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刻认识城镇化的内涵

 找东西zdx 2022-11-20 发布于山东

    城市(镇)化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城市化概念在1858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就出现过,在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他提出了“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其著作 《城市化基本原理》中开始使用了城市化 (Urbanization)一词。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又丰富了城镇化的内涵。其基本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城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在此过程中农村人口比重减少,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或以其他方式成为城市居民,这也是促进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变化的重要因素。

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历程看,工业革命推动了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向新兴工业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外围郊区和农村人口减少,城镇化开始兴起。为此,英国还出台了《贫民救济法案》,通过改善卫生条件、解决住房问题等办法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到19世纪末城市人口比例已达到7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劳动力资源大量富余,同时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城镇化呈多元发展态势。一些地区城市人口膨胀,出现过度城市化现象,如拉美等地区的国家,城市无限制发展,乡村地区缺乏活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恶化;也有一部分地区出现了城镇化滞后的现象。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总体来讲,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产业向城镇集聚

城镇化的核心是产业向城镇集聚。产业发展,是城镇化演进的重要基础。作为生产的主体,随着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伴随的是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向城市集中,带动整个经济重心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的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产业比重的上升,即产业结构的升级。

城镇化的发展始终与产业演进同步。在经济发展初期,农业的进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立起机器大工业体系,使原来分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促进了非农产业经济活动的集中。之后,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城市与区域之间形成整体性的有机联系,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大都市和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作为现代工业载体的城市人口承载能力大大增强,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如美国1950年仅有11%的劳动力从事信息工业,而到了1980年代中期,已有近60%的劳动力涉及信息工作。这种产业集聚又不断催生新的产业。由于产业链延伸及产业相互支撑,使城镇日益成为新型产业及其相关服务业的集聚地。

新时期的城镇化应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搭建载体,由原来过分依赖工业发展,改变为同时依靠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等多元支撑体系,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社会资源向城镇集合

城镇化的结果是社会资源向城镇集合。产业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使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作为生产的主体,这些转移人口往往具有较高的产业素质和文化水平,进入城市以后又创造着新的生活方式,给城市带来新的活力与竞争力,使社会活动重心向城镇转移。由于教育、医疗、卫生等公益服务方面的需求,城镇化必然带来社会资源向城镇集合。

总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向城镇集中,它是以产业发展和升级为基础的社会变迁,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这一过程本身也体现着社会的整体进步。

城镇化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共同进步始终是城镇化的本质特点和必然要求。首先,城镇化有助于农业的升级增效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程度越高,功能越健全,第二、三产业越发达,对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现代化、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作用就越强。其次,农业增效、新农村建设可以推动城镇化进程。随着农村发展进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大量富裕农民必然涌向城镇,推动城镇化进程。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按照现在能够利用的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衡量,这些人不可能在短期全部转移到城镇就业,还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所以,必须兼顾城乡两个方面:一方面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积极给农民创造更好的进城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民在农村同样也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真正安居乐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