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心学牙笔记--第四节 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防治

 慧心学牙 2023-08-12 发布于河南

第四节 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防治

“化险为夷”

近年来智齿的预防性拔除由18%上升到40%,阻生牙拔除成为口外门诊最常见的手术。

但智齿位于磨牙后区,周围有丰富的神经血管走行,手术风险较大。拔牙术后麻木是患者最难以接受的手术并发症,甚至影响医生的职业生涯。

一.神经走形

下牙槽神经隶属于三叉神经下颌支的一个分支,从卵圆孔出颅后,从冠突和髁突之间经乙状切迹往下,到下颌骨内侧从下颌孔进入下牙槽神经,在之前会发出耳颞神经,咀嚼肌神经,颊神经,舌神经这些分支,我们一般在下颌孔区域麻醉,可以同时麻醉颊神经和舌神经,产生舌部麻木的表现。下牙槽神经出颏孔之后是颏神经。

卵圆孔——下颌孔

在翼外肌内侧下行,从翼外肌下缘处穿出,在蝶下颌韧带与下颌支之间与下牙槽动,静脉相伴,沿下颌神经沟下行,穿经下颌孔入下颌管。

下颌孔——颏孔

沿途分支在下颌骨下牙槽基底部吻合成下牙槽神经丛,由该丛再分出终末支,布于下颌牙之牙髓及其牙周膜和牙槽骨。

另有末端分支出颏孔为颏神经,分布于下颌前牙及第一前磨牙的唇颊侧牙龈,下唇黏膜及皮肤和颏部皮肤。

二.影像学特点

如果看到牙齿离神经管比较近,应即刻让患者拍CBCT,如果诊所条件有限,也应通过平片评估一下神经管和牙齿根尖的关系,看是在下方还是侧面,是颊侧还是舌侧,两个根出现明暗双影一般是两个在神经管上,如果双暗影的话,一般两个根都在神经管侧面,交叉式的和两个根搭在神经管上的是不同的,都在一侧的话比较好处理,交叉式压在神经管上,处理是有点困难的,建议早换超声骨刀,避免伤到下牙槽神经血管。

*下颌管偏舌侧;

*下颌管偏下颌骨下缘;

*下颌管截面形态为上下径略长的椭圆形。

下牙槽血管神经束在下颌管内走行中血管位于神经之上。

一旦看到牙槽窝大量出血的话,那么就是提醒我们已经非常邻近神经了,说明已经破坏下牙槽神经这个血管的一个血管壁了,这时候就不要再往下面继续深入了,如有断根,你要评估一下3mm以内就不要强行掏了,一是风险确实过大,二是病号很多在等着,掏个断根浪费半个多小时也不一定能掏出,要及时认怂,及时止损,只要不感染,不影响填塞缝合,断根可以就留在那里,等一年后,拍片你会发现遗留的断根慢慢向冠方移动,脱离了下牙槽神经管。这时候再拔除,风险就没那么大了。

下颌管在颌骨内的走行方向,及其与第三磨牙的位置关系

根据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和下颌管在X线片上的垂直向关系分成四类:

1.根尖位于下颌管上缘之上

首先评估一下距离,如果有2~3mm以上,可以进行残根放心的掏取,即使进行敲击,也不易伤到下面的骨板。

在2mm以内,就有可能会伤到神经。

2.根尖位于下颌管上1/2

说明根尖在侧面了,拍个CBCT,看神经管与根尖的关系,避免伤到。

3.根尖位于下颌管下1/2

风险又加剧了,更难了

4.根尖超过下颌管下缘

牙齿根尖非常深了,你就要评估一下是不是能接了。

贸然在门诊进行这样的拔除,是不明智的一个选择,不要说你已经拔了一万颗牙了,你已经无所畏惧了,我们都应该心存畏惧,无论什么时候,风险是一直存在的,一定要做好评估,不要过于武断,这种情况下及时转公立医院进行全麻拔除,全麻能保持长时间大张口状态,视野也比较清晰,公立医院应急设备齐全,在门诊处理的话,一旦出血比较多,吸引器吸不过来,患者也紧张,张嘴张了一个小时,很难跟你进行配合。

