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湖赤卫队》“韩英”近照曝光,嗓子受损含泪告别歌唱舞台,太可惜!

 铭记心间 2022-11-19 发布于广东

⊙内容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看到这段歌词,应该说许多人都能够脱口而出:这是红色老歌《洪湖水浪打浪》!

图片

图片

是的,这是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主人公韩英饰演者王玉珍演唱的《洪湖赤卫队》主题歌。自这首歌曲问世以来,那悠扬的旋律、动听的歌声荡漾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间,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9月12日,由黄宏担任总编剧、总导演的电影《一切如你》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是一部由于蓝、于洋、秦怡、田华、谢芳等16位老艺术家和奚美娟、刘佩琦、聂远、马苏、张艺兴等16位中青年演员联袂出演的剧情片,以“养老、孝老、敬老”为主题。而在之前,该片在北京举行了首映式。

在首映式上,王玉珍以85岁(虚岁,自己在演唱前说的)高龄应邀参加,并现场清唱了《洪湖水浪打浪》,别看老人家已是耄耋之年,但在现场她依旧声音高亢,台风稳健,受到了现场嘉宾们的热情欢呼。

图片

图片

与此同时,王玉珍的一组现场近照也随之曝光。


1959年,湖北地方实验歌剧团首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大获成功。第二年,文化部决定把这部歌剧搬上大银幕,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武汉电影制片厂(后改为湖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除了为拍摄电影而更换了导演谢添以及由谢添客串地下党员张副官外,电影版基本上采用了舞台版原班人马,差一点被换掉的主演王玉珍继续饰演韩英。经过紧张拍摄,1961年,这部战争题材歌剧艺术片上映。

图片

图片

可以说,电影《洪湖赤卫队》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王玉珍所塑造的女英雄韩英,更是成为电影艺术海洋中的经典形象之一。要知道,当年拍摄这部片子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所有剧组人员都吃不饱,饿得浑身浮肿,王玉珍也不例外。在电影中,牢房里的韩英有一张浮肿的脸,其实,那不是化妆效果,而是确实是饥饿造成的。

即便这样,几十年来王玉珍也一直感恩“韩英”这个角色:“她奠定和成就了我的人生”。并且她真诚地谈道:“以前我很年轻,不懂得革命的残酷,而韩英这个角色身上的故事,震撼了我的心灵,我最后就是用心在演。”

图片

图片

是的,王玉珍是用心在演。


王玉珍,1935年出生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一个贫民家庭,后来跟随父母来到武汉讨生活,武汉解放后,14岁的王玉珍报名去武汉硚口区文化馆学习缝纫,却被文化馆办的歌咏班所吸引,从小就爱唱歌的她大着胆子向老师毛遂自荐,老师见她嗓音条件不错,便接纳她成了音乐班学员。

因为天生嗓子条件好,再加上重才爱才,老师推荐王玉珍报考湖北地方实验歌剧团,自此她成了一名歌剧演员。

图片

图片

是金子总会发光。1959年,为了向建国十周年献礼,湖北地方实验歌剧团创作了歌剧《洪湖赤卫队》。对于主要角色,团里采取的是公开竞选的办法,结果王玉珍以明亮、甜美的音色拔得头筹,成为了女主角韩英的第一人选。

于是,1959年、1961年,王玉珍分别在歌剧《洪湖赤卫队》和同名电影中成功扮演了女主人公韩英,自此红遍大江南北,王玉珍成了“韩英”的代名词,她的人生旅程也处处打上了鲜明的“洪湖”烙印。

No.4

即便王玉珍一生只参演过《洪湖赤卫队》这一部电影,但她在电影界的影响力也并不逊色于一些电影明星。

然而,十年动乱时期,舞台版和电影版《洪湖赤卫队》一起被视为“毒草”。王玉珍自然受到冲击,有好几年无戏可演,无歌可唱,还经常挨批斗。后来,因患病嗓子受到损伤,不得不含泪告别歌唱舞台。

王玉珍的丈夫是我国第一批留苏学生、知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沈崇刚。她直到35岁才结婚,39岁怀孕生子。1981年,由于丈夫在北京工作,王玉珍调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

2003年11月,丈夫沈崇刚去世,终年77岁,王玉珍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如今已87岁高龄的王玉珍依然精神矍铄,经常在一些活动中看到她的身影。

图片

图片

衷心祝福王玉珍老艺术家身体健康,艺术生命常青!

 
图片

小编的推荐:

欢迎大家长按下方图片关注旅居记者最新考察情况,了解2022年最新旅居养老信息,进快乐旅居群互通消息、参与旅居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