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草】诗歌寻找聆听者 ——《向左诗意,向右天涯》/李之平(序)

 海乐2022 2022-11-22 发布于浙江


诗歌寻找聆听者

——《向左诗意,向右天涯》序言

李之平

我们写作,首先是有话说,有情绪需要宣泄,能够言之有物,不落俗套,将个人思想和发现传达得有效,进入它应有的流通中,才是诗歌写作与表达的完满或完成。那么,真正的写作或诗歌的写作是寻找有效读者的过程。这方面话题诗人们多有所关注。美国女性诗歌批评家海伦。文德勒说:很多抒情诗的说话者都用一种亲密的方式对看不见的倾听者发言。在乔治·赫伯特的作品里,看不见的倾听者是上帝,在惠特曼的作品里则常出现一位未来的倾听者。阿什伯利是那种在过去的倾听者那里寻求亲密感的诗人。( 约翰· 阿什伯利与过去的艺术家>》)

但所有的语言,思想都是面对着聆听者,对话者。这对象有可能是潜藏在自己身体里的另一个自己,更可能是与你共感同震的他人。因为你总有共感的心灵,惺惺相惜的朋友,总能将自己发现的,倍感欣喜的内容传达给他(她)分享,让语言和心灵凝结的果实抵达它应到的归宿。并实现彻底的绽放与飞扬。哪怕人死去多年,有些能产生广泛共鸣的文字和文字背后流溢出的光芒将长久地活下来。

按照曼瑟尔施塔姆的说法,诗歌不拒绝读者,思想向外部和远方投射,那边吸引更广泛的读者。他曾引用俄罗斯诗人巴拉丁斯基这样一首诗:我的一个遥远的后代,/会在我的诗中发现这一存在:/也许,我能与他心灵相通,/如同我在同辈中找到了朋友,/我将在后代中寻觅读者。

很显然,他表达的是自己的诗歌与读者交汇的渴望。曼德尔施塔姆强调说:“某些具体的诗(如题诗或献词)可以是针对具体的人的,那么,作为一个整体的诗歌则永远是朝向一个或远或近总在未来的、未知的接收者,写信的诗人不可以怀疑这样的接收者的存在。只有真实性才能促生另一个真实性。”(《曼德尔施塔姆:诗人与谁交谈?》)

那么,我进入本文要的正题。

这个序言呢,集中针对的是十位诗人的一本诗歌合集,叫《向左诗意,向右天涯》。由温州女诗人海乐主编。

这部诗集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位诗人的诗作。这十位诗人分别是:海乐、叶晨、雨朵,杨发琴、成辛、清明、郑春胜、赵峰、赵康、谢仙石。我们来了解下下他们的作品。

海乐的诗,更多的是对时间和季节,岁月与成长困惑与思考,读她的诗歌,会被扑面而来的山坡,青草和大片油菜花撩拨,心动。在自然世界面前,人的微茫无助与期待与希冀。浪漫的自然世界和内心暗合,也是生命本来应有的饱满与透明吧。抒情诗歌的力量往往在此——给生命以明亮的信息与气象。


叶晨的诗歌印象是比较平和安宁的。季节,时间和风月都是写作的内容,作为户外教练和摄影师,他的诗歌提供了画面定格时的一瞬安定与和谐。像《贡嘎夏日》这样的诗歌:是时候了。烈日曾经很盛大/把阴影散布在大地上/微风刮过原野/让来迟的鲜花长得丰满……这样温暖而沁心的画面让人沉静,心生感恩,对这世界,这美丽多姿的自然。

杨发琴,是甘肃的一位女诗人(在新疆工作)。她的诗都是关于父亲的,是父亲去世后的一系列感怀诗歌。是寸寸碾心的对父亲割不断的浓重情感,数量之多(想必还有),不无震动。亲情是世间最宝贵的情感,无可替代,一旦失去,生命重力一时难恒,抒发与致敬,给远去的至亲,一份礼物或黄泉远去的陪伴,都是至为珍贵的。

成辛,是湖南诗人。他的诗歌写作特点总体上是对现实反应与砥砺,关注底层的生存卑微与艰辛。他的诗《寒夜》写出了三九天的彻骨之冷,比喻也刻骨尖冷:就那灯光/被人强按着/在水面上颤抖/钻进骨头的冷/孤零零地穿越。诗歌《地下通道》《公交车的窗外》等都是直面现实冷暖的尖锐写作。

清明,是内蒙古诗人,一位高级检察官。不无例外地,他的诗歌有不少关于草原的。哪怕写其他主题,都离不开草,离不开这个生养自己的平原。当然他的诗歌必定有着作为检察官的犀利与深邃,洞察世界的冷峻,一种如草原一般的宽厚。作为草原赞歌,我们却也读到幽默里的疼痛:临睡前/蚊子在耳边一遍遍絮叨/说爱我/爱到可以歃血为盟/蚊子的生命太短了/可我的生命就很长吗/难得有这样一次执著的穿刺……

郑春胜,浙江温州人。想必是位温厚深情的男子。他的诗歌多为对时间和季节,生命点滴的慨叹与吟诵,并让生活哲理点滴入诗,是细腻丰沛的情感导致笔尖思哲流淌,可见其韵致诗意。当然,情诗也是饱满深情,蕴含生命的勃劲与疼惜。

赵峰的长篇散文诗《爱之鸟》跌宕连绵的思想与情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与天地自然关系的思考,对自我与人类存在的困境,作出递进或回旋式的追思,解构与探问。气韵悠长,思质沉潜可鉴。

赵康,云南的诗人。也许跟云南的多雨气候有关吧,他的诗满是淋湿的雨雾,写雨的特别多。也许唯有雨能带来诗意与抒发之欲吧。我们也可以在这些优美诗句中感受到吟咏自然与生活的美意交错的独特韵味。

谢仙石,浙江诗人。八零后,还是位公务员。他的诗歌语言简练,多少流露出年轻人的一股难平之愤,大体上,可以读出他对生命世界的思考与批判。对晨昏岁去,年来年往,寒暑易变,发出诸多怜悯和感叹,也应是对人类的悲悯与感叹。此诗《夜的死亡》便可感受一二:风在黑夜疯长/箭带走星星别离的悲伤/一切都服从黑夜的安排/两个人的体温如何反抗。

雨朵,云南个旧人。写边地矿区生活,少数民族地区的日常。温馨自然。饱满的诗情与明亮的色彩并糅,诗让人温暖的。

认识这十位诗人唯有读他们的诗歌,在边地,在中原,在东海之滨,我们从他们的文字中感受到地域文化与环境差异带来的诸多色彩与印记。诗歌,无非是留下我们活着的印记,在诗行间找到各自的生存真实和环境与自然的声音,那么,便是文字的意义,同时寻找到自己的读者,让这些诗句延展,扩张,进入较为广阔的流通,给自己和后人留下可资追索的印记。如此,也是完满了。

2017年3月21日

李之平介绍1969年生于山西,女。9岁随家人迁居新疆伊犁。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和翻译者。《青春》文学月刊特约主持。新世纪十五年优秀诗人巡展主编。

有诗歌、评论、散文随笔以及翻译 作品数 百篇(首)见诸各类报刊。2015年获得第一朗读者年度最佳诗人。诗歌入选多种选本。评论文章发表于《文艺报》《文学报》《诗探索》《山花》《大公报》《星星诗刊。理论版》等。并在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应邀参加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著有文化论著《色空书》(与蔡俊合著),诗集《敲着楼下的铁皮屋子》。现居广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