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的返老还童丸作用:治疗头昏、失眠多梦、健忘、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尿频等,疗效显著。人老则气血衰竭,肾精枯槁,面焦发白,筋骨无力,所谓“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八八则齿发去。”由上可见,人老则衰退是人生规律之必然。 如何延缓衰老,服用有益的药物也是起作用的。中医补药浩如烟海,积数十年的经验,我认为以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中的治诸虚劳丸方最佳,老人服用很有效验,具有一定的“返老还童之功”。配方及用法:山药60克,肉苁蓉120克,五味子100克,菟丝子、杜仲各90克,牛膝、泽泻、生地、山茱萸、茯神、巴戟天、赤石脂各30克。将药研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黄酒温服30丸,每日早晚两次。禁忌:醋、蒜、陈臭食物。一般老人服一周后,四体润泽,唇口之色变红,手足温暖,面色光悦,消食,声音清明,十日后,其药通人脑。 杨志一医论:六经辨证施治规矩,不仅适用于伤寒,也适用于杂病。《伤寒来苏集》曰:“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寻枝叶”。原夫仲景之六法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徐灵胎谓:凡病不外一六经,精于伤寒大可通治杂病。盖杂病之规矩准绳,已毕俱于伤寒中。如虚损之症,保阴液则复脉宜投,护阳气则建中是楷。痰饮之病,开太阳则青龙有效,摄少阴则真武顿功。中风风痹凤症,桂枝汤之加减,具见神奇。中寒寒厥等症,四逆辈之裁成,皆堪贵重。温热以黄芩为主,取其全苦坚阴;暑暍以白虎汤加参,借其甘寒制火,湿症宜发汗利水而麻黄五苓,当增味以取效。燥症亦养血益阴,而胶连复脉,可节录以见长。噎膈忌用辛温,惟泻心汤可升可降。关格忌投劫夺,惟黄连汤能降能升。血症破瘀,外强则大黄黄连泻心汤,外下则桃仁承气汤抵挡汤,而复脉尤滋阴调血之胜剂;水症攻邪,在外则青龙及越婢,在内则大陷胸与十枣汤,而真武尤温经利水之良方。消渴之证,太阳则五苓文蛤,阳明则白虎猪苓。哮喘之证,兼寒则桂枝朴杏,兼热则麻杏石甘。疸证腹满而呕,仍取柴胡;小便自利,仍取建中,而谷疸始专事茵陈。疟症调和营卫不离桂枝,开发腠理不离柴胡。而温疟则借助于白虎,泻痢诸证,乌梅丸为寒热并投之剂,而暴注下迫,则白头翁猪苓猪肤葛根黄芩黄连汤是也。至若白通通脉,桃花等剂,又治阴寒下利者也。 呕吐诸证,小柴胡汤是表里双解之方。而虚阳上逆,则五苓散竹叶石膏黄芩半夏生姜汤是也。至若吴茱萸汤四逆汤理中等剂,又治中虚作呕也。多汗有白虎桂枝四逆,不寐有猪苓栀子豉胶连。大便秘,则承气汤脾约蜜煎是也。小便闭则五苓猪苓茵陈是也。妇人热入血室,阳明受邪,少阳乘之与丈夫异者,故另立规矩也。小儿寒中阴经,太阴最多,厥阴间有与大人同者,即共此方法也。即悟微者于伤寒之中,自得妙法于伤寒之外,更参金匮,如逢故我,岂有异致哉。 胃溃疡证治: 1·脾胃虚寒用理中汤或者吴茱萸汤合桂枝汤加当归养血。 