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王家卫的方式理解会计分录

 左岸金戈财税 2022-11-21 发布于广东

用王家卫的方式理解会计分录

温馨提示:本篇无干货分享,纯属娱乐!

1、花样分录

此段文字是以上配音

初次接触会计分录时,有人曾经说过:以后每天你都有机会跟借贷擦身而过,你也许对他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借贷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

每会计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个分录,就想把这个分录刻在脑袋里。可是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 不懂会计背后的为什么,背过的分录也会过期。

其实会背诵分录并不代表什么,业务是会变的,就像女人心一样,今天她喜欢凤梨,明天她可以喜欢别的。

记忆力好的,一直以为背分录这件事情自己会赢,直到有一天看着递延所得税,才知道自己输了。

一小会计对借贷难以理解,看着满纸的会计分录,泪奔哭倒在寺庙门口。问大师何为借贷?何为会计分录?

大师曰:“会计分录说的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事情”。

小会计以为佛门清静之地,会计哭倒寺庙不雅。于是他听从大师的话,从家里来就回家去(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多年后小会计终于明白大师的意思了:

借方可以看作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向:“钱”是形成资产了,还是花掉了,还是分配给股东了。

贷方可以看作企业经济利益的来源:“钱”是股东投的,还是借来的,还是自己销售挣的。

对于分录背后的为什么,我们只知道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但是如果只是这么理解,就像把爱情简单理解为你来我往一样。

对于理解会计分录,我们应该了解分录背后的为什么。就像对待生活的每一天一样,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开始新一天,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每个上午都醒来。

2、分录森林

我与分录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那是我第一次夜里看分录,看睡着了,分录直接盖在我脸上。8个小时之后,我又要上会计课,8760多个小时之后,我发觉我已经开始喜欢上分录了。

如果刚学会计时,一直以为我跟其他同学不一样,我与会计的缘分未到。其实后来才知道,原来初次面对会计时,就像白天初次面对夜晚的寂寞一样,寂寞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

如果当初我学会计的时候,有人给我一本会计秘籍,我会不会在多年以后,自己写上十多万字的《会计为什么》?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些年背过的分录,就如同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

有会计说,他这一生都不知道背过多少分录,见多多少借贷。期初他一直在寻找借贷的意义,一直在寻找什么计入借方,什么计入贷方。可是知道有一天,他懂了会计这门商业的语言,他才明白其实寻找意义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真的意义在自己茅塞顿开那一刻。

其实”背分录“,现在看来只不过一个笑话,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记住的时候,你反而忘得越快。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头脑不能够再拥有千万条会计分录,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去明白业务的逻辑。

每个会计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从记忆到理解,但是当你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时,说明你开始想了解分录背后的为什么,就像想了解山的背后是什么一样。

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 。可能分录背后的为什么,也没什么复杂,但是当你站在山的后面,当你在分录逻辑回看分录,其实你已是见山不是山的状态。

3、分录正传

资产负债表观

有人说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观?“资产负债表观”理念,强调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强调企业净资产而不是强调利润,适度弱化“利润表观”理念。“资产负债表观”理念的实质是,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考核业绩时,关键是看净资产是否增加,即股东财富是否增加。在资产负债表观下,利润代表净资产的增加,亏损代表净资产的减少。

有人又说利润表观不也挺好的嘛?再说了利润最终不也体现在资产负债表里面。

其实只关注利润表,就像眼睛里只有胜负,没有人情世故。人要往远看,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而资产负债表观,就是不局限于眼前胜负,而是关注资产负债的长远。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利润表观就是面子,有的成了里子,资产负债表观就是里子。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大多数会计分录,会先从利润表走一趟,然后回到资产负债表。当然有的会直奔资产负债表,比如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就像每一个去2046的乘客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回失去的记忆。会计分录在利润表里面找回的是自己的存在价值,但是最终人们还是希望从2046回到现实,分录也最终会回到资产负债表。

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则不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不想和利润表太接近,也不想在利润表找到自己的价值。

就像有些人,知道一些地方是不适合太接近的,知道得太多反而没有兴趣。这种人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他知道怎样可以让自己更加快乐,同时也能让别人不尴尬。就如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不会突兀的进入利润表,让其他在利润表的伙伴显得尴尬。

资产减值准备

有人说,计提减值准备,就是去掉资产的水份,不高估资产。可是在资产自己看来,每次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然后计提减值。就像每个人都有失恋的时候,而每一次资产失恋,就像把资产拉出去跑步了,因为跑步可以将身体里的水分蒸发掉,这样真实的资产价值,不会让资产流泪,也不会让资产拥有者流泪。

而且有的资产减值,在会计生命里注定是走上了,就没有回头路的。比如:商誉、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资产。