三个方向的位置关系:

接触:下颌管和下颌第三磨牙间没有骨组织存在位置:

舌侧(损伤可能性变得非常小)

根尖(还好,分根时一旦牙齿断根,就要进行分根的切割,看它与根的关系,如果在根分叉区域进行切割还好,如果神经管位置正好贴着根分叉,那就要及时更换超声骨刀操作,不要涡轮机进行旋转去骨,涡轮机不具有软组织识别性,分根有可能会伤到神经)

颊侧(风险性最大,涡轮机的去骨是在颊侧,增隙或者断根操作时也是在颊侧)

下方(评估一下距离,要求3mm以上,否则不要进行敲击的操作)

不接触:下颌管和下颌第三磨牙间有骨组织存在

分析:如果诊所没有CBCT,只有曲面断层片,如何通过平片进行初步的判断?

①我们观察的目标就是下颌管走形的方向,有没有根尖的弯曲,观察根尖有没有分叉。

②有没有根管弯曲,影像上根尖影像变暗,有没有明暗双影。

③有些中年男性牙根没有明显的牙周膜间隙,容易产生牙固连,看牙周膜有无间隙来评估一下拔除对神经管的创伤性。

a.图中两个根融合,根尖影像两个根都变暗,提示它是在根的侧面,根融合的牙像把钳子一样,一般越到根尖越细,通常不会是两个根把神经管夹在中间这种情形。判断是在颊侧还是在舌侧,曲面断层片是评判不出来的,只能通过CBCT分辨。

b.图中神经管到了根尖部位打了个弯,改道了,是个双根的融合,这种情况下表示正好顶在了神经管的上方,让神经管产生了偏移改道,这种在拔除断根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进行敲击,只能用微创拔牙刀进行处理。

c.图中下颌管接近根分叉,且根端膨大,我们要考虑这种情况。

d.图中根尖分叉,呈明暗双影,代表两个牙根一前一后,神经刚好叠在中间,根分叉分根切割时,一定要看与根分叉上端的关系,如果离根分叉非常近,一定要用超声骨刀,不要用涡轮机。

e.图中根尖影像偏斜弯曲呈暗影,表示神经在侧面,下颌牙根的弯曲一般朝向远中,图中的牙根近中弯曲非常少见,一般要拍CBCT,此图中弯曲的牙根有可能从侧面把神经管进行包绕,在提的过程中,有可能伤到神经,折断的可能性比较大。

f.图中下颌管影像缩窄,S弯偏移改道,神经顶到下颌管之后,只能按下颌管下方走形转过去,周围的神经血管束大多有变异,分支会比较邻近,拔除断根出血会比较多。

通常小牙片或全景片可以解决大部分病例的术前检查和判断问题,具有成本低廉,应用便利等优点,但成像为二维平面,不支持在冠状,矢状和轴向多平面成像,不能三维显示阻生牙和下颌管之间的关系。

建议当根尖片或全景片显示牙根根尖变暗,下颌管骨白线中断,管腔狭窄等情况时,可以采用牙科CT或CBCT进一步明确牙根与下颌管的关系。

三.损伤原因

下牙槽神经损伤危险因素:

1.手术相关因素

①采用劈冠方法暴力分牙,导致牙根因锤击移位,压迫下颌管,对下牙槽神经造成间接损伤。

②采用锤击牙挺楔入增隙,牙挺楔入过深,挤压下颌管骨壁,导致局部下颌管狭窄,压迫损伤下牙槽神经,甚至可能发生挺刃插入下颌管,切断神经造成直接损伤。

③采用高速磨切钻头分切牙齿牙根,钻头进入下颌管,切断或撕裂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造成直接损伤。

