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吴越两国历史地理概况与文献综述

 laudal 2022-11-2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一、吴国历史简介                        
关于吴国起源主要有以下几说:(1)周族分支说,认为吴人是周人(居于今陕西省境内)的后裔。(2)吴族说,认为吴人为当地土著。(3)荆蛮说,认为吴人是荆蛮(居于今湖北省一带,也即后来的楚国)的一支。(4)苗人说,认为吴人是土著,但属苗人系统。(5)句吴两族说,认为吴人是“句”和“吴”两族的混合。(6)越族说,认为吴人为土著,但属越人系统。
“周族分支说”来源于众多史籍的记载,即认为吴国始祖太伯是居于今陕西的周族人,太伯因为知道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贤明而让位。然而,这些恐为吴国强大后其统治者的牵强附会,吴人当为土著。其语言风俗皆与当时华夏族不同,吴国与楚国、越国都是南方少数民族建国,吴人与周人又远隔千里,凭空提出渊源之说,实难让人相信。这与后世匈奴自称为黄帝之后类似,是后起民族为抬高身价而编造的政治谎言。

图片
苏州博物馆内的春秋时期吴国玉管

陈桥驿先生根据古地理的研究成果,认为吴人源自越人。他指出,晚更新世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发生三次海进海退,最近一次的海进开始于1.5万年前,称为卷转虫海进。卷转虫海进造成了越人的流散,河姆渡的原始居民从平原向山区迁移,一直到春秋末期,才再一次从山区迁移到平原上来。这进入山区的于越部族,即是“内越”,转向海岛的则是“外越”,而向内陆迁移的另一支很可能越过杭州湾进入苏南地区,即以后的句吴。
春秋初年吴人可能居于淮南江北的今安徽、江苏两省间。但吴国早期的历史没有详细的记载,《吴越春秋》卷一载:
“寿梦立,而吴益强,称王……而国斯霸焉。”
即在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实力增强,参与中原大国角逐,吴国也开始进入中原诸侯的视野。也正是在寿梦时代,吴国的历史才逐渐清晰起来。

图片
苏州博物馆内的春秋时期吴国青铜器

春秋中期,晋、楚两大国争霸中原,前后长达80余年,双方都想联络第三国打击对方。公元前584年,晋国派申公巫臣使吴,教吴人车战之法,并联络吴国夹击楚国,吴国在晋国的扶持下不断与楚国抗衡。然而,吴国的兴起,主要原因应是其内部社会经济的发展,吴国本身实力渐强,才会引起晋国的注意而加以笼络。
此后的七十余年里,吴国不断与楚国发生战争,两国在江淮一带反复交锋,互有胜败。到吴王阖闾时,任用伍子胥、孙武等,富国强兵,对楚国连年攻击,并于公元前510年攻入楚都郢,吴国一跃成为南方霸主。吴王夫差时期,降服越国,北上中原战败齐国,又逼迫晋国承认其为诸侯盟主,吴国霸业达到顶峰。但此后急转直下,在姑苏之战、笠泽之战中接连败于越国,最后于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
吴国世系为:
太伯→……寿梦(前585-前561)→诸樊(前560—前548)→余祭(前547—前531)→余昧(前530—前527)→僚(前526—前515)→阖闾(前514—前496)→夫差(前495—前473)
[ 因吴国前期世系与本文关系不大,在此从略。]

二、越国历史简介
关于越族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1)“越为禹后”说,认为越人来源于中原的夏朝,为大禹后裔。(2)“楚越同祖”说,认为越人与楚国人为同一族的不同分支。(3)“三苗后裔”说,认为越人为上古三苗人的后裔。(4)“土著”说,认为越人是由当地原始先民发展而来。
其中,第一说历来影响很大,但事实上,越人与华夏族的文化有很大不同,正如陈桥驿先生指出:“'越为禹后’的传说,实际上是于越强大以后,从于越内部传出来的。这个传说的编造者,或许就是越王句践自己。制造出“越为禹后”说,无非是政治的需要,这与吴人自称为周族后裔类似。

图片
 绍兴博物馆内的越王剑

同吴国一样,古越国的历史见之于文字记载的是从无壬至允常时期开始,但这一段的资料十分稀少,表述又十分笼统,使人无法窥探其义。只有从句践以后,有关越国历史的文献资料才开始丰富,历史发展的轨迹也才显得比较清晰。
春秋前期于越势力崛起,齐国就曾经认为“天下之国,莫强于越”。春秋中期以后,越国势力减弱,原因是齐、楚等国在周王室的授权之下,对越国进行军事打击,以至于后来越国同时沦为吴、楚的属国。到越王无壬时,又逐渐兴盛起来。越王允常即位后开始利用吴楚的矛盾,角逐称雄。也就是在允常时期,越国逐渐摆脱同时沦为楚、吴属国的地位。