2·肝寒犯胃用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中寒停饮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偏虚合用吴茱萸汤或者附子理中汤。 4·冲气上逆用旋覆花代赭石汤。 5·胆逆犯胃用温胆汤或者合丹参饮。 6·痞满甚而见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 7·最后用归芪建中汤善后。以脾胃虚寒和胆逆犯胃最常见,脾胃虚寒最多见。 肝癌用药范例: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薏苡仁,砂仁,半夏,陈皮,炒麦芽,柴胡,香附,当归,赤芍,丹参,大黄,三七,郁金,炮山甲,制鳖甲,生牡蛎,夏枯草,白花蛇舌草,蚤休,半枝莲,败酱草,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 风热感冒发热用辛凉解表法,银翘散小柴胡汤荆芥防风竹叶石膏汤合方加减: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荆芥,防风,竹叶,生石膏,水煎服。 配用皂角治疗多囊肾:太子参,黄芪,茯苓,泽泻,生地,丹皮,黄柏,知母,苍白术,皂角,白芥子,桑寄生,泽兰,丹参,石韦。 治疗乳腺癌验方:当归,白芍,柴胡,丹参,白术,茯苓,香附,郁金,夏枯草,蚤休,半枝莲,白花蛇舌草。 乳癖证治:(1)疏肝理气法:青皮,柴胡,香附,陈皮,白芍等。(2)活血化瘀法:王不留行,炮山甲,丹参,当归,莪术,三棱。(3)化痰散结法与理气法同用:海藻甘草汤、黄独海藻汤。内消散:浙贝母,昆布,海藻,牡蛎,夏枯草。阳和汤。鹿角粉统治一切乳癖。(3)调理冲任法,用二仙汤加阿胶、杜仲。 治疗皮肤瘙痒验方:防风,白癣皮,地肤子,栀子,连翘,荷叶,水煎服。 细辛治疗阳痿:细辛十克、甘草三十克,水煎服。 透脓用炮山甲、皂刺,皂刺和炮山甲功能相似。排脓用天花粉、白芷。《外科正宗》透脓散为疮疡科代表方,黄芪,当归,川芎,炮山甲,金银花,牛蒡子。 阿狄氏病以阴虚为主,应该气阴双补,精气同补,阴阳双补。 理冲汤治疗老年崩漏,加仙鹤草、血余炭棕、榈炭效果更好。 哮喘证治(1)发作期:寒热夹杂者多,自拟咳喘方:麻黄、杏仁、半夏、苏子、黄芩、款冬花、桑白皮各十克,蝉衣六克,乌梅十二克,防风十克,甘草三克。喘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十五克;口干加生石膏;畏寒、苔白腻、吐白痰者加桂枝、细辛,去黄芩;伤阴加沙参、麦冬;湿重纳呆加厚朴苍术。(2)缓解期:人参一百二十克,胎盘四十克,茯苓一百克,核桃仁、补骨脂、五味子、黄芪、紫石英各一百二十克,陈皮、半夏、炒白术、杏仁、紫菀各九十克,甘草三十克。研末为蜜丸服用。 白癜风方:生熟地,黑芝麻,何首乌,当归,茜草,紫草,姜黄,白癣皮,水煎服或做蜜丸服用。 岳美中治疗尿结石方:金钱草,海金沙,滑石,甘草,牛膝,石韦,车前子,茯苓,泽泻,鸡内金。水煎服。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复加附子、五味子治疗遗精、失眠有效。 肝炎胁痛用推气散(枳壳、姜黄、肉桂、甘草)加丝瓜络。 经前乳胀多采用疏肝解郁法。如果月经量少而乳胀则须滋肾水以养肝(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属),也可以用养肺阴法,药用沙参麦冬汤加川楝子、橘叶,使金来制木,金水相生。 