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计小明的故事50-成本分析的维度

 左岸金戈财税 2022-11-21 发布于广东

一:引子

上次小明把年度成本总结发给财务经理后,经理的那句“成本意识有了,但是具体落地执行还欠缺”,这句话让小明这几天一直在脑海中萦绕,小明也一直在思考,什么叫意识有了,缺少具体落地执行,怎么样才能将意识落地执行呢?

小明任新能源成本岗位也快两年了,两年期间随着新能源业务的发展,成本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从最初的只要把成本核算做出来,到现在各级领导要成本岗位,根据预算、成本分析对业务提供支持。小明自己感觉自己在一点一点进步,但是小明自己感觉到自己进步的速度,还和公司业务发展的速度,以及公司领导层对于成本精细化需求不能匹配。

上午财务经理对小明说下午年度内部经营财务会,要自己把新能源成本方面的数据整理一下,到时和他一起去参加。小明感觉这就奇怪了,这种公司主管、经理级别以上的会议,怎么会叫自己呢?小明知道每年这种会议,刘主管作为成本会计,每年也会参加,当然是因为其在成本方面的专业性,今天刘会计去惠州工厂出差了。可是小明心里非常慌,第一次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万一领导们问个问题,自己回答不上来可怎么办呀。

其实小明哪里知道,财务经理叫他过去,一则防止领导们过问新能源成本方面的事情,这样小明在现场好直接向经理汇报,二则经理再给各部门报告年度财务状况过程中,可能相关领导也会过问一些问题,而报告中可能不能涵盖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小明过去可以直接调用笔记本上的财务数据。

二:故事

下午的经营分析会准时举行,各主管和经理落座后,似乎都超小明这边瞧了一眼,当然这也可能是紧张的小明自己的感觉吧。在人力资源对会议程序做了汇报后,相关领导做了讲话,作为这场会议的主要汇报人财务经理似乎没有一丝紧张,而小明缺感觉自己要上台汇报一样,紧张到不行。

在PPT上,财务经理将报告分为六个部分,具体框架如下所示:

一、经营成果分析        

1:本月经营成果分析

2:本年累计经营成果分析

二、财务状况分析        

1: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分析

2:现金流量表分析

3:杜邦分析

三、费用分析                  

1:日常费用分析

2:成本费用分析

3:项目费用分析(比如具体项目研发费用等)

差旅费考核

序号

部门

 差旅费本年发生数

 差旅费本年预算数

 预算剩余额度

预算剩余百分比

1

销售部





2

人力资源





3

制造中心





4

研发中心





5

财务部





6

采购部











四、预算指标完成情况        

1:预算指标完成情况

2:预算与绩效考核分析

行次

考核项目

公司下达考核目标

实际完成

公司下达指标完成率

按照总预算差额

1

经营收入





2

净利润





3

资产利润率





4

人均利润





5

业务招待费





6

差旅费





7

办公费





8

工资总额





五、盈利能力分析        

1:收入分经营模式

2:多维度盈利分析(分客户、分地区、分产品、分渠道等)

六、问题反馈及重点问题

1:以前月度/年度问题反馈

2:本年问题与经营分析

3:未来经营可能存在问题预测

财务经理把这六个目录亮出来的时候,小明就知道了自己之前的分析存在什么问题了,自己每个月成本分析,都是三段论,一是分析存在问题,二是分析解决路径,三是分析需要其他部门配合事情。当然不能说小明做的不对,只是如果按照整体框架来说,很显然小明站的不是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当然了小明也知道,自己是做成本分析,而财务经理是做财务分析,虽然两者不同,但是如何搭建成本体系化的分析框架也是小明要思考的。

在财务经理在上面汇报的时候,小明的手是没有停过的,一直在记录,害怕财务经理讲的东西被自己漏掉。毕竟这是小明第一次接触真正的财务分析,以前小明都是在教科书上,在考试中遇到的分析,而且所谓分析也就是财务管理的一些固定公式。而眼前财务经理的汇报,让小明见识到了真正的财务分析,也让小明对财务分析第一次开了眼。

