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607未来星班的一封信(01)

 滕大卫 2022-11-19 发布于河南

607未来星班的孩子们:
你们好!

孩子们,见字如面!

其实,一直都想给大家写点什么,毕竟有些话或许只有通过可见的文字才能生根发芽。从我们相识的第一天到我们一起经历的第一次月考,最后到这一次猝不及防的疫情,我们都在变化着成长着,尽管我们并不知晓。

今天已经是10月26日了,距离我们上次离别已经整整12天了。在这12天里,我们再一次共同经历着这突发疫情带来的不便与不安。

现在,我静坐在书房里梳理着我们一起走过的短暂岁月以及最近一个阶段特殊的经历,开始思索我究竟要说些什么呢?那就先来说说这12天以来的线上学习吧。

就在前两天,我将大家一周以来英语学科每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总,并发送至到学习群中,且附有一段文字:优秀与否一看便知,学习比得从来不是聪明,而是态度,数字能够说明一切。


疫情之下,线上学习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但是,我们是否也借疫情这面镜子认真反观一下我们自己呢:同样的网课,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时间,没有了前排后排的差距,也没有了邻桌的打扰,为什么还是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你居家学习学不进去,是否在学校就能学得进去?你在家不自律在学校就能做到自律吗?………我们要知道自己的问题,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是为智者(聪慧的人)。


自律者必然是优秀者。我们班徐诺、崔亦晨、刘美琪、葛锦瑶、赵可鑫、简瑞杰、唐婧琪、张钰茹、李岑玉等……这些同学们的线上作业常常被老师推荐分享,他们的学习成绩我想大家也都有目共睹。那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优秀的他们?原因或许会有很多,但最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自律。反观我们班的个别同学,网课时找不到人,线上作业敷衍了事,甚至经过联系也不提交作业,这样不自律的学生,在学习上怎么可能会优秀呢?


线上学习就是一道筛子,足够自律的人才能不被淘汰
。孩子们,你们已经处在了小学毕业阶段的路口,和你们说这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也并无什么不可。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我们以后会分到不同的班,然后考进不同的高中,再然后会去不同的城市,最后会过不一样的人生。而我们最后的不一样正来源于每天的不一样。

所以,孩子们,你们已经可以尝试着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人生了:未来我要去哪里?我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我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孩子们,想清楚这几个问题并不难,难的是行动。优秀甚至卓越者能够超越平常人的最大秘诀就在于用行动说话。我们刚刚学过一个短语:Learning by doing——在做中学。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进步,在行动中成长。So 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Learn  by doing."

孩子们,你们提交的作业老师都会逐人批阅和点评,你们上的网课都是老师课前做了准备的。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你们在家上学,我们在家上班。我们尽心尽力去教也期待同学们都能够全力以赴去学。

孩子们,疫情当前我们能够安稳地居家学习已经很幸福了。昨天早上下着雨水的时候,我透过窗还能看到两个“大白”冒雨骑着车子上门去做核酸。那一刻,我既感动又心酸。他们是自己父母的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但是他们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毅然挺身而出。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也是英雄。我们要牢记: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默默付出的平凡英雄,我们才能安心居家。所以,我们要心存感念,懂得珍惜。


孩子们,老师除了要给你们上网课,布置任务,批阅作业,我还有三天一轮的疫情防控值班任务,我每天还要挤出时间看书学习,深夜十一点以后走出书房走进卧室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种模式。你们在学业上要进步,我也需要在专业上要提升。我期待能够和你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孩子们,期待我们能够早日返回我们那间明亮而又温馨的小小教室。也请同学们放心,你们的带来的绿植有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此时它们正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待到我们相见时,希望也能看到你们成长后欢快而阳光般的笑脸。

最后,老师再次嘱咐一句:一定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疫情静默,居家学习。


2022.10.27终稿
滕大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