图片
绍兴博物馆正门

越国于夫椒之战被吴国打败,被迫臣服于吴国。后来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使越国国力逐渐恢复并持续强盛,通过对吴国前后数次的袭击和攻伐,最终于公元前473年灭吴,北上中原成为霸主。
越国世系为:
无余……→35.无壬(前621—前591)→36.无译(前591—前565)→37.夫谭(前565—前538)→38.允常(前538—前497)→39.句践(前497—前465)。
[ 因越国前期世系与本文关系不大,在此从略。]

三、吴国与越国的比较
1、政治军事实力的比较
吴越大战开始前,吴国与越国相比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政治上,吴国在阖闾即位后任用伍子胥等积极改革内政,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国家体制,如政权机构及其职官的设置更为健全、合理,并有一套完整的官吏世袭、升迁及罢黜的机制;仿效中原国家,在重要地区建筑了许多城邑,并通过分封大夫治理地方,形成了比较严密的统治体系。同时,经过孙武的治军,其军力也大大加强。军队数量突破了《周礼》所规定的小国一军即一万人的规模,扩充到了十余万,并拥有水军、步兵、车兵在内的诸多兵种;军队质量上,对将士的训练更为严格,使他们更适应南方水泽环境下的行军与作战,又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指挥才能的军官;军队装备上,吴军拥有更精良的兵器尤其是青铜短剑,吴戈更是闻名天下,造船技术也比越国先进,能制造各种不同用途的战船,指挥船“余煌”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战舰。

图片
苏州博物馆内的春秋时期吴国玉器

相比之下,越国更像一个较为原始的部族国家。它的国家政权机构较简单,地方上的统治十分松散,除都城及少数边防城堡、军事要塞外,没有像样的地方城邑。军事上,其军队数量较少,素质也相对低下,更像部落的“乌合之众”;军队装备差,除铸剑外,其它军事技术落后于吴国,水军战船也不如吴国先进。
2、经济状况的比较
相比中原,吴、越两国在经济上有共同的特点。吴、越民族都是以稻作农业为主,辅之以采集和渔猎,与中原地区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明显不同。两国人都衣麻、葛,食稻、鱼,住干栏式建筑,行以舟楫。

图片
越国城邑和工矿产业图

然而,吴国的经济实力比越国更为雄厚。最明显的即是人口数量,吴国约有50-60万人,而越国人口约20-30万人。其次是城市与产业,吴国在阖闾即位后新建姑苏城为国都,是当时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池,该城内有体系完善的官营手工业和商业,建立了专门的市场,吴国境内的各种商业往来也很活跃。越国此时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都城,处于首领驻地频繁迁移的部族国家形态,国内的手工业及商业仅有零星发展,整个经济形态更为原始。
3、两国文化的比较
吴人和越人文化十分相近,《越绝书》卷十载“吴越为邻,同俗共土”,吴、越两国拥有共同的文化特点,文字和语言也一样。然而吴、越也存在一些差异。《战国策·赵策》云:
“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鳀冠秫缝,大吴之国也。”

图片
越人歌,表达对君子的思慕。

越人习惯披散着头发,衣领从左开且喜欢纹身。而吴人总把牙齿染黑,用鱼皮做成帽子等。因为地域的关系,吴国更接近中原,更早接触中原文明,相对来说稍微开化一些。而越国从上到下,则更为土著化,保留了更多的少数民族特质。

四、吴越历史地理文献综述
关于吴越历史,首先是先秦时期的《左传》、《国语》等史籍作了简要叙述,《左传》于“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首次出现吴、越之间的边境纷争。此后,于“定公十四年”、“哀公元年”、“哀公十三年”又分别介绍了吴越之间的槜李、夫椒、姑苏等几次大战。《国语》于《吴语》和《越语》中概述了吴、越源流和两国的争战,但以记言为主。司马迁在《史记》的《吴太伯世家》和《越王句践世家》中重述了吴越之战,但大体采用《左传》、《国语》旧说。

图片
苏州博物馆内的吴国整套玉饰品,用于保护墓主人身体。

相比之下,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和袁康、吴平的《越绝书》,对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战争的历史叙述颇详,其中有些记述,不见于现存其它典籍,而为此书所独详;有些则可与其他文献互为印证。虽然书中渲染的神异怪诞常为后世史家诟病,但其中反映的基本史实仍是研究吴越战争历史的重要线索。
吴越战争包括前后近四十年的几次大战,如两次槜李之战、越袭吴之战、夫椒之战、姑苏之战、笠泽之战、越灭吴之战等。三国吴韦昭注《国语》首先就“夫椒”的地理位置、姑苏之战相关战地等进行了注解,成为对吴越战争战地考证的滥觞。之后,西晋杜预在为《左传》作注时涉及了“槜李”、“夫椒”等战地的考证和其它相关地名如泓上、邗、黄池等的注解。