就像男女之间的爱情一样,如果男女处在一种难堪的相对。她一直低着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他没有勇气接近,她掉转头,走了,永远的走了!就如同某些减值,永远都不能转回了。

会计过渡科目

有人说,待处理财产损益、固定资产清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都是会计的过渡科目。在这些过渡科目自己看来:“作为过渡科目,就像很晚才得到了初恋。它就象是一家店,我不知能停留多久,当然,越久越好。”

可是在我看来,每一个科目都有自己的宿命,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就像每个人都会有过去,就算你是一个杀手,一样会有小学同学。

也有人说这种过渡科目,似乎和很多过渡会计分录处理一样都会“逢场作戏”,走个过场,然后截下露水情缘。可是人生在世,必须学会逢场作戏,虽然很多都是露水情缘,不过没关系,哪来那么多一生一世。

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

企业是机器设备作为报表里面的固定资产,它以为和资产其他报表项目想比较,尤其是和披着资产外衣伪装为资产的长期待摊费用比较。它可以一直待在资产的左边。

可是,有一天当固定资产,听到固定资产清理这个科目时。它终于明白了,很早前,它听别人说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此时固定资产明白了,它以为自己可以二十四小时,365天不停的飞下去,其实固定资产清理就是让它下地一次,而这一次就是它死亡是时候。

作为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这个江湖里,其他的报表项目,嫉妒我呆在资产里面太久,人们说过,眼红会让人产生嫉妒。它们想要我死,最痛苦的方法,就是先杀了他最喜欢的人。所以他们以为和我形影不离的累计折旧是我最喜欢的人。

如果是过去,我也想杀掉这个让我日渐消瘦的累计折旧。我曾经发过誓,要是再让我遇到累计折旧,我一定会杀了他,但我没有这么做。因为当我最后一次见他的时候,我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了。

其实在眼睛看不见东西的那一刻,也是我完成资产价值属性的那一刻。一个资产项目完了其价值,在没有存在感的那一刻。或多或少,会找些借口来掩饰自己。

有些人,有些科目是离开后才发现,离开的人才是自己的最爱。就如同累计折旧一样,因为它经年累月的存在,才证明我作为资产的存在。

如果感情可以分胜负的话,我不知道她是否赢了。我一开始就把累计折旧当成一种负担,而她则默默陪伴在我左右。所以我知道,从一开始我就输了。其实多数人,多数资产都是这副德性,拥有时不去珍惜,失去了却在惋惜。无形资产对待累计摊销也是如此。

收入与其他综合收益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收入对净利润念念不忘,才能在留存收益处有回响。它和其他综合收益不同。

“净利润”表示企业现在赚了多少钱,这个是你落袋为安的。“其他综合收益”表明现在还不能算你企业赚的钱,表示企业未来可能会赚多少钱(对于目前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的,先用其他综合收益过度一下,后期根据具体情形来甄别哪些是货真价实的就计入损益,也就是以后期间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还有一种就是以后期间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 ),也可以说是你的纸上富贵。最后这两个加在一起就是“综合收益”。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报表使用者看到你这个报表明白你那些事干货利润,哪些是水货利润。

收入和其他综合收益,就像世上的两种人。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都是时事使然。

就像收入和其他综合收益,看上去都会带来“收益”,可是收入活成了里子,而其他综合收益,尤其是以后期间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则变成了面子。都是准则使然,都是其业务性质使然。

资本化与费用化

关于资本化和费用化,资本化一直以为相比较一次费用化,它赢了。直到有一天,资本化自己看着镜子,自己也走到了所有者权益的圈子里,才知道自己输了。其实费用化,被直接打入所有者权的圈子里时,它也想在报表里面像资本化一样,耀武扬威一番。

可是终究有一天费用化,会在这里看到资本化褪去昔日风采。现在费用化也觉得,早来或者晚到什么都无所谓啦。

其实曾也有人也问过费用化,是否后悔当初没有被划入资本化,然后像资本化一样,能够长久的在资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费用化对外宣传人生无悔,每个科目或项目都有自己的使命。可是费用化内心知道,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

也只有在那一刻,资本化和费用化,似乎变的和爱情一样,在会计人生最后的道路上,在彼此眼里看到了自己,明白了两人同样的宿命,这就像爱情这东西,时间很关键,认识得太早或太晚,都不行。

其实资本化和费用化,并不是在最后的人生道路上遇见了爱情。而是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因为当初同样一笔支出,因为资本化和费用化而分别,到如今都进入权益的圈子相逢。

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你能决定,谁死,时间,地点,早就有人决定了。就像企业设定的好的会计政策或者ERP系统模板一样,一切早就有人做好了安排,一切也都是最好的安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