水疝(睾丸鞘膜积液)验方:小茴香,槟榔,乌药,炒二丑,车前子,牛膝,橘子核,猪苓,茯苓,肉桂,当归,泽泻,赤芍。脾虚加黄芪、山药、山楂,阴囊肿硬胀痛加桃仁、红花或者昆布、海藻,阴囊坠胀加升麻、木香。 银防芷酱汤治疗中耳炎:金银花、败酱草各二十五克,白芷八克、防风十克,水煎服。 过敏性紫癜方:柴胡、黄芩,乌梅,防风,蝉衣,甘草,当归,紫花地丁。对过敏性紫癜可以在辨证的基础上投等量的黄芪、知母各三十克,效果更好。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凉血止血法:生石膏,丹参,生地,元参,赤芍,丹皮,血余炭,旱莲草,地榆,槐花,何首乌。 崩漏证治:(1)湿热用金银花,黄芩,地骨皮,青黛,蒲公英,侧柏叶,萆薢,滑石,茯苓,车前草,甘草,热甚加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夹瘀加赤芍、丹参、香附炭,伤阴加元参、天冬、桑寄生。(2)气火所致:黄芩,丹皮,夏枯草,栀子,地榆,侧柏叶。(3)久漏久崩肾虚。阴虚用六味地黄丸加龟板、阿胶、元参,阳虚用右归丸加补骨脂、巴戟天、党参。(4)肾虚脾弱,肝阳上亢,症见头晕,少寐,手足浮肿,自汗盗汗,形寒畏冷,漏下血色不鲜,舌质淡红,苔白,治以补肾敛肝,扶脾调冲任,处方:生地,阿胶,党参,茯苓,天麻,钩藤,知母。(5)肾虚肝旺,湿热阻中:症见崩漏淋漓,头晕,心烦,口苦,痰多,中脘痞闷,腰膝酸软,目暗干涩,崩下红白,漏色淡紫,处方:附子,桑寄生,沙苑子,黄连,半夏,陈皮,茯苓,天麻,钩藤,蒲黄,荆芥穗,竹茹。水煎服。 石见穿、三棱治疗胃息肉或者间变。 乌梅丸可以治疗厥阴久疟,以及肝不藏血,寒热夹杂之崩漏,又治厥阴胃痛(寒热错杂)、厥阴呕吐。 乳癖病机:肝郁血瘀,痰气郁结。治以疏肝活血,化痰散结。用疏肝散结汤:柴胡,橘子核,青皮,香附,大贝母,当归,川芎,泽兰,郁金,茜草,赤芍,夏枯草,漏芦,山慈菇,丝瓜络,甘草,连服两个月。其他还可以选用白芥子、黄药子、白芍、蒲公英。此有效方或者做成蜜丸,必用炮山甲、全虫、蜈蚣、瓜蒌皮、猫爪草。月经期乳房胀痛加枳壳、青皮,月经色黑有块者加泽兰,乳部肿块发热者加山慈菇。 乌发丸:生首乌150克,黑芝麻15克,霜桑叶30克,桑椹3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15克,生地30克,金银花30克,菟丝子30克,杜仲30克,金樱子15克,豨莶草30克,侧柏叶30克,黄精30克,怀牛膝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西洋参30克,代赭石30克,研末做蜜丸,每丸9克重,每日三次,每次1丸,三个月为一疗程。 郑侨前胡汤治疗肺热喘嗽证:前胡,杏仁,桑叶,知母,麦冬,黄芩,金银花,甘草。痰火犯肺哮喘证可加枇杷叶、款冬花;肝火犯肺加钩藤、蝉衣、僵蚕。 降压汤,平肝镇静,滋阴潜阳,主治肝阳上扰之眩晕,头痛,处方:菊花,白芍,黄芩,元参,怀牛膝,石决明,甘草。 湿热痹用苍术防己汤:苍术,防己,地龙,牛膝,甘草。症见关节疼痛,下肢关节肿痛,局部灼热,舌苔黄腻,小便赤,脉濡数等,关节肿甚加金银花、蒲公英。 藕节地黄汤治疗热伤阳络之衄血证,处方:藕节,生地,麦冬,元参,甘草。加减:白芍、丹皮、炒黄芩、黑栀子。