小明一边听财务经理汇报,一边看着各式图表,同时思考着为何要这么分析,数据为何要采用这种表达形式。小明从财务分析维度、财务分析可视化、财务分析整体原则,对财务经理的汇报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所示:

一:财务分析的维度

A:主要分析方法

主要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说明

同比

将本期数据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

环比

将本期数据与上期数据进行对比

与预算对比

将实际数据与年度预算数据进行对比

与考核目标对比

将实际数据与年度考核目标进行对比

内部横向对比

在组织机构之间或产品、渠道等维度上进行横向比较

外部对标

将公司内部数据与外部对标企业数据进行比较

占比

分析某一指标占另一指标的百分比,或者某一维值数据占全部数据的百分比

趋势分析

就若干连续期间的数据分析走势情况

敏感性分析

分析影响因子指标变动对分析指标所带来的变动影响

预警分析

设定阀值,当指标值超越阀值界限时就自动预警

B:主要分析维度

主要分析维度

分析维度说明

时间

年->半年->季->月

组织

管理层级:集团->产业集团->生产单位->部门

区域

组织机构所在地,包括各个工业园区

产品

包括产品大类->细分类别(根据性质、工艺等进行区分)

渠道

即销售渠道,包括直销、分销等

客户

首先按照客户性质划分客户群,然后再细分具体客户,包括客户群->客户

C: 业务盈利分析

项目

维度

分析项目

考核目标/同业对比

预算对比

实际同比/环比

敏感性分析

收入规模分析

产品收入分析

销量、售价分析





客户收入分析

销量、售价分析





区域收入分析

销量、售价分析





渠道收入分析

销量、售价分析





成本费用分析

主要原材料分析

采购量、采购价分析





燃料动力分析

采购量、采购价分析





直接人工分析

人工工时、人工单价分析





制造费用分析

折旧等间接制造费用分析





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分析






管理费用分析






财务费用分析






小明在成本分析的时候,也有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但是和财务经理的分析比较,自己还欠缺很多。就如上财务经理展示的分析表格所示,这种全方面多维度的分析,简直是将数据的各个维度都进行扫描,好像管理层所需要从各方面了解的数据形态,都可以获取。

二:财务分析的可视化

在财务经理的PPT里面,分别就不同级别的领导,做了不同的表格数据。对于老板曾则以类似管理者驾驶舱形式告知财务数据,对于各主管和经理层,则用关键指标和价值树形式,将数据呈现。小明曾在某些地方也提到过财务分析需要可视化,但是具体怎么落地执行,在财务经理的PPT里面,小明找到了答案。

三:财务分析整体性

1:企业财务分析与企业管控企业、价值创造体现。

2:财务分析原则

这一部分是财务经理基于目前财务管理现状,结合未来企业发展财务需要的能力,提出了财务完善的原则。小明刚开始听的时候心里在想,这个是财务部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要告诉其他各部门领导呢?后来一听原来这些内容要做好,都必须其他各部门的配合。

职责明确原则:

清晰规划集团纵向各管理层级之间、横向各专业管理条线之间的预算管理权限和责任,实现预算管理组织的权责明确、协同高效。

闭环管理原则:

设计由战略到执行评价的业绩管理闭环,以预算为抓手,形成业绩提升的联动机制,支持集团的战略落实。

全员参与原则:

明确业务部门及关键职能部门的业绩管理职责、参与业绩管理的环节,建立全员参与的业绩管理体系,将业绩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最精彩的是财务经理的第六部分,也就是对以上数据进行问题分析,并结合经营现状提出财务意见。当小明第一次看到企业管理控制体系时,小明才明白什么叫做体系,也明白自己工作,在这个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还有让小明印象深刻的是,财务经理提出的经营与财务管控原则,其实对于自己做成本分析和财务管控也是非常适用的。

三:总结

其实本次会议除了让小明对于财务分析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外,对于财务管理这项工作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因为在财务经理汇报完之后,人力资源部就分发相关表格,好像是对财务经理年度考核进行打分。同时小明也发现财务经理自己打开笔记本电脑,对一个“财务管理目标责任”表格进行查看。表格如下:

考核项目及权重

指标名称

权重

考核频率

绩效目标值

财务类

(30%)

