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独有构件,是连接屋顶与墙面之间的构件,更具体地说斗拱位于立柱与横梁之间。斗拱是由“斗、拱、翘、昂、升”5种基本拱件和相关附件构成,斗拱的产生可追溯到周代末年,直到秦代还是只有零星记载,到了汉代才广泛应用。 明朝以前斗拱主要作为结构构件,是很重要的承重构件,同时起到一定装饰的作用。明代后,斗拱的承重作用开始向装饰性作用转变,直到清代,斗拱基本只剩装饰作用了。 ![]() 斗拱 斗拱的种类因朝代、部位等种类形制非常非常多,下面先讲讲基本的“斗、拱、翘、昂、升”5种基本拱件,然后再看看组合在一起后是什么样的。 ![]() (1)斗,“斗”件的名称来自于古代量米容器—斗,斗是组成斗拱最基础构件,它的中部刻凿有十字形槽口,以便承托第二层拱件。 ![]() 量米容器及拱件“斗” (2)拱,“拱”是嵌入座斗上的第二层承托拱件,他的摆放平行于建筑长边,形如弓形,中间开凿槽口。 ![]() 拱件“拱” (3)翘,“翘”,宋朝称为“华拱”,清朝称为“翘”,吴称为“丁字拱或十字拱”,他是与“拱”垂直的构件,形式基本与拱相同,只不过“拱”是平行于建筑长边,“翘”则是垂直于长边。 ![]() 清“翘” (4)昂,“昂”是唐宋时期演化而来的一个构建,当时利用杠杆作用,起到对屋顶支撑作用的斜置构件,后因它的安全度受到挑战,到明清则是不起力学作用的装饰构件了。 ![]() 拱件“昂” (5)升,“升”是比座斗小的斗形,因古代量米容器中,大的叫斗,小的叫升,故而称为升。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枓dǒu”,升是承接上层拱的基座。 ![]() 拱件“升” ![]() 斗拱还有其他的附件,这些构件主要是填补拱件之间的空隙,如耍头、撑头木、盖斗板等,这些不影响我们对斗拱有个大体的认识,那么“斗、拱、翘、昂、升”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效果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 斗拱 ![]() 斗拱分解图 ![]() 斗拱3D动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