其高血压发生率要比同年龄腰围正常者高1倍;四五十岁时腰围增粗,高血压的发生率要比同年龄腰围正常者高50%。 此外,腹部肥胖者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突发脑出血的机率,是腰围正常者的3.6倍。

2

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数据统计,我国7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

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廖清池介绍,高血压会引发老年人脑卒中、心梗、冠心病、房颤、主动脉夹层、肾损伤等多种疾病。所以建议,老年人血压控制要适中。80岁以下的老人可先把血压降到150/90 毫米汞柱以下,若无不舒服的感觉可降到140/90 毫米汞柱以下;80岁以上老人,降到150/90毫米汞柱以下就可以了。

廖清池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减压干预、减重干预、戒烟限酒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例如饮食要健康,清淡少盐,均衡饮食,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健身操、跳绳等。”

3

血糖

对于老年人来说,血糖控制要宽松:一般糖友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升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毫摩尔/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老人可以适当宽松一些。

“血糖长期高,会导致糖尿病。”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真稳介绍,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代谢异常疾病。“糖尿病本身不可怕,是可以进行预防和控制的疾病,但是由于人们缺少对糖尿病正确的认知,不少患者会出现慢性并发症,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等,还有截肢的风险。”

4

尿酸

尿酸高被称为“第四高”。《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将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微摩尔/升,女性>360微摩尔/升。

苏北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魏华介绍,高尿酸血症会引起痛风发作和关节损害,还会导致血管内皮和肾脏的慢性损害、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建议大家平时要多注意,少吃这些高嘌呤食物,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尿酸水平,防止痛风的发生,降低肾脏和关节的损伤。”魏华介绍,建议少进食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火锅等高嘌呤的食物,每日保证足够饮水摄入。

5

牙齿

人上了年纪,牙齿会有退行性病变,没有年轻时那么白亮,牙龈会萎缩,但是掉牙和年龄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海南的一些长寿村,有很多百岁老人的牙齿都非常健康。牙齿健康和身心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专家表示,从现在开始保护每一颗牙齿,就显得尤为重要。

掉牙的主要原因有龋齿、牙周炎和外伤。苏北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何海波表示,预防牙齿脱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好好刷牙:水平颤动拂刷,每次坚持3分钟,做到面面俱到。

选择合适的牙刷:根据口腔大小选择不要太大的、灵活度好的牙刷;牙刷毛硬度适中不能太软。

正确使用牙线和漱口水:使用牙线不要硬塞,要拉锯式进入两颗牙齿的缝隙之间,以免伤害牙龈;漱口水要在口腔停留30秒以上,使用后不要再用清水漱口。

保持口腔好环境:饭后漱口;水是最好的饮品,少喝或不喝甜饮料;茶水中含有氟和茶多酚等成分,可以达到防龋固齿的功效。

9个要求,你符合几个?

新《标准》中规定了中国老年人健康标准应满足9个要求,看看你符合几个:

1

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排在老年人健康首位,意味着社会观念的转变,我们不仅要求生命的长度,更要求生命的质量。

建议:老人自理能力是身体健康的直接体现,也是多项能力的综合表现。保护好自理能力,要从多方面努力,比如勤动脑、少操心、平衡膳食、锻炼身体、学会独处等。

2

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

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

新《标准》承认老年人与年轻人身体状况的差异,只要重要脏器功能未改变,就不应视为病理性改变,再一次强调功能的重要性。

对于一些可纠正的功能改变,仍然可以视为健康,比如老视、听力障碍等。

建议:每个人都需要正确认识并面对衰老,不必把衰老当病治,更不必和年轻人比数据。

3

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

老年人“多病共存”是一种常态。哪怕有疾病,只要指标能控制在与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就符合健康或基本健康的要求。

建议: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少吃动物内脏和甜食,有助控制胆固醇水平;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慢跑、快步走、打太极拳等都不错。

4

营养状况良好

营养对老人至关重要。缺钙易发生骨质疏松、缺钾会导致低钾血症,这两者会增大跌倒几率;缺蛋白质可能导致小脑萎缩,增加老痴风险。

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代谢能力下降、咀嚼和消化能力下降等。

建议:三餐定时定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晚上尤其不能吃太饱;多蒸煮,少油炸;营养搭配;坚持活动都对改善营养有益。

对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人,可遵医嘱服用营养补充剂。

5

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认知功能对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自主性、晚年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因衰老带来的感知觉减退、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只要不影响日常独立生活能力,不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可视为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如果是疾病引起的认知退化,如心脑血管疾病,则需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以及有效的护理。

建议: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静心;多吃些三文鱼、绿叶蔬等;培养一个休闲爱好,如养花、学习乐器;适当进行益智类活动。

6

乐观积极,自我满意

老年期大多有很多负面事件和疾病困扰,这是自然生命规律。良好的情绪会对老年人的整体健康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提高晚年幸福感。

除了老年人自我调节外,家人也应给予积极引导和鼓励,帮助老人改变观念,拥抱老年生活。

7

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这样描述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因素:生活方式占60%,遗传占15%,环境因素占17%,医疗条件占8%。

老人罹患慢病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控制慢病也要长期坚持,从小事做起,而当务之急在于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

8.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容易造成社会隔离,这包括主动隔离(心理因素)和被动隔离(身体因素)。

研究发现,不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患心脏病、脑卒中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而那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老人,常常会有一种自豪感,以及“我还行”的幸福感,有利于延年益寿。

建议:家庭和社会都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作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老年人自己也要建立积极的老龄观,主动融入社会。

9

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如今不少老年人进入酒店不会扫健康码,上街购物不能刷手机支付,这都是没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体现。

建议:提升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支持,细化老年健康服务。

更重要的是,老年人要培养主动学习的心态,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与时俱进的时髦老人。

编辑:于彬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