④拔牙过程中牙根折断,盲目取根,导致根尖进入下颌管,压迫损伤神经。(骨白线消失说明牙根尖已经在神经管里了,就及时收手,不要再去动它了)

⑤拔牙损伤下颌管内血管束,大量出血和血肿压迫下牙槽神经造成损伤,或使用填塞压迫下牙槽神经出现感觉障碍。(分层填塞,下层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可吸收血液,上方放置碘仿纱条进行分层的压迫)

⑥牙槽窝与下颌管之间骨壁缺失,牙根与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紧密贴邻,还有极少数情况下神经穿过牙根,牙齿拔出对神经造成压迫或撕裂损伤。(消除炎症后再拔)

⑦慢性炎症导致根骨粘连,拔牙导致下颌管骨壁破坏,神经压迫或撕裂损伤。

⑧拔牙过程中破坏了下颌管和牙槽窝之间的屏障,拔牙后局部感染等炎症扩散,激惹下牙槽神经。(盐水双氧水交替冲洗)

⑨拔除牙齿后,使用刮匙盲目搔刮牙槽窝底,由于神经管骨壁薄或下牙槽神经已暴露时,可能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

2.局部麻醉因素

①局部麻醉术时可因注射针尖刺到神经鞘或周围出血使神经受压。(如针尖有倒刺)

②所有的麻醉药物都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如果将高浓度的麻药直接注射到神经,可能导致神经细胞凋亡,支配区域组织长期麻木。

阻滞麻醉不要用阿替卡因,一是因为含肾上腺素,万一打到血管里,没法进行回抽,肾上腺素超标会是心跳加速,产生休克,二是阿替卡因如果打到神经上,神经毒性是比较大的,会产生一定的麻木。所以还是打阻滞建议用普通5ml注射器加利多卡因进行注射,检查回抽无血,而且利多卡因毒性也比较小,不会产生神经麻木的情况。

3.药物作用因素

①术中因牙槽窝出血使用骨蜡填塞,术后半年出现下牙槽神经感觉功能障碍表现的报道。

骨蜡异物反应比较多,因此骨蜡填塞止血多不采用,现在多用明胶海绵和碘仿纱条配合进行止血。

②术后处理干槽症等并发症时,使用药物直接接触下牙槽神经,也可能导致神经感觉障碍。

例如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牙槽窝里塞治疗干槽症的药物等。

损伤症状:

下唇感觉减退或缺失→不自觉的口角流涎,下唇咬伤

感觉异常,麻木→“单纯麻木”or“又麻又痛”

异常疼痛和痛觉过敏→轻触皮肤具有痛感,甚至有烧灼样异常痛觉

主观检查:以患者的描述为主,如下唇麻木等。

客观检查:

a.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痛觉测试过程:

Ⅰ.用针尖轻刺皮肤

Ⅱ.无痛觉区→正常区

Ⅲ.自上而下

Ⅳ.两侧对比

温度觉测试:

冷水(5~10℃) 热水(40~45℃)

触觉测试: 棉毛絮或小薄棉花片卷成毛笔状,由麻木区向正常区轻划皮肤。

b.深感觉→两点分辨觉,震动觉,实体感觉,位置觉

两点分辨觉测试:

闭眼后用两脚规的两针端同时接触其皮肤,首先让患者感觉是一点触及,然后逐步分开两脚规两针端的距离,反复轻触皮肤,直到患者感觉到是两点为止,最后用直尺测量两针端间的距离。

震动觉测试:

震动着的音叉(128Hz)置放在病人肢体的骨隆起处。

实体感觉测试:

又称“实体辨别觉”,“实体觉”,是皮质感觉的一种,用于抚摸物体后确定该物体名称的能力,即为实体感觉的表现。

实体感觉包括对接触物体质地,重量,纹理等各方面的分析和认识,是以皮肤的精细触觉为基础的综合性感觉能力。

位置觉测试:

嘱病人闭目,检查者将其肢体摆成某种姿势,让病人说出所放的位置或用对侧相应肢体模仿。

c.电生理诊断检查→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等

记录潜伏期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用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除以潜伏期为SNCV等。

我们常用浅感觉测试,通过浅感觉的有无来评估神经损伤,如果浅感觉都没有,那么神经损伤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四.处理及预防

a.拔除牙齿→7天后首次复诊→无感觉异常→无需复诊。

b.拔除牙齿→7天后首次复诊→感觉异常,行感觉神经检查→如检测到感觉神经异常→3周后随访继续行感觉神经检查并评估→感觉异常消失。

c.拔除牙齿→7天后首次复诊→感觉异常,行感觉神经检查→如检测到感觉神经异常→3周后随访继续行感觉神经检查并评估→如感觉神经异常持续存在且患者不能接受→8周后随访,继续行感觉神经检查并评估→感觉恢复患者能够接受。

d.拔除牙齿→7天后首次复诊→感觉异常,行感觉神经检查→如检测到感觉神经异常→3周后随访继续行感觉神经检查并评估→如感觉神经异常持续存在且患者不能接受→8周后随访,继续行感觉神经检查并评估→如感觉神经持续异常且患者不能接受→建议行显微外科治疗。

手术第二天及时回访,询问有无肿胀,麻木等情况,如有麻木,及时进行药物介入治疗,最快一周,能恢复过来就非常好,超过两个月,基本可以宣判为不可逆性损伤了,时要对患者进行疏导,之前签的知情同意书,无论是在哪里拔,都有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尝试让患者接受,如果不接受,那就转显微外科治疗。

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神经功能障碍标准:

S0级: 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完全丧失

S1级:存在深部痛觉

S2级:存在一定程度表浅痛觉和触觉

S2+级:存在表浅痛觉和触觉,但有感觉过敏

S3级:存在表浅痛觉和触觉,两点辨别觉大于 15mm

S3+级:与S3相同,两点辨别觉7~15mm之间

S4级: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6mm实体觉存在

如果出现S0级别的感觉障碍,应早期做电生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CBCT),确定神经是否离断或被严重压迫,并对症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具有S2以上感觉功能,表明神经连续性保存,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多在短期内可以完全恢复。

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闭合性损伤,神经连续性保存且可自行恢复的情况。

治疗方法:主要为激素,神经营养药物或生物制药局部和全身应用,辅以理疗和神经肌肉功能训练。

恢复转归:大部分是暂时的,可逆的,会逐渐消失而恢复正常神经功能。

B类维生素治疗:

B1: 50mg

B6: 50mg

B12: 0.5mg

0.9%生理盐水 1ml

用法:肌注,每天1次,连续10~14天。

同时配合挂吊瓶(抗生素头孢或阿奇霉素治疗)

激素类药物治疗:(成年人冲击治疗一定要达到10mg)

地塞米松 2~20mg

5%葡萄糖 100~250ml

用法:输液治疗,最多用1周。激素过量会给心脏增加负担,会造成肥胖。

以上治疗(B族维生素,抗生素输液加激素冲击治疗)1周后,改用口服神经药物治疗:

甲钴胺片 :口服0.5mg/次,3次/天。

如果服用1个月无效则不建议继续使用(神经过敏)长期使用会感觉浑身发痒,副作用开始显现了。

拍CBCT有可能神经管已产生不可逆的切断了,不是单纯血管神经性水肿这么简单了。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能够增加组织内氧含量,从而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

局部理疗:

低强度激光,电刺激理疗,磁疗法等。

中医疗法:

针灸,中医中药治疗等。

感觉再训练:

感觉再训练是指在神经损伤后忽视或掩盖不良感觉的方法,以减轻神经损伤后的不良感觉。

手术治疗:

适应症:开放性损伤,神经严重撕裂或完全断裂,神经受到硬软组织严重压迫等情况。

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显微神经外科,包括神经吻合,神经移植,神经松解等手术。

恢复转归:神经功能不能恢复或仅能部分恢复。

神经吻合,面静脉重建下牙槽神经。

1.焦虑,应激等社会心理问题的患者,偶有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异常。

2.癔病(分离障碍)也可引起周围神经的感觉障碍,可因某些精神因素受到创伤,刺激而急剧发病,患者多具有情感的强烈性和多变性,高度暗示性,高度自我显示性,丰富的幻想性等性格特点,可出现某些部位(如面部,头部,肢体等)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或消失,但又和神经分布不一致,且范围不恒定,易受暗示而变化。

3.抑郁症也属于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又称抑郁障碍,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是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情绪可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也可出现感觉迟钝或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并可反复发作。

(术前病号要进行甄选)

术中预防:

1.采用专用牵拉器械使术野充分的同时减少手术切口;

2.四手操作随时吸净唾液和创口渗血;

3.合理设计牙齿分切分块拔除方法,以减少周围牙槽骨损伤,尤其是弯根,多根牙,一定要分根分别拔出,避免对下颌管产生挤压等不良应力;

4.使用外科专用钻切割牙齿时,切忌盲目磨切过深,应保留部分舌侧和深面牙体组织,使用牙挺折裂,从而避免钻头穿透牙齿和周围骨质而切断下牙槽神经或舌神经;

5.术后根据牙槽窝出血情况给予明胶海绵,纤维蛋白海绵,碘仿纱条等填塞和牙龈缝合等处置,充分止血;

6.术后给予激素及消炎药,预防过度肿胀等;

7.应切忌使用暴力方法拔牙,淘汰劈冠,锤击等过时的拔牙技术。

思考:

牙根变异,弯根,临近神经,有没有不拔牙的治疗方法?

1.冠切术:

a.手术要点:

采用外科专用磨切工具,手术去除阻生第三磨牙的牙冠,并使剩余牙根截面位于牙槽嵴下约3~4mm,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术区,保留的牙根不做牙髓治疗,严密缝合周围牙龈软组织,待其愈合。

b.手术并发症:

遗留牙根可能出现术后根周,根尖感染性炎症,而需要再次手术拔除。

(使用呈角的Piezzo超声骨刀进行冠切术更加便捷安全。)

2.预防性冠周去骨术

是指观察牙齿萌出时遇到骨或邻牙阻力,通过外科手术去除部分骨阻力,调整牙齿恢复萌出方向,恢复萌出潜能,在4~8周内,牙根可以向咬合方向移动约2~3mm,从而使牙根远离下颌管。

冠切术与预防性冠周去骨术对比:

冠切术:

手术目的:

①保护下牙槽神经;

②去除牙冠——消除冠周炎症;

③二期手术拔除。

适应症:

各种完全或者部分埋伏牙?骨粘连

缺点:

①牙根可能出现术后根周,根尖感染性炎症;

②磨牙后区骨质缺失,导致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

③反复发作的冠周炎症。

预防性冠周去骨术:

手术目的:

①保护下牙槽神经;

②去除冠周龈瓣——消除冠周炎症;

③促使牙齿萌出。

适应症:

牙体长轴接近垂直无邻牙阻力,具有萌出潜力的埋伏牙。

缺点:

正位萌出后多数与对颌牙无法建立咬合关系,待牙根远离神经后,需要二次手术拔出阻生牙。

3.正畸牵引拔牙法

对于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解剖关系密切的患者,去除冠周骨阻力,在下颌第三磨牙上粘接牵引钩,以对颌牙或种植支抗钉作为支抗,通过正畸牵引的方法使牙齿牙合向移动,从而使牙根远离下颌管后再拔除,避免下牙槽神经损伤。

慧心学牙笔记--第一节  微创拔牙方法总论

慧心学牙笔记--第二节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技术要点与失败分析

慧心学牙笔记--第三节  阻生智齿阻力分析

慧心学牙笔记--22年执业助理考题及题型解析

慧心学牙笔记--乳牙根管治疗术及其操作技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