图片
苏州博物馆内的吴国青铜器

唐陆广徵《吴地记》和南宋范成大《吴郡志》是苏州的地方志,两书对一些吴国旧地进行了详细论述,尤其是对与吴越之战相关的都城、宫台、城堡、军事要地等叙述甚详。此后,明清时期嘉兴、苏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志也对一些战争遗迹作了叙述,但大都较简略。
近代以来,1936年,蔡元培、卫聚贤发起组织吴越史地研究会,调查苏州越城、常州淹城等遗址,一批研究论著相继问世,在当时学术界产生了不小的形响,主要代表作为《吴越文化论丛》,他们的研究主要探讨吴人、越人及其文化,涉及吴越战争的内容较少。

图片
绍兴博物馆内的越国青铜权杖

当代对吴越战争相关地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些学者对春秋吴、越历史的考证中。如谢忱在《句吴史新考》中概括了吴国的军事城寨,勾画了以阖闾城为中心的军事防御体系,还重点提出在吴越槜李之战与夫椒之战时吴国都城不在姑苏而在今常州武进市的阖闾城,由此作者也推断夫椒战地不在面向姑苏的太湖洞庭西山而在太湖西北靠近今武进的位置。同时,他也详细论述了吴国离宫姑苏台的变迁,指出姑苏台只是阖闾时代的行宫,并不是他的新都,更不能和姑苏城混为一谈。这些研究虽不能尽信,但却是很独到的见解。
蒙文通于《越史丛考》中详细论证了“夫椒”的地理位置,从夫椒之战为一水战,是发生在太湖洞庭西山附近的水面而不是在山上的角度,解释了杜预在为《左传》作注时发出的夫椒之战为何发生在太湖洞庭西山的疑问。作者还从战国人对吴、越干遂之战的记述中考证出该战即是姑苏之战中范蠡军与夫差军的遭遇战,且干遂即属于汉代的临淮郡,这一研究确认了姑苏之战中越军水军的最终进攻方向与地点。

图片
绍兴博物馆内的越国骨勺

孟文镛的《越国史稿》是一部越国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涉及吴越战争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一是分析了吴越战争的起因。从地理位置的冲突、晋楚争霸的推动、吴越民族性中的复仇情节三方面剖析了吴、越两国何以纠缠不休的原因。二是分析了越军的军事制度和在对吴战争中的进军战略。他提出的越国为全民皆兵,军队为战前临时集结的制度对确定越军每次进军的起点至关重要,同时他也论述了越军在攻吴时经常使用乘敌不备进行偷袭的伎俩,这对考证越军进军路线的选择是一个很大的借鉴。三是对比考证古籍记载越军围困姑苏时间的不同,确认越军围困姑苏是在公元前475年而不是公元前478年笠泽之战后。这样也就直接确认越灭吴之战与笠泽之战是两次战争,从而有越灭吴之战越军进军路线的存在。四是论述了春秋时期越国的水陆交通。他利用《管子》中越国与齐国水战的记载,指出越人出杭州湾北上的航路在春秋前期即已开通;还指出,在句践时代,从大越(绍兴)出发的水路,北上可至后海(杭州湾)南岸的固陵等军港。这些研究为考证姑苏之战中越水军沿海进入淮河的路线提供了重要支撑。

图片
绍兴博物馆内的越国青铜甬钟

张觉在为《吴越春秋》校注时对笠泽之战和越灭吴之战中几次战地的注解也可供佐证。他指出笠泽之战中的泓、没、郊三地的可能地点,并详细解说了姑苏台的位置。杨伯峻在为《左传》作注时也有类似的观点。
关于春秋吴越一带的水系及水路交通,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所编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在长江水系部分中概述了太湖水系的变迁,其中关于先秦太湖流域水系解释了古代“三江”的具体流向。陈桥驿先生在《吴越文化论丛》中考证了吴、越之间“通陵江”水道的存在,并确认西小江(浦阳江)并非是明代改道而成,春秋时浦阳江和今天一样从今萧山区注入浙江(钱塘江)。

图片
绍兴博物馆内的越国陶编钟

关于吴、越之间疆界的演变,吴恩培在《吴越国家关系与分界的演变及对后世影响》一文中梳理了吴越战争前后两国疆界的变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认今苏、浙两省交界是吴、越两国维持时间最长的边界,而流传的钱塘江为吴、越分界的说法只是夫椒之战中吴国侵入越国的临时国界,只是后来东汉分置吴郡与会稽郡时以“山川形便”的原则予以划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