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不器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1-21 发布于山东

2022 年 11 月 11 日星期五

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

儒释道是三家还是一家?在我个人看来,儒释道无分别。有人说,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这种说法只是做了一个方便,实际并无分别。佛家的大德、道家的仙师、儒家的圣贤,都可以叫做君子,得道之人,有仁之人,守礼之人,君子不器也。儒家的入世更多一些,讲究一个“立”;佛家道家的出世更多一些,讲究一个“破”。实际上,“破、立”二字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破不立,破则立,立则破,并不是两回事,犹如阳光与黑暗,阳光进来黑暗出去,同时进行,不分彼此。儒家教人拿起,道佛教人放下,拿起和放下也是一体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拿起,谈何放下?拿得起才能放得下。毛主席说:“破坏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是与此同时,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一个人,打破某些常规约束的同时,就建立了某些新生。

孔子在解释《易经》的时候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话说的很明白:“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用。每个人被万物各自的相与用给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中。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相也。有形即有边,有边必有亏盈有边见,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这跟释迦牟尼讲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个道理;跟老子讲的:“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大制不割”也是一个道理。由此可见,儒释道是殊途同归的大道。 

唐朝有一个三代国师慧忠大和尚,受到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的礼遇,他本身是六祖慧能门下的大宗师之一,经历过中晚唐的安史之乱,还活了整整一百岁,颇有传奇色彩。

慧忠和尚有这样一段话:“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譬如,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我认为此语可以作为:“君子不器”的精准解读。对这几句,我展开浅说一下。

“众生迷时,结性成心,水结为冰”,迷是什么?就是无明起来了、个人立知见了、我执发生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这个时候人的本性被蒙蔽、被遮住,好像本性化作一个固化的东西,犹如水结成了冰。本来上善若水,无形无体,但因为我执无明,成了冰块一样有形有体的器相,君子被器给局限住了,而不是应无所住。

“众生悟时,释心成性,冰释为水”,悟是什么?就是当下觉知了、我相不作祟了、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了、豁然开朗了。这个时候人的本性变得透明,突然想开了,又恢复了活力,流水不腐。心也好,性也好,合二为一叫做心性,迷时冰、悟时水。可见心性之敏锐多变,不入道,就是器,器则限,执着于秉性的力量,是异端。

魏晋唐宋时期,佛家得到广阔地发展,因此而为宋明理学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兼容性、吸收性,能够融合所有的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继承、发展、创新。先秦时期各派学说,到明朝王阳明时代,得到了蓬勃而深刻的阐述,集合了儒释道,融会贯通。从这个角度来说,阳明先生是“君子不器”的治学典范、修行典范、集成典范。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是非常经典的《论语》片段。“学、道、立、权”这四个次第是“君子不器”的具体展示。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即是说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但未必能一起入道。道理很简单,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最后考试分数各不一样,有一百分有六十分还有零分,大家一起读一本书做一件事,但悟性不同,最后总结也不同,未必都能入道。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这就是入道的稳定性,佛家叫“不退转”,道家叫“不反复”,这就是功夫深浅的事。道理也很简单,老师教的这些学生中,有三个人都考了一百分,但是这三个人未必每次都能考一百分,可能只是这一次,下次又考八十分了,不扎实。

“可与立,未可与权”,这就是心法与用法的事理圆融。大家都入道了,但是执着于道相,不能入乡随俗,随缘启用,而是一味死守道规教条,不能权衡权宜,成了执中守空,也是另一种无明。正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是孟子说的:“执中无权,犹执一,贼道也”

这就是内外兼修、事理圆融、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问题。

可见“君子不器”不仅是一个深刻的大道,更是需要下苦功夫的修行,并不是简单说说而已。“学、道、立、权”四步走,这是具体的开示了,更重要的是心里要想明白、弄清楚。稀里糊涂、似是而非恐怕于事无补、于心更乱。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本身我们的心性就很乱,很容易受到杂染,从水到冰,又从冰到水,有时候还化成水蒸气,一会一个样,就像念头的生灭那样。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孔子这段话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君子不器”。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翻译过来就是:“不贬抑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就是伯夷、叔齐吧!”。这两个人跑到深山老林里,宁肯饿死也不贪名,可以说以身守志了。

