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四时期的新潮社与《新潮》

 hercules028 2022-11-20 发布于四川

新潮社是五四时期以新文学创作为主要活动之一的文化团体,创办刊物《新潮》。主要社员有罗家伦、傅斯年、叶绍钧、杨振声、汪敬熙、朱自清、康白情、周作人等等,多数是当时北京大学的学生。

傅斯年和顾颉刚是北大西斋4号的舍友,从天津北洋大学转学的徐彦之是他俩的邻居,三人常在一起谈天说地。1918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几个人又聚在一起,翻看着新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不知哪位同学灵机一动,提出:“老师们办了《新青年》,咱们当学生的是不是也办个杂志呢?”

办杂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稿件可以自己撰写,但经费从何而来?大家都是学生,即便勒紧腰带怕也凑不出几个钱。有同学出主意:大家都是北大文科的学生,所要办的刊物又偏重文艺,筹措经费的事先同文科学长陈独秀商量比较合适,而且他正在提倡新文学,不至于碰钉子。

于是,大家推举徐彦之去见陈独秀,向他说明办刊物的想法。开始,陈独秀有些犹豫,认为积极倡办这个刊物的傅斯年是黄侃的门生,黄侃又反对新文学,他会不会是“那方面”派来的“间谍”呢?后来经胡适作保,陈独秀才表态同意:“只要你们有创办的决心和长久支持的志愿,经济方面可以由学校负担。”

经费有了着落,傅斯年、罗家伦、顾颉刚等几个学生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刊物的筹备工作中。俞平伯、张申府、高元等同学听说后,也加入进来。10月13日,大家召开第一次预备会,研究办个什么样的杂志。最终确定了三个标准:批评的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的文字。杂志的名字,罗家伦提出叫“新潮”,徐彦之建议英文名为“The Renaissance”,译为“文艺复兴”。

最后,大家同意名称中英文含义有区别,杂志中文名为《新潮》,下书英文名The Renaissance。考虑到学生有寒暑假,杂志每年出版10期。

11月19日,成员已发展到21人。随后召开第二次预备会,编辑部推选傅斯年为主任编辑、罗家伦为编辑、杨振声为书记;干事部推选徐彦之为主任干事、康白情为干事、俞平伯为书记;胡适为杂志顾问。

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腾出北大红楼一层22号房间,作为杂志的办公场所;北大出版部主任李辛白答应,发行由北大出版部负责,印刷由该部设在北大红楼地下室的小型印刷局负责,账目则由学校会计课负责。

1918年11月19日,新潮社正式成立 。

1919年1月1日《新潮》第1卷第1号出刊,一时间,北大拥有两个备受关注的进步刊物。《新潮》的稿件除了学生自己撰写,《新青年》的大师主笔们也踊跃供稿。

《新潮》呼应《新青年》,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提倡白话文学,介绍国外先进思潮,成为当时公开主张文学革命的新秀。

胡适赞赏:“《新潮》杂志,在内容和见解两方面,都比他们的先生们办的《新青年》还成熟得多,内容也丰富得多,见解也成熟得多。”

《新潮》在文学形式方面,使用新式标点,为白话文的发展推波助澜,备受社会各界读者的推崇。第一期出版不到一个月,竟加印三次,销量达到万余册。即便如此,仍然供不应求,每天收到很多来信要求重印。直到五四运动后,傅斯年、罗家伦等骨干纷纷出国留学,《新潮》断断续续共出版3卷12期,1922年3月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