风热伤络之肌衄证用当归、川芎、赤芍、生地、荆芥、防风、苦参、丹皮、蝉衣。 三味止泻散:山药150克,诃子肉,石榴皮各60克,资脾胃,涩肠固脱,治疗脾虚久泻。如果兼有肢冷加肉桂,煨肉蔻。 自拟一味白术散:健脾燥湿,治疗脾虚湿盛水肿,一次六克,一天两次,用土白术。 加味生脉散:党参,麦冬,五味子,生龙骨,生牡蛎,钩藤,当归,白芍,枸杞子,甘草。功能:益气升血,镇痉安神,滋补肝肾,收敛心气。主治气血亏损证。症状如下: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舌质淡,无苔,脉弦涩有间歇或者细数无力。夹瘀加苏木、节菖蒲;五心烦热,喜凉饮为心胃阴虚,加知母、山药、炒酸枣仁。食少白带多,为心脾虚,加山药、白术、炒酸枣仁;伴有精神不正常为肝郁脾虚,加节菖蒲、山药、柴胡、青皮。 益精壮阳汤(丸)治疗阳痿: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枸杞子,肉苁蓉,锁阳,淫羊藿,巴戟天,白人参,炒酸枣仁,菟丝子,天冬,甘草,鹿茸。 托里内消汤:金银花,当归,元参,车前子,蒲公英,甘草。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热毒壅盛之腹皮痈(腹膜炎)和阴虚火旺之肺痨。 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治疗湿热带下证。处方:当归,山药,元参,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子,甘草,其余蚤休、败酱草、连翘也可以加入。 八味安神汤(丸)治疗心肾不交心悸证和不寐证。治以滋阴补肾,强志益精,镇静安神:熟地,山萸肉,茯苓,炒酸枣仁,琥珀,节菖蒲,人参,甘草。 秦艽桂枝四物汤:当归川芎,赤芍,熟地,桂枝,秦艽,牛膝,独活,甘草。治疗寒湿痹证。足跟痛加苏木;四肢抽筋,屈伸不利加生龙骨,生牡蛎、钩藤。 乌桂四物汤治疗痛痹证:当归,赤芍,川芎,熟地,桂枝,乌蛇,黑附子,甘草。治疗痛痹证。腰痛甚去黑附子加乳香、没药、丹参、苏木。 白蜡柿饼煎治疗久痢脱肛:处方:柿饼一只重约十五克,去蒂,置于锅内烘热,加白蜡一块,约三克许,烊化,煎至如荷包蛋状,乘热食之。每日食一二次,如是旬日后,痢减,肠脱亦收,告愈(湿热积滞为患)。余从医数十年,偶遇久痢赤白治之不差者,辄采用此法处治也获良效。注:白蜡,原名蜜蜡,即烊解蜂巢而成,其未经炼制而色黄者,即名黄蜡,经煎炼而成白色者亦称白蜡。白蜡性甘淡,气味俱厚,能润脏腑止泄痢。《神农本草经》谓主治下利脓血,补中益气。《名医别录》有“疗人泄痢后重”等记载。柿子性寒味甘涩,以甘能养阴,涩能收涩,寒能胜热,故有除热养阴,涩肠止痢之功,二者配合煎饼服用,使脏气清而阴血养,湿热除而痢自愈,其理旨在斯矣。乳癖内消丸,组成:醋煅牡蛎十五克,蒲公英九克,橘子核、橘叶各九克,大小茴香各三克,研末为末做丸,一次五克,陈酒送下,一天两次。 肾囊湿疹,用龙胆泻肝汤去柴胡加黄连、黄芩、连翘,去下焦湿热。 虎杖苦平,功能祛风利湿,破瘀通经,根据《医林簒要》记载,尚有“壮筋骨,增气力”等强壮功能,临床用于降低转氨酶,改善肝炎症状有效。 乙肝胁痛严重可加九香虫,此味甘辛微温无毒,对脘痛胁痛有效。 以阳行阴利小便,阴虚臌胀用四物汤六味加少量桂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