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者道之道(不要被“框住”)

 衆妙之門 2022-11-22 发布于陕西
文章图片1

阅书熙室

一: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古人形容的出世高人。他们不再为世间纷繁复杂所困扰,人称“方外人”,方,就是界限、范围。而我们俗人,就是“方内人”了,逃不出五音五色五味的困扰。

所以啊有些时候我们不要被“框住”。

二:

道家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佛家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儒家曰: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不要被“框住”

何为“框住”?

执念,执着,住相,

就是一种变相的被“框住”了

文章图片2

阅书熙室

举例来说:

如果说大家一辈子都能活到120岁的话,

那么前30年要以儒家为主,学习儒家。因为要入世要建功立业,道家可以接触,但如果缺少阅历大概是搞不懂道家的。

而30到60岁要以道家为主,觉悟道家。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随着阅历的增加,之前很多你认为的观念想法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了。由于有了儒家文化之正,但是有时候却无法解决一些困惑,这时候需要返璞归真,追寻事物的本质,而且道家的人都是重视养生并且都是长寿的,(黄老学说,黄就是黄帝,之前的文章有介绍《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由于黄帝注重养生,并且长期坚持修养,因此,他得以保全“天真之气”而活到120多岁的高龄。老就是老子,道德经大家都是知道的,这是之前的文章《道德经》文字版《史记》里面记载他的寿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这就是说最起码老子也活了160岁)离咱们最近的道家有个张至顺道长,活了103岁)道家恰逢其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到60至90岁要以佛家为主,参悟佛家。经过道家思想的觉悟,这个时候应该能理解佛家的一些东西了。那么90-120这一段时间呢?当然是融会贯通三家集大成了。

儒家一贯是入世之道,提倡入世拯救生民。然而入世的前提,是出世的境界,否则是无法做好入世的事的。圣人孔子入世,有的时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即便知道,不容易、难难难,仍然要去做。

佛家则不然,佛家是主张出世的。当然大乘佛教也提倡入世修行,但是入世最终仍旧是为了出世,超脱一切。

道家与儒家释家不同。道家的高明之处,就是站在门槛之上,你说他出世,他一步踏进来;你说他入世,他分分钟一步跨出去。

对儒释道三家的总结是:

儒家的精神是以入世的姿态出世;

佛家的精神是以出世的姿态入世;

道家的精神是以入世的姿态出世,

并且还能以出世的姿态入世。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一个按部就班的顺序么?怎么跟“框住”扯上联系了?

这当然就是个按部就班的顺序,就是因为“按部就班”。所以它也是一种“框住”。

就如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文章图片3

阅书熙室

三:

可能有人会问如何才能不被“框住”呢?

每个人的经历阅历不同,所经阅的境遇也不同,每个人的觉悟也不同,所以可能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

一种浅显的解释是:先被“框住”,进而有所觉悟,然后最好不要被“框住”。

随缘理解就行,大家最好不要被“框住”。

往更深一层说,反者道之动,自己总想着不能被“框住”,其实也是一种“框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