1、成本控制与核算

10%

月度

确保公司成本降低      %以上

2、固定资产管理

10%

季度

年度

1、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及时率达到100%

2、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出错率为0

3、资金供应及时性

10%

年度

因不能及时提供资金妨碍企业正常运转的次数少于    次

内部运营类

(45%)

1、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性

5%

年度

因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引发财务运作出现混乱的情况少于    次

2、公司预算执行率

5%

年度

预算执行率达到      %以上

3、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5%

年度

预算执行率达到       %以上

4、实际发生费用与预算的差异率

5%

年度

差异率控制在      %以内

5、现金流量计划执行率

7%

年度

现金流量计划执行率达到     %以上

6、财务报表完成的及时性、准确性

10%

月度

1、每月   日完成财务报表并提交公司高层

2、财务报表的差错率小于      %

7、部门工作计划完成率

8%

月度季度

年度

工作计划完成率大于      %

客户类

(15%)

1、外部客户满意度

8%

年度

1、付款的及时性

2、账务的准确性

2、员工满意度

7%

年度

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平均分数在90分以上

学习与发展类

(10%)

1、部门关键员工的培养

4%

年度

对部门关键员工的培养时数大于   小时(年\人)

2、   部门培训和考核计划完成率

6%

年度

培训和考核计划完成率大于   %以上

小明才发现做领导的也不容易呀,如上表格所示,既是对财务经理工作有量化的考核要求,其实在小明看来,做好一个会计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如果小明自己要走上管理的岗位,按照上面表格要求,小明还需要加强多方面的学习。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小明仍需努力。小明暗自努力着,向着明天努力吧。

推荐阅读会计小明系列文章:

1:会计小明的故事—没那么简单

2:会计小明的故事--什么是落地的费用管控制度

3:会计小明的故事—混乱的应收账款

4:会计小明的故事—固定资产入账的思考

5:会计小明的故事—应付账款尾差异的处理模式

6:会计小明的故事—科目设置为核算打下基础

7:会计小明的故事—开发票的辛酸

8: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就是烤大猪蹄子

9:会计小明的故事—高效沟通,精准结账。

10:会计小明的故事—税局来人了

11:会计小明的故事—收入如何确认

12:会计小明的故事—存货管理从了解仓库开始

13:会计小明的故事—吃过猪肉见过猪跑,看过养猪的会计分录没?

14:会计小明的故事—研发支出核算

15:会计小明的故事-高新财务数据的界定

16:会计小明的故事—存货盘点那些事

17:会计小明的故事—财务核算的风险管控

18: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就是烤大猪蹄子

19:会计小明的故事-ERP下成本初识

20:会计小明的故事-BOM相关

21: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现场了解

22: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数据的归集和分摊

23: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核算指南

24:会计小明的故事-以问题为导向规范成本核算

25:会计小明的故事—成本核算案例解析

26:会计小明的故事-公司成本核算案例

27:会计小明的故事-人工、制费的分摊依据

28:会计小明的故事-约当产量法的实务运用

29:会计小明的故事29 -- ERP成本核算系统与单据

30:会计小明的故事30-ERP系统检查表象和本质

31:会计小明的故事31-成本核算之存货管理

32:会计小明的故事32-成本核算与应付账款

33:会计小明的故事33-影响成本核算的ERP系统常见错误

34:会计小明的故事34-存货核算系统设置

35:会计小明的故事35—成本核算与物料的管控

36:会计小明的故事36-生产委外管理

37:会计小明的故事37-报废、返修的管理

38:会计小明的故事38-成本分析的前提

39:会计小明的故事39-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40:会计小明的故事40-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41:会计小明的故事41-人工分析

42:会计小明的故事42-制造费用与费用预算

43:会计小明的故事43-成本分析之成本改善

44:会计小明的故44-仓管KPI与财务分析

45:会计小明的故事45-成本分析之分析人心

46:会计小明的故事46-成本管控之内审思维

47:会计小明的故事47-成本控制之内部控制

48:会计小明的故事48-财务管控之全员成本

49:会计小明的故事49—在问题分析中改善成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