“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翻译过来就是:“柳下惠、少连,贬抑自己的意志,辱没自己的身份,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深思熟虑,他们只能这样做而已啊。”这就是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夹缝中求生存,还能守住底线。

“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翻译过来是:“虞仲、夷逸,过隐居生活,说话放纵无忌,能保持自身清白,废弃官位而合乎权宜变通。”这就是说隐士的自由,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嘛。

重点是最后一句:“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孔子说:“可是我与这些人不同,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尤其是:“无可无不可”,孔子此语就是“君子不器”的白话翻译,也是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另一个解释

《论语》中很多这样的话,“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等等,无一不是“君子不器”的意思。不仅孔子的思想从始至终是“一以贯之”,整个儒释道放在整体看也是一个道理,也是“一以贯之的不二即为道”

我想起六祖慧能的经典段落:“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都不是,是心在动”。慧能的话同样是“君子不器”的典范。风动也好,幡动也好,都是六根六尘的范畴。根尘之能所,裹着心在动。心被风幡所器,怎能不动?慧能开示我们的是:“六根动,觉知不动”。这样就能在觉知的情况下跟着动跟着静,但丝毫不乱套。如王阳明说的:“心之本体安定,动静不过是时也”。如孟子说的:“不动心”。用简单的世俗语言来说,我觉得可以说成:“一切为我所用,但不要为我所有”。这就非常轻松了,既获得最好的体验,又不执着于体验,不背包袱。

《四十二章经》第十八章云:“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言语道断,非物所拘”。这是一个总纲,处处都是“无可无不可、无为无不为、君子不器、非物所拘”。这样读书,就好像走遍天下不同的景点,但却发现了一个共同点,让人感到舒适,读到深处意气平,因为贯通嘛。无论走多少地方,都不迷路,心里敞亮。

恰如《易经》坤卦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这句话当中的“直方大”是心性,直是心性行直、方是心力如金刚、大是心量广大,有这三样打底,即便人生际遇不习,不习是不熟悉不习惯,有很多陌生的不可确定的遭遇,但也无不利,不用感到紧张可怕,而是能随缘自在,在智慧的引领下随遇而安。

哲学有个误区,好像给我们划分了一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就是一个心和一个物,实际上心物一元、心外无物、辩证统一、君子不器。搞出一个你我他来,就只能是入乡随俗的启用,但不是归根结底的根本,要务本,否则道不生,只能跟着转,晕头转向。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业风不断,根尘交接。因此,我们即便用功发心,也都是持志于痛,还是一种众生畏果的表现,难免跑到二元对立的轨道中不知不觉,相去甚远。在商业世界更为明显,我们都被竞争出卖了,以为竞争是商业的本质,殊不知竞争仅仅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而已,如果我们不能突破竞争,那么就一定无法到达更大的高度,打不破世间法则的天花板。我本身就是长期沉浸于此,还曾以某些成绩来标榜自己,并且认为自己足够灵活,现在看来,不过是跳出一个小笼子,跳进一个更大的笼子,终归没有飞出笼子,就像一只小井之底的青蛙变成一只大井之底的青蛙,不过是多看了一点更大的天,却不知道天外有天,甚至不可想象,愚痴罢了。

现实很残酷,佛家说:“智慧不可传、真法不可说”,道家老子说:“圣人不仁、天地不仁”。在《指月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揭示了这种残酷:“僧问,学人通身是病,请师医。师曰,不医。为什么不医?师曰,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这就是残酷却最真实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替你解答问题,因为替你解答给你说,是老师的功夫不是你的,你以为你懂了却害了你。现实有效的是,等你有病有问题时,不但不医反而加码,让你更难受,等你撞出来悟出来,才是真对症。老子云:“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毛主席说过:“眼泪,是赶不走侵略者的”

这话同样深刻,眼泪能代表什么?教你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的时候,你才能收起眼泪,获得道的力量,彻底赶走侵略者,那时才发现:侵略者是你的心中贼,是你把自己关在容器式的监狱里。

牛顿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