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3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控制改善状况也并不乐观,一系列新型降糖药物不断涌现,与传统的降糖药相比更加安全、有效、简便,同时也兼顾了心肾保护作用,现以近10年来糖尿病新药做简单概述。 糖友们快来看看,你适合哪一款? ![]() 1 SGLT-2(钠-葡萄糖协同 转运蛋白-2)抑制剂 国内上市的药物:
优势: 传统的降糖药在体内通过各种途径将糖代谢掉,而SGLT-2抑制剂直接通过肾脏将糖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糖,不会引起低血糖风险,还具有减重、降压、降尿酸的效果、减少蛋白尿排泄,并且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和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发生,另外对于轻中度肝功能受损的糖友无需调整剂量。 适用人群: 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当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得到满意变化或二甲双胍不能耐受,以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风险极高、心力衰竭、慢性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说明: SGLT-2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口服,根据血糖控制的需求和是否耐受可调整至最大剂量。 ![]() 2 GLP-1RA(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 上市的药物:
优势: 胰岛素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降糖,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升糖,通过抑制食欲中枢、延缓胃排空,减少进食量来有效降低血糖,不易发生低血糖。同时还具有降低血压、减轻体重、改善血脂,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卒中、心梗等)。 适用人群: 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肥胖、胰岛素抵抗或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有胰腺炎和甲状腺C细胞肿瘤病史的糖友禁用。 使用说明: GLP-1RA的用药方式为皮下注射,建议糖友们在每天或每周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使用剂量需由医生针对个人情况制定具体方案。 ![]() 3 DPP-4(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上市的药物:
优势: DPP-4抑制剂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其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易引发低血糖,不增加体重;同时可改善肾脏损伤、保护心脏、改善代谢指标,胃肠道副作用小。 适用人群: ❶2型糖尿病患者; ❷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说明: 口服,不受进餐影响,每天可自行选择时间服用。 4 胰岛素 根据胰岛素在人体起效作用快慢与效果维持时间,可将其分为长效、中效、短效、速效、预混、双胰岛素5类。 胰岛素制剂需在饮食运动干预与常规降糖口服药物联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 具体用量需按照糖友的血糖监测情况和治疗效果作适当调整,根据中餐前、晚餐前、睡前血糖分别调整早、中、晚餐前胰岛素剂量。 常用的药物: 优势: 血糖控制更快,减缓病程进展,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更高,从而使患者的住院天数缩短,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糖友的经济负担。 适用人群: ❶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基础上,血糖仍未达标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禁忌; ❷1型糖尿病患者; ❸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高血糖症状、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❹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分型困难; ❺糖尿病病程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者; ❻围术期、感染期、妊娠状态。 使用说明: 糖友们常用方式为皮下注射使用。 ![]()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新靶点药物: 5 GKA(葡萄糖激酶受体激动剂) 上市的药物:
优势: 修复葡萄糖激酶,提高人体对血糖变化的敏感性,重塑血糖稳态自主调节能力,控制和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展,改善脂代谢及能量代谢紊乱,有益于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 适用人群: ❶单独用药治疗未经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❷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治疗2型糖尿病; ❸可用于中度至终末期肾功能损伤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说明: 口服,每次一片(75mg),每日两次,早餐前和晚餐前1小时内任何时间服用。 6 SGLT1/2(钠-葡萄糖协同转运 蛋白1/2)受体抑制剂 上市的药物:
优势: 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增加肾脏尿糖排泄,有效控制血糖、减重、控制肿瘤细胞增殖,显著降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梗和卒中、心衰紧急就诊及住院风险。 适用人群: 2型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恶化或患有慢性肾病。 使用说明: 口服药 7 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激活剂 上市的药物:
优势: AMPK激活剂可以降低肝脏葡萄糖生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肌肉葡萄糖摄取,也是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靶点。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和全程用药,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心血管,辅助降压、调脂、降低体重、抗肿瘤、改善肠道菌群等多重获益。 适用人群: 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说明: 餐中服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 8 GRA (胰高糖素受体拮抗剂) 优势: GRA抑制胰高血糖素,抑制空腹和餐后血糖来降低血糖水平。当前正在临床研究中。 ![]()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多重发病机制的慢性疾病,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且作用机制各不相同。 现有的新型降糖药物能够从源头纠正更多的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拥有了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应用更加便捷,从而为糖友们提供了更科学、更优化的个体化降糖方案。 针对糖友个人,应该用什么、怎么用,建议糖友到医院进行规范诊治和病情评估后,由医生制定一套适合你的降糖方案。 